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695

分节阅读 6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暮年了,经不起这个惊吓,特别是害怕酷吏折磨,于是喝毒药自杀。结果没有死成,使者至,要下狱,于是上吊自缢而死。可怜到现在还没有还一个清白。

“我再问你,如果不是郭元振将你父皇稳住,就是你杀死窦唯贞等人,能不能平安无事郭元振呢”

这都是李隆基登基的重要功臣,可以说少一个人还好一点,少两人他肯定就登不了基了。然而老郭同样活活屈死,而且死得最冤,李隆基在皇位上呆了没有三月时间,就拿他开了刀。

“还有王皇后。外人不知道,但我怎能不知道。王皇后给了你多少帮助。虽然未必要象中宗对韦氏那样对她,可是你又是如何对他的”

“就算你喜欢美色,喜欢武惠妃。但李瑁是谁的儿子”

李瑁正是武惠妃的儿子。因为妻子杨玉环被李隆基所抢。而且还是父亲抢走的,这样的羞侮,使他憋闷委屈之下,含羞忍辱活了四五年就再次屈死。

“虎毒还不食子。就是李承乾与候君集已经准备动兵,太宗也不过将他贬到黔州,死后还为之罢朝,以国公之礼下葬。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呢”

李隆基在宠爱武惠妃之前,曾经宠幸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她们分别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后来因武惠妃得到隆宠,这三个妃子也相继失宠。于是李瑛、李瑶与李琚兄弟常为母亲不得宠而不乐,多有怨言。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揣摩惠妃的心意,暗中观察李瑛有何短处,向武惠妃报告毁谤。于是武惠妃向李隆基哭诉,说太子要害她。李隆基怒,想要废去太子,经张九龄劝说,此事才作罢。但不久张九龄罢官,李林甫代之,他揣摩惠妃心意,经常说寿王李瑁好话。于是杨洄再次构陷三位亲王,说他们三人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惠妃设计派人召三王入宫,说宫中有贼,请他们帮忙。三个人也没有想到其他,答应了。惠妃接著又告诉李隆基:“太子跟另外两个王爷要谋反,他们穿铁甲进宫了”李隆基派人察看,果真如此,便找宰相李林甫商议。李林甫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李隆基便下定决心,废三王为庶人,赐薛锈死。不久,三位庶人皆遇害,天下人都为他们感到冤枉。

其后武惠妃梦三人为鬼报仇,几月后害怕成疾,医治无效,趋鬼无效死去。

李隆基同时心中也十分后悔,于是加封几个人子女各为官职。但没有公开承认错误。

王画将这些事情集中起来发问,无疑将李隆基心性刻薄,赤o裸揭露出来。

李隆基低下了苍老的脑袋,无力地说道:“朕错了。”

王画耻笑道:“你还以为你是皇帝”

尾声 王者归来 第四章 谁谋反

第四章 谁谋反

这时韦谔说道:“王大总管,你不能这样说陛下。汉武帝时有冤杀李陵家人的事,汉景帝逼杀袁盎,周亚夫,太宗也因为候君集的事,冤枉过魏征几十年,同样汉宣帝不能全保功臣霍光一家,以致后人无人再敢做霍光壮举。物无完物,人无完人。陛下现在如此,你何苦再逼陛下”

韦谔就是韦见素的儿子。

但是王画对他很怀疑,虽然说这批士兵十分骄纵,固然不愿意远离他乡,可先是击杀杨国忠,后是逼死杨玉环,到了岐山后依然不愿意走,直到李隆基将蜀地进贡的十万多匹上等丝绢拿出来让将士瓜分,众将士这才“哭泣感恩”,听从诏令。

可说这中间没有一点鬼,王画不相信,为什么击杀魏方进,没有人阻拦,击杀韦见素却有人在外面大喊,不得伤害韦相公。这个韦谔在中间又起了什么作用

但王画不想知道,都是一坨臭狗屎,翻它也没啥意思。

他说道:“不错,于是皇上冤杀封常清、高仙芝,逼哥舒翰出战,于是皇上将天下兵马三分之一,河东河北之地交于安禄山一人,于是皇上让李林甫与杨国忠二人掌政多达二十多年。”

韦谔哑口无言。

“其他的我不想说。陛下非为爱人,爱李林甫是他谄媚也,喜媚言顺耳。爱武惠妃、杨玉环,是谓爱色也,亦不是爱人。如果爱人,请问武惠妃方死不久,陛下何夺李瑁之妻此事不要多说了。你将你父亲、高力士、杨贵妃、太子以及太子妃、李静忠,还有李泌、与陈将军一道请来。”

高力士杨玉环不说了,李静忠就是李辅国,后来改名的,是李亨手下最宠信的太监,甚至在这场马崽坡事变中,也有他的影子。太子妃就是张良娣,出身名门,其祖母就是生下李隆基兄妹的窦氏之妹。现在是一个不错的“好人”,挺着大肚子逃亡,每夜还睡在李亨外面守夜。李亨劝她,她说:“现在多事之秋,如事起仓粹,妾多少可以抵挡片刻,为殿下赢得一些时间。”如果没有变化,到了灵武后,她生下孩子,还为将士缝制衣服。就是这个女人,后来与李辅国勾结,排挤李泌,谗杀建宁王李倓,生生地将唐朝弄得污烟瘴气。

最后一个人让王画颇有些忌惮,他妖异还是侥幸穿越过来的。可这个人天生妖异,李泌其母怀三年方生李泌,才出生泌发至眉。儿童时代,没有经过修炼的李泌能站在小小的屏风顶上,或在笼上行走。一道士说年十五必白日升天,父母舍不得,于是闻空中有异香之气,音乐之声,一家人必骂之呵退。其年八月十五,笙歌在室,彩云挂去庭树,父亲捣蒜末数斛,及异音奇香至,潜令人登屋,以巨勺泼之,香乐遂散。

这不是记于野史,而是记载在邺候外传上的话。

别的不知,几岁大的时候,李泌就曾当面批评张九龄不该喜欢软美者,就是说好话长相好的人,张九龄与之语,佩服得连呼小友。

张九龄是什么人,在李隆基十几位名相当中,他最少排进前五。一身才华更是横溢。让他称为友的人,整个唐朝有这资格的不会超过二十人。后人炮制张九龄与李白有交往,那是不对的,张九龄为人方正,对李白放荡不羁的作风未必能看上眼。比如写庐山爆布,除了李白那首外,还有张九龄的一首: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两首诗极得瑰丽之功,可是张诗是正,李诗是奇。

就是他们相遇,未必李白能让张呼为小友。

不但如此,张九龄还悄悄写过一封信给王画,称他隐然有君之才气。

不管两个政见有何不同,对王画才气张九龄很钦佩的。

实际上没有张九龄这封信,王画对这个中唐后第一名相,也十分重视。这一次王画东向,不忌惮郭子仪,从他后来大开中门,知道郭是明哲保身的一种人。不忌惮李光弼,毕竟他父亲李楷洛是自己手下。就是担心这会人的智谋会为自己凭空增加麻烦。

现在他担任李亨的老师,加上陈玄礼,这几个人也是在这马崽坡上所有的大人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