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穿越时空的蝴蝶 > 分节阅读 682

分节阅读 6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设立了厘金局,到处广设关卡,征收通行税厘金,由于南方商贸发达,货物流通繁忙,最初倒也收入颇丰只是跟前一项田税的情况颇为相仿,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豪强士绅,还有京中的皇亲国戚,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挖朝廷的墙根,先后软磨硬泡地获得了各种免税特权,不再缴纳厘金。而朝廷势力中衰的实际状况,又使得一切强硬策略都无法施行

结果,到了如今这年头,天下就出现了这样一副无厘头的怪现象在那些藩镇诸侯的领地,由于节度使们手握重兵六亲不认,厘金还能基本顺利征收,但也导致了百业凋敝、市井萧条。而到了朝廷治下,由于各方关系网实在太复杂,厘金局的征税日益困难,上缴税款逐年滑坡。虽然因为这样“自由”的氛围,导致了商业的繁荣发达,处处一派兴旺景象,可朝廷却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好处

第三块是盐税和矿税,这本来是天下有数的两大暴利产业,但由于制度的缺失,朝廷一直是用包税人代理的形式,把盐场和矿山都承包给了那些大盐商、大矿主,每一年上缴给朝廷的款项,都早已明确规定,很难大幅度加征,而且如今普遍都已经“预征”到了七八年之后,实在是没法再往上加了。

倒不是说,那些依靠垄断生意,一直肥得流油的盐商、矿主们会缴纳不起这点小钱,而是有本事承包到这些金饭碗的家伙,个个都在朝中有后台,绝大部分索性就是王公大臣、后妃外戚的家人。所以,朝廷若是要加征盐税和矿税,就等于是在动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们的腰包

基本上,只要皇帝稍微出一点这方面的风声,马上就会有无数“甘犯龙颜”的“诤臣”跳出来,慷慨激昂地“为民请命”。然后就是整个朝廷上下一起发动,文诛笔伐,内外夹攻,还有走后门游说,外加大批后宫嫔妃吹枕头风直到逼得皇帝只能把这番小心思重新咽回肚子里。

最后一块是关税,由于康德皇帝严重怀疑自家朝臣的职业操守,所以各地的海关都由宫中太监执掌,近年来收益一直不错,上缴税额屡创新高,也堵住了那些斥责他“宠信阉竖”的清流的嘴但这毕竟只是一项补充而已,没法指望着光靠它来养活整个朝廷。

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这点儿可怜的家底之后,年轻的皇帝只得无奈地闭上了眼睛,默默地哀叹自嘲去年的朝廷财政已经站在了悬崖边缘,而今年的财政状况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分割线

实际上,类似于这样的财政困境,朝廷在以前也不是没有遇上过。

二十多年之前,大金朝廷的版图还算完整,草原上的图坎汗国也只是刚刚开始南侵,尚未取得突破。然而,那一笔笔浩大至极的军费开支,就已经让当时的朝廷不堪重负,连首都卫戍部队都断饷了。

幸好,那年头的朝廷还有肥羊可宰各地的佛门寺院,借助出家人免税免役的特权,一面大批剃度俗人皈依,导致僧尼数量急剧膨胀;一面又引诱各地贫农乃至富户携田土产业挂名其下,历年来积累了无数财富,却让朝廷的税源大幅度流失,收入日益减少。

为了挽回财政和边防的崩溃,获取新的财源、兵员和劳动力,朝廷决心从一直不肯缴税服役的佛教寺院手中夺回田地与人口。起初还算客客气气的和平协商,不料却被各地佛寺傲慢拒绝,许多佛教徒看到朝廷式微,甚至打起了建立“地上佛国”的旗号,由和尚们带领着公然造反。

对此,朝廷愤而颁布了极为严酷的灭佛令,甚至不惜打上一场艰苦的内战,在数年时间之内,先后动用上百万正规军队,攻破并捣毁佛寺数十万间,强行收回佛田数百万顷,强迫僧尼近千万人还俗,杀死不肯背弃信仰的顽固佛教徒五百余万人幸好佛门实在是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发动起来的信徒更是乌合之众,就算影响力再怎么广泛,终究还是赢不过国家机器。

而老皇帝又依靠天子龙气和王朝祖灵之威,驱使天庭发动神战,一举将六百多位罗汉、菩萨、尊者打得彻底陨落毁灭,连佛陀释迦牟尼的本尊也被反复击毙数十次之多,终于刨掉了佛门在中原的深厚根基。

朝廷也因此赚得盆满钵翻,从佛寺搜刮到金银无数,终于填上了军费的窟窿,避免了不战自溃的耻辱,得以与图坎汗国展开连番决战虽然由于军事机器腐化过甚,外加灭佛所造成的人心浮动,最后还是输了个干净,伏尸三十万之多,甚至不得不依靠借外债来打京城保卫战但好歹是救了一时之急。

可是到了眼下这年头,朝廷又哪里还有什么肥羊可以宰了救急

地主乡绅是朝廷基石,如今的朝局又堪称风雨飘摇,实在是动不得;豪富商贾是朝臣的赚钱机器,同样也动不得;外省的藩镇更是如虎似狼,要想宰他们的肥肉嘿嘿,他们还想着啃朝廷的骨头呢

终于从回忆之中清醒过来,康德皇帝抬眼看了看堂下的众臣,发现他们已经开始了争辩和讨论。

只是皇帝陛下非常清楚,千万不要指望他的这些朝臣们能有什么办事效率唯有在他们根本不关心也没好处的事情上,他们才会表现得干脆利索、快刀斩乱麻但同样也有可能直接丢到脑后,拖上十几年不理不睬。而只要稍微牵扯到他们的自身利益,或者能够从中发掘出什么机会,哪怕只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诸位朝臣们也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嘴炮”专长,咋咋呼呼地吵个没完没了。

朝廷的财政危机,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而解决的对策,也无非就是开源节流两样。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加税或裁员方略,朝臣们肯定都要大吵大闹一通,有支持肯定就有反对的,最后就演变成了几个政治团体之间,纯粹的为斗争而斗争,而原来的财政问题,却被大家忘掉了。

于是,大臣们在朝堂上精神十足地彼此攻讦,下面的士兵和小吏则饿着肚子继续停俸欠饷。

如此这般地折腾上几个月,大家醒过神来一瞧,哟原来咱们光顾着扯皮了,而应该要讨论的正事,居然一点儿也没有进展朝廷已经白白浪费了这么些时间事态已经进一步的恶化了

都到这地步了,总应该要认认真真地讨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了吧

不他们在接下来会第一时间想到的,仍然绝不会是什么抓紧时间解决问题,而是换了个题目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互相争吵到底是哪个罪大恶极的家伙,应该要为“耽误了正事”而承担责任

最后,一直要等到这盖子再也没法捂住,下面眼看着就要闹出大乱子了,他们才会匆忙结束攻讦,一窝蜂地跑到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诉说着情势已经如何如何危急,后果如何如何严重,还请陛下速发内帑以解燃眉之急,否则江山社稷就有倾覆之祸却从来都不会检讨一下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混账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