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千钧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动,本君不会失败的”

馆清宫紫华苑,严修正目光炯炯地盯着面前的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商国之君,商侯汤秉赋竟然形同普通文士般到了此地,这和外界的描述实在相差太大了。好半晌,他才露出了一丝微笑,抬手请道:“君侯夜临此地,实在令我意外得紧,请上座”

与那一日觐见时相比,商侯汤秉赋的脸上少了几分从容,额间地皱纹似乎也多了几条,敷衍地笑了笑便坐了下来。他也不兜圈子,客套了一句后便直截了当地说:“严大人,你乃中州重臣,自然应当知道我国如今的局势。信昌君汤舜允贵为寡人侄儿,却忘记了他身为臣子地职责,也不念寡人的多番恩宠,此次回殷都,其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如今他身在殷都却有重兵护佑,分明是不将寡人放在眼里”他说着便愤怒地一拍桌案,人也霍地站了起来。

严修心中好笑,面上却也装成一副激愤的模样,好说歹说将商侯再次安置在座位上,这才悠然笑道:“君侯乃一国之君,坐拥千里之地,信昌君一介臣子哪敢轻易挑衅”他故意轻描淡写地贬低了汤舜允一通,又舒舒服服地绮在了靠背上,“陛下谕旨中虽然也有责君侯有失臣道,但毕竟大义名分还在君侯这一边,您过于忧心就不必了”

“可是汤舜允分明就是要借这一次的机会谋夺大统”汤秉赋哪里有心情听这些场面话,气急败坏地吐露了实情,“寡人起先还以为他这一次回殷都是拱手奉上兵权,那么自有可恕之理,谁想他不仅缺席朝会,而且根本不理会寡人相召,甚至还欲图染指禁军若非寡人一向委以心腹统管禁军,这一次就要被他得逞了严大人,寡人只想问一句话,倘若寡人欲铲除叛逆,中州朝廷是不是是不是会声援一下”

严修听他最后一句话吞吞吐吐,心中轻蔑就更浓了。堂堂一国之君,处理己国之事还要这样战战兢兢,这商侯汤秉赋还真不是治国理政的材料。不过,他不得不设法稳住汤秉赋,因此仍然点点头道:“君侯乃是名正言顺的诸侯,陛下自然不会心向叛逆”

得了这一句肯定的回答,汤秉赋长长吁了一口气,随意又唠叨了几句方才告辞而去。待他离开,内室中地许凡彬和明萱才先后走了出来,脸上尽是忧色,严修不禁心中一凛:“怎么,华都有要紧的消息传来”

“陛下陛下驾崩了”许凡彬无奈地说出了实情,“说起来殿下那一头也真大胆,这个消息暂时还封锁着,却不惜告诉我们这边,难道他就不怕我和明萱把消息传回师门么”

严修若有所思地瞥了明萱一眼,见她依旧是古井无波的模样,顿时晒然一笑。“他们估计根本就不曾想要瞒着各国,如今大家都是自顾不暇,哪怕中州王位更迭,他们也不见得能够抽手应付。听说炎国的动乱不小,周国则是表面平静暗中波涛汹涌,如今的商国就不提了,估计就只有夏国稍好一些,但也难保孟尝君斗御殊不出奇策总而言之,就一个乱字而已”

“刚才商侯来此地求援”明萱突然出言岔开了话题,“他和汤舜允就要大动干戈了”

“应该快了唉,看样子商侯脱不了多久,毕竟,汤舜允的强势是看得出来的。一旦让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商国动乱,商国就会一跃成为如今的四国之首,到时事态往什么方面发展就很难说了”严修一口气将汤秉赋的话重复了一遍,一边无力地托着额头,“早知道有这么多麻烦,我就不揽下这一趟麻烦了”

“陛下驾崩非同小可,储君一来年幼,难以执掌权柄,二来中州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恐怕”许凡彬倏地止住了声音,一双眼睛精芒大盛,“想不到这个时候还有客人”

严修稍晚一步生出感应,只得整了整衣冠迎了出去,这馆清宫中人流繁杂,进出如入无人之境,这一次来访的,会不会是信昌君汤舜允

“水姑娘”严修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位冰霜美女,今天第二次陷入了迷茫。照理寒冰崖乃是商侯内援,商侯汤秉赋刚刚来过,这寒冰崖弟子来此作甚饶是心中惊讶万分,他还是将人请进了屋中,“不知水姑娘来此有何贵干”

“我此来自然是有要事和严大人商议,刚才君侯的离去我看到了,敢问严大人,可是答应了君侯什么条件么”水清容甫一坐下就不客气地开口问道,“严大人可曾知道,商国乱局已经难以避免,此时此刻,严大人身为中州使臣,肩负要责,应该不会胡乱抉择吧”

许凡彬一直未曾离去,此时突然高深莫测地插话道:“水姑娘可曾听说过,世界上还有口说无凭四个字”

第八卷 王位更迭 第十四章 哗然

“天子驾崩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华都飞速往外传播,只是数天之内就传遍了天下。就在各国权贵议论纷纷之时,中州终于遣信使往各国传递了确切消息――华王姜离因病驾崩,时年四十九岁。就在十二月五日,储君姜偃承遗诏继位,是为华偃王,尊舒姬为王太后,中州朝官无一变动。

由于各国先前都派了使臣前往华都探讨储君之事,如今猝不及防下,只得纷纷上书进言。然而,四国使臣先前都已经在兴平君府见过了姜如,姜离鸩杀义子的风波便再也难以掀起,何况此次中州王位更迭之快令人无法及时反应,四国使臣被宣至隆庆殿时,姜偃已经端坐在了御座之上。

尽管正式的继位大典仍在筹备之中,但接受了群臣拜舞后,姜偃已经名正言顺地成了中州新主,练钧如和伍形易分立左右,看上去颇有些怪异的感觉。然而,四国使臣此刻无暇追究所谓群臣位次问题,勉强见礼之后,商国使臣遥辰率先发难。

“先王驾崩乃天下臣民之痛,外臣在华都已经待了许久,却只见到先王精神愈加健旺,何曾有真正致命的病痛”遥辰知道如今储君继位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只能将话题紧紧缠绕在姜离的死因上,“谣传说伍大人鸩杀了七名太医,可否向我等解释一下,这究竟是何意倘若陛下真是因病身亡,那些太医即便有罪也是罪不及死,未经有司审理而鸩杀,是不是太过分了”

此话一出。上至新王姜偃。下至廷上群臣,无不勃然色变。几个知道事情原委的重臣更是心中忐忑,这遇刺一事一经传出,足以让朝中风云突变。万事难以收场。此时此刻,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伍形易身上,就连练钧如地拳头也捏得紧紧地,竭力让自己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