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穿越时空的蝴蝶 > 分节阅读 729

分节阅读 7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错的战斗力。因此官军在排兵布阵的时候,通常是乡勇在前,绿营次之,八旗再次之但若是要把团练调出家乡,异地作战,就会变得很麻烦了原本的军饷是由本地士绅摊派,这出境作战的费用又该由谁承担

于是,朝廷只好允许团练私设税卡,筹钱练兵作战。最后,大部分的团练都因为资金匮乏而自行解体了。一部分战功卓著的团练被划入绿营兵,转归中央直辖之后,才过几年马上就不行了这就跟经营公司的道理一样。那些只领工资的打工仔,这工资还要被百般克扣,你要他跟公司共死生,未免就有些太过于滑稽。若是给他分配一些股份,成了小股东,公司的亏损就是他的亏损,那么眼睛马上就红了。

因此,团练乡勇在保卫自己家乡产业的时候,被士绅们不惜血本地拿银子,女人,田产喂饱之后,自然乐于拼命。但若是只拿朝廷的几个军饷,还要被层层克扣,你想让他为国家卖命,未免太过于强人所难。

剩下那些成功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团练,则根据掌握最高武力的人必须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法则,进化为诸侯藩镇,割据疆土称霸一方,除了还挂着朝廷的牌子,其实也跟反贼相差不大。

鉴于这一导致藩镇割据的惨痛教训,如今的朝廷虽然依旧保持着办团练御敌的传统,但却牢牢地限制住了团练的规模和权限,尽可能将其保持在一盘散沙的状况,以免尾大不掉。

可是如此一来,团练就始终只是不能脱产也不能远距离调动的地方民兵,而且装备粗陋,编制松散,往往连土炮都没有一尊,只是凭着一股血气之勇在战斗。用来镇压那些活不下去起来造反的泥腿子尚可,若是对上装备了先进军械的正规军,就根本不是对手了。

而于此期间,各地藩镇却都在竭力加强军备、训练精兵,进一步拉大了朝廷与它们之间的战力差距。

为了应对这种强枝弱干的不利局面,朝廷在前几年又开始兴办新军,建立洋枪队,设徐州、温州、扬州、苏州诸镇,企图恢复自己的军力优势。虽然军费被贪污得非常厉害,并且在洋行买办们的忽悠和贿赂,以及采购官员的大吃回扣之下,往往用最贵的价钱买了最差的西洋军械,但好歹还是把队伍给拉起来了。

可谁想到,当时懂得一些西洋技术的人,大多和革命党有些联系。结果朝廷很悲催地发现,在革命党的渗透之下,战斗力强悍的新军很快就成了反贼的预备营,接二连三地爆发了兵变。于是只好趁着还没酿成大祸之前,再把这些新军先后裁撤遣散。只留下少数比较可靠的部队,直接全体抬籍入旗,划入禁军洋枪队,放在京畿就近监管,控制使用白白花了一大笔冤枉钱不说,军队的升级计划也基本失败了。

不过,也正是全靠这一自废武功的做法,朝廷才没有自掘坟墓那些不着调的革命党领袖们,全都不乐意自己辛辛苦苦地花大钱拉队伍,而是更喜欢搞虚拟经营,直接把朝廷的军队忽悠起来造反,用敌人的武力来打击敌人可眼下朝廷的军队大多连泥腿子都打不过,策反过来又能顶什么用呢

所以,根据阉党魁首雅易安的介绍总结,康德皇帝基本上就是相当于在用自毁国防的笨办法,来消除地方挑战中央的威胁性,至于外患则由藩镇顶在前边,整个政策看起来还有些效果,但问题是

“他到底有没有把自己当成是这个国家的皇帝啊”

