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穿越时空的蝴蝶 > 分节阅读 762

分节阅读 7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既然连水稻田里都没有多少出产,城里的粮食供应自然就更糟糕了。

而雪上加霜的是,前次洋人入侵之时,革命党在京郊煽动起来的叛贼,始终都未能被彻底清剿,进京的每一条道路都远远谈不上安宁,每天都有数十起乃至上百起劫案爆发,以至于让不少胆小的商人望而却步,外地粮食更难输入京中时至今日,南京城中每一石糙米的价钱,竟然涨到了白银十五两之多

一场将要夺去无数性命的可怕大饥荒,已经萦绕在每一位京瓶百姓的头上。

一方面是粮食歉收,道路不畅,物价暴涨,另一方面却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镇江前线的那此兵痞子们,虽然没本事跟革命党打仗,索要粮饷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而在镇江前线督师的庆王,又不是什么精打细算勤检持家的料,反倒是个大手大脚的纨绔子弟。皇上在出征之前忍痛掏出来的二百万两内帑银子,才一个月就给他花了个干净。于是厚着脸皮回头向朝廷再要,康德皇帝当即就暴跳如雷,死活不肯再掏自家小金库了,兵部和户部只好硬着头皮在民间加紧搜刮。

偏偏如今朝廷政令还能通达的地方,也就只剩下了这座京城而已,再加上各级官吏的层层加码、中饱私囊,隐约也有趁着最后一次机会捞个够本的打算结果一下子狮子大开口:全城的每个老百姓,居然都给摊上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平贼捐

这不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吗

于是,过去是外地难民往京城里涌,现在却是京中百姓往城外逃了。

九十三、星火燎原中

沐浴在清晨曙光之中的紫禁城,看上去显得分外壮观恢弘。

两堵高大的搪红色宫墙,夹着一溜长长的甬道,甬道上铺着一层整整齐齐的青石板,而在这宫墙的后面,则高耸着一栋栋飞檐斗拱的琉璃瓦宫殿。此时初升的太阳,将东边屋檐上的片琉璃瓦给照得金灿灿的看起来甚是晃眼,也在甬道中留下大片幽深色的阴影,散发出些许阴暗潮湿的腐朽气息。

而此刻的康德皇帝,尽管正坐在光线明亮的御书房内,却感觉身上阴冷得仿佛置身于冰窖

四面漏风,八方起火,层出不穷的叛乱和动荡,已成星火燎原之势这就是他如今的天下

可怜他励精图治,惨淡经营了这么些年,最后却是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一念及此,康德皇帝就不由得万分懊丧国势朝政如此悲催,联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事实上,在康德皇帝的眼中,当皇上其实是一件很无聊也很辛苦的事:每天都有无数的规矩要遵守,一举一动都有不知多少人盯着,手边堆着永远做不完的工作,连个休假都很少有。

按照朝廷的规矩若是有大朝会的时候,皇帝和文武百官刚到天色蒙蒙亮,人还睡眼惺忸的时候,就得聚集在殿上点灯议事,更糟糕的是通常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能推到后面再议。

就是在没有朝会的日子里,皇帝也必须每天一大早就接见军机大臣,让他们把当天最重要的事情奏报上来,初步磋商出一个结果。大约商量到十点钟左右的时候,军机大臣便可以退出去吃午饭了。

但皇上却还不能吃午饭,因为后面还有好几茬人等着觐见首先是特旨召见的各地总督巡抚,亲贵大臣,部院大臣;下一批是将要外放的封疆大吏,比如巡抚总督之类,他们在去上任之前,要先来向皇帝辞行;再后面还有各地的道台、府台和县官,他们在离京赴任或者进京述职的时候,通常无论如何也都要面圣一次;最后则是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太监,因为他们管着皇帝的家务,所以往往话比较多,也很琐碎,时间会拖得比较长,必须放到最后一个接见,以免让别人等急了。

除了这些按照正规流程接见的大臣,偶尔还会有其他人插队如果哪个大臣突然有了烦心事要对皇帝说或者是要跟皇帝打小报告,那么也可以递牌子请求皇上接见所谓的“牌子”其实就是一张名片,因为朝廷官员实在太多,皇帝记不住,所以要他们写好简短的履历,让皇帝知道你是谁,要干什么事。因为级别不够,必须等到皇帝心情好或者有空闲的时候,才能让侍卫把求见的人领进来。

等到好不容易把这么多人都接见完了,皇帝总算是可以吃午饭了,然后看情况稍微休息一下,接下去就要批阅奏章,每天通常都有几百件之多。更糟糕的是,这年头的官员们废话持多,最喜欢堆叠辞藻长篇大论,短短两三百字的内容,若是不用此大话空话凑到上万字的篇幅简直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而且还喜欢引经据典,什么东西生僻就用什么,搞得皇帝头晕脑胀,叫苦不迭。

那些普通的奏章,皇帝还可以让军机处归纳出一个“节略”,也就是缩水版本,让皇帝看得省时省力。但问题是很多重要官员的“密奏”,或者涉及要员的弹劾,就不能让人写节略了,皇帝只有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字地自己看,还要翻书推敲其中某些典故的含义等到好不容易把这一天的奏章看完了,估计也已经是深夜了,只能躺下来睡觉,说不定连找嫔妃上床制造龙子龙女的力气都未必有。万一熬到困倦极了,眼皮子直打架,却还是没把奏章批完,那就只能把今天的工作量推到下一天了。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偶尔祭祀和出巡,皇帝根本就没有一个节假日。

分割线

所以,康德皇帝自从登甚之后,感觉自己每天除了见大臣就是看文章,想要搞点歌舞戏耍之类的娱乐活动消遣消遣,马上就有欲求清名的大臣进谏劝阻,甚至还会搞得哭天喊地,乃至于撞墙自杀。

回顾自己当上皇帝以来的生活,简直是连一点趣味也没有,除了接见大臣和看奏章就是接见大臣和看奏章,连皇宫大门也没出过几回,差不多就这样成了一个苦不堪言的极品宅男,未来只怕是要过劳死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跃跃欲试地想要当皇帝,还为此处心积虑,机关算尽

偏偏他已经这样呕心沥血、操劳勤政,可国家运势还是在一天天地败坏下去,如今更是几乎上了快车道,朝廷版图每一天缩水的速度,几乎能晃瞎康德皇帝的眼睛

当洋人和革命党在东边煽风点火、虎视京畿的时候,各路藩镇名义上打着勤王救驾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背后蚕食着朝廷的地盘,现在更是已经有人公然造反了

“好个安南柳贼啊联不念前嫌,封你为安南国公你不知感恩戴德,反倒借着勤王的名头偷袭福州,还打出了革命党的旗号这,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