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千钧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是难解乱局。使尊之说虽然神乎其神,但我却是不信的。倘若此人一出便能辅佐天子令百姓得享太平,为何不是此人居于御座”

苏秦和张仪从未听过师傅如此直言不讳,顿时瞠目结舌,然而魏方却是镇定得很,似乎早已料到了这种情形。“王兄,你乃是纵横一道的鼻祖,我自然不敢和你诡辩什么天下苍生,太平盛世。虽说世间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却并非每个人都相信这个道理,我也是一样,使尊殿下也是一样。他如今尚年幼,一个不好就会为奸人操控,那时便真的是生灵涂炭了。我观他时有愤世嫉俗之态,用人也是不拘一格,所以才动了心思。王兄,隐于山野虽然能笑看世事变迁,但你这两个弟子俱非池中之物,难道也要他们苦守清贫寂寞么”

第四卷 乱起变生 第九章 回都

丰都的闹剧仿佛在一夕之间得以收场,然而,北狄之乱却仅仅只是开始而已。由于潞景伤的谨慎,沁城最终还是牢牢地被他把握在了手中,最终得到了一个直取中原的门户。尽管北狄二十万大军在此次进军中原的战役中损伤不小,但是,从周国陪都风杨中劫掠得到的财富美女却是足以弥补这一切。有了这些,他们可以向草原上的游商换取必要的东西,可以冶造兵器,驯养战马,不过几年的功夫,他们便能打造出更多的北狄铁骑。

回归汗帐的潞景伤丝毫没有气馁的意思,在他的灵活手腕下,各部都把行将成年的少年牧民集中了起来,并派了专人负责他们的骑射训练,而潞景伤的长子潞怀珉,更是因为在对周国大将孟明一役中立下功勋而得到了所有勇士的认可。作为上一代赤狄潞氏族主的外孙,本代北狄天狼王的长子,他很有可能在无可非议的情况下担负起将来统领北狄的大任。

相比起北狄牧民的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周国上下则是须得从头整理河山。若非本次北狄的劫掠只限于边地一带,怕是损失更为惨重,饶是如此,那子哭其父,妻伤其夫的惨景仍然让人们黯然神伤,不过,长新君樊威慊在此期间欲图篡位的逆举却被轻轻掩盖了过去。此时此刻,周侯夫妇就是再咽不下这口气,也得顾虑樊威慊在军中的赫赫权威,还有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其余三国。

正是因为如此,长新君樊威慊及其心腹人等在一夕之间退出丰都,并没有掀起多少风浪。身处一国之都的百姓,奴姓远比边远城池的百姓要重一些,这种时候,他们的心中都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往常一有动静就满城风雨的流言,这一次却完全没了风声,就连街头巷尾最好事的长舌妇,都被丈夫紧锁在了家中,丝毫不敢放出去多嘴多舌。

虽然对于北狄勉强算是胜局,但上至周侯夫妇,下至孟明这等统兵大将,谁都没有大肆张扬的意思,因此入城仪式简简单单,而周侯樊威擎和王姬离幽更是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宫城,仿佛一直就没有离开过似的。只有樊嘉装出了一副凯旋的模样和练钧如并排入城,身后的其他将领却是不多,这一次长新君之乱,足足把周国的军权分去不少。如今长新君樊威慊安居封地,手中掌握着周国一半以上的兵权,赫然是和周侯分庭抗礼的势头。

“如弟,今次要好生感谢你才是”樊嘉而练钧如并骑而行,态度极为热络,“若不是你解了周国的这一场内斗,怕是就要被外人小觑了去。”他偷眼一瞥远处的许凡彬等人,嘴角现出一丝不屑的冷笑,“母夫人已经答应为你进言,如此一来,那储位就十拿九稳了我要恭喜你才是,未来的陛下”

尽管樊嘉的声音压得极低,但听在练钧如耳中却不啻是重若千钧。他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周围动静,这才埋怨道:“大哥未免太过莽撞了,大庭广众之下,你怎可如此轻率不提父王如今尚在鼎盛之年,就凭我这区区义子的身份,也决计不敢多作妄想,你以后可不要再这般信口开河,我可承受不起”话虽如此,他还是露出了喜不自胜的表情,“倒是大哥这一次在后方调配有功,到时候世子之位就在你的掌心之中了,可喜可贺”

樊嘉起先还觉得练钧如太过小心,但听到最后一句时,脸上的矜色愈发浓厚,直到看见前方前来迎驾的上卿孟韬和尹南,他方才换上了庄重的表情。孟明虽是主将,但此次一战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许之处,因此早早便下马立在了一旁,孟韬和尹南却郑而重之地向着马上的两位贵胄行礼。见此情景,樊嘉和练钧如连忙滚鞍下马,一人搀起了一位上卿。果然,樊嘉仍未忘怀尹家襄助长新君樊威慊的嫌隙,搀扶的自然是孟韬,而练钧如却是别有用心,对着尹南嘘寒问暖,极为客气热络,仿佛丝毫不知此次尹家在内乱中扮演的角色。

尹南知道周侯如今在尽力栽培这位兴平君殿下,见其待人礼敬,而樊嘉却似乎故意冷落了自己,心中更生感慨。

“兴平君殿下此次亲率大军前往协助抗击北狄,此中高义,我周国百姓都会铭记在心唉,一朝用兵过后,千家万户都失去了顶梁柱,这北狄真真是心腹大患啊”不过数月功夫,尹南便又显得苍老了几分,前次长新君樊威慊确实曾经力邀他前往封地新野,可是,尹南自知自己是尹氏族长,世袭上卿,倘若轻易离开丰都,那不仅坏了家族基业,而且更会在世人心中留下污点,因此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如今眼见樊嘉的态度冷漠,他就只能想办法傍上这位兴平君殿下了。

“哪里哪里,本君年少,战场上也不过是麾下勇士用命而已,哪里真有什么功劳,尹大人实在是言重了”他一边说一边顺势搀起了尹南的胳膊,态度中是亲切中带着一丝恭敬,“尹大人和孟大人乃是周国栋梁,此次战事虽然是前方将士奋力杀敌的结果,却也少不了你们在后方调度。孟大人,你说是也不是”

孟韬正在应付着樊嘉的问话,突听练钧如问话,愣了半晌才应了一声,随即才省到自己的口误,心中暗暗懊恼。内乱期间,他身在丰都又怎会不明白其中关节,对于尹南这个善于钻营的老东西,他是打心眼里厌恶,深深地希望周侯能够借此机会铲除了尹家。如今练钧如的言辞中分明就是为其开脱之意,他又不知道那究竟是谁的意思,因此立刻便警惕了起来。一旁的樊嘉在听到了练钧如的这句话之后,也是神情微微一动,不由朝尹南的背影多看了两眼。

由于此战最多只是惨胜,因此论功行赏的时候,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兴致不足,只有樊嘉始终怀着期待的心情,听着座上的父亲在那里侃侃而谈。他心中清楚,这一次的内乱早已迫使父亲下了决心,世子之位,决计不可能落在别人的手中。毕竟,父亲的三个儿子中,他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而庶出的樊季被留在了中州为质,另一个弟弟也并非嫡出。除此之外,樊嘉还有一个最有利的条件,那就是,他早已娶了正妻,如今早有了一岁多的嫡长子,这才是真正可以延续国之大统的制胜一招。

“既然北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寡人有意册立世子。如今,寡人嫡长子樊嘉已经成年,此次更是立下了战功,因此援引宗法中的立嗣制度,寡人有意立樊嘉为世子,各位可有异议”周侯樊威擎笑容可掬地环视着底下的臣子,终于说出了这个决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