对于如此荒谬的国防政策,菲里泰勒上将只得如此摇头叹息。

不过,尽管对敌人的军备荒废感到极为的惊诧与兴奋,可他的头脑中也非常清楚,虽然敌人看起来只是一头庞大的纸老虎,但自己这边同样也不比纸老虎强到哪里去

五十四、纸老虎vs纸老虎下

五十四、纸老虎vs纸老虎下

大金王朝这只腐朽不堪的纸老虎,之所以在外忧内患的冲击之下,还能抱残守缺地苟延残喘到今日,主要是因为当前企图推翻其统治的主要敌人,同样也都是纸老虎而已。

最北方的图坎汗国,虽然过去曾经攻破长城防线,夺取帝国旧都燕京,驱使十万铁骑踏足长江北岸,把帝国江山搅得支离破碎,乃是翔龙帝国的最大敌人。但如今当政的帖木儿可汗,却将主要兵力投入西征,东方留守兵力甚是稀少,被迫大规模收缩防线,基本上就是一只暂时很虚弱的纸老虎,除了确保山西、燕京、河北之地的若干名城重镇不失以外,就再没有更多的余力南下了。

帝国北方的秦、齐、魏三大藩镇,甚至还有余力发动小规模的北伐,收复一些不太重要的失地。

当然,随着图坎汗国大举西征的节节胜利,以及周边邻国的逐个覆灭,尤其是帖木儿可汗亲领一路偏师,成功征服了吐蕃高原,同时从北方和西方,对中原王朝取得了高屋建瓴之势以后,翔龙帝国的军事防御形势必将进一步急剧恶化,暂时的纸老虎也会变成更加凶猛的真老虎但那毕竟是若干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效果的事情,至少在西征结束之前的短时间内,帝国的北方边境还是相对比较平静的。

在帝国的边缘地区,一半以上的土地已经脱离了朝廷的辖制,沦为了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斗兽场。但是这些藩镇刚刚兴起不过十余年,力量多半还很微弱,规模也很有限。其中最为强悍的秦国公、魏王和齐国公三藩,各有约摸半省地盘,麾下网罗兵马数万,但却代替朝廷接手了整条北方防线,直接面对着图坎汗国的军事压力,暂时没有余力窥视后方的皇帝宝座。而差不多同样等级的蜀王,则是在起兵叛乱之后暴病身亡,辖下的巴蜀之地分裂成十几块,各路川军忙于内战,暂时还无力挑衅朝廷。

除了上述四个巨无霸之外,其余藩镇大多规模甚小,弱者多半盘踞两县、三县的地盘,强者也不过占据一府数县,主事者以庸庸碌碌之人居多,迄今尚无统一本省之辈,对待朝廷的态度也还算恭顺。

虽然安南河内镇的黑旗军大帅柳宇,近年来发展的势头甚劲,平红河、伐顺化,渐渐有统一安南全省之势,但毕竟地处帝国版图最南端的偏远边陲,难以影响到中原大局。

所以,在最近的这十几年来,真正跟朝廷反复交手的敌人,就只有兴起于台湾的革命党而已事实上,这帮家伙也是菲里泰勒上将目前唯一能够找到的本土友军虽然是一帮没啥大用的纸老虎。

这些热血沸腾,至少把自己打扮得热血沸腾的革命家们,大多久经西方文明熏陶,在如今这个屡次组织武装起义失败,台湾根据地丧失的革命低潮时期,正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咸鱼翻身,从而一举推翻帝制,刷新国体,剿灭鞑虏,建立共和国,以适应中原龙脉尽断的现状,恢复国家昔日的辉煌。

因此,在得知康德皇帝和鞑靼朝廷对租界方面宣战之后,当前资格最老的革命党领袖,民主同盟党魁首文德嗣,立即就看到了又一次起复的希望,赶紧跟其他那些起义失败、党徒四散的“已失势远距离革命家”一通商议,然后向菲里泰勒上将恭恭敬敬地递交了一份请愿书。

在这份请愿书内,诸位忧国忧民的“远距离革命家”们慷慨陈词,痛陈了金陵城中那个鞑子朝廷“无耻赖账、擅起边衅、撕毁国际公约、败坏国家形象、纵容邪教祸乱人间,致使友邦惊诧、国将不国”等十几条罪状,并且表示愿意帮助“友邦”的“正义王师”,抵御“鞑虏暴徒”的攻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