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672

分节阅读 6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遗,从此踏上仕途。

因此被司马承祯一句话堵得不能言。

但司马承祯并不是心中无半点尘念的。他在回天台山之前,刻意转到了灵州,看望了一下自己的女徒弟。与李雪君说了好一会儿话,最后才回到天台山。

对这样的“高人”,王画也没有象卢藏用那样傻乎乎地挽留。

接下来到了萧至忠,他在蒲州担任刺史,朝廷召回了许多大臣,却没有将他召回去,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太平公主。以前就眉来眼去的,看到信后,太平公主立即重新引他回朝堂,担任刑部尚书。

他的妹夫华州刺史蒋钦绪说道:“如子之才,何忧不达。勿为非分之想。”

萧至忠不应,蒋钦绪回去后叹息道:“九代卿族,一朝族灭,实在是可悲啊。”

也就是萧家萧至忠这一脉有九代人先后担任重要的官员。但他与萧至忠的对话,过了很久才传出来,现在王画听到前面的事,没有听到后面的事。

萧至忠一向声望很高,他从暗下到公开投入太平公主门下,太平公主声势一时无两。一次宋璟看到萧至忠从太平公主家中出来,大宋对他说道:“这不是我对你所期望的。”

大宋很相信萧至忠这个人,如果说王画那是被朝廷所逼,还能有情可愿。那是杀劫,那一个人都不想死,是不是可是萧至忠朝廷也没有动杀机,贬贬升升,朝中乃常情。

萧至忠老脸一红,讪讪道:“善乎,宋生言。”

说完了骑马落荒而逃。

这件事没有引起王画多大的关注,他关注的是另一件事。

薛讷在幽州镇守多年,只是防守,从来没有主动到塞外开边。但就是默啜数次入侵,也先后被击败,或者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自动退兵回去。在他治理下,虽然百姓不如灵州,可也算是安居乐业。可是因为与燕州刺史李琎之间有矛盾,于是李琎向刘幽求抵毁薛讷。

于是刘幽求向李旦进言,说薛讷空负声望,乃是一个胆小怯弱之辈,推荐左羽林将军孙佺代替薛讷。

一开始李旦还十分困惑,如果薛讷一点本领都没有,王画怎么将他排于名将榜,还是在很高的位置

不过薛讷在幽州已经镇守很多年,也可以换一换。加上边境太平无事,当时刘幽求还在恩宠之中。于是答应了刘幽求的推荐,让薛讷担任并州长史,这是一个平级调动,如果不着重边功,甚至有许多官员还乐意这样的安排。毕竟并州就是太原,天下繁华之地,唐朝第三大王都。

孙佺新到幽州后,看到手下有许多猛将,加上李楷洛与乌可利新近也到了幽州,凭空又增加了两大勇将,于是雄心壮志,调集两万步兵,八千骑军,兵分三路,袭击奚族人与契丹人。

乌可利虽然论智谋比不上郭知运等将,但军事能力却远胜过于孙,劝阻道:“道路险阻,天气炎热,孤军深入敌境,进行长途奔袭,凶多吉少。”

孙佺不听,他反驳道:“乌可利将军,薛讷担任边将二十余年,竟然不能为朝廷收复营州。现在我们乘其不备,一定能获奇功。”

说完后大军开拨,让李楷洛率领四千骑军做前锋。

李楷洛心中也感到不妙,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他归顺朝廷,就得接受朝廷的规矩与安排。于是领命前去,四千骑军先行开拨,先与八千契丹骑军相遇。虽然李楷洛勇猛,但他现在率领的不是四千血营战士,而只是普通的唐朝骑军,加上兵力只有对方一半人。交战不利,于是派人请求孙佺援助。

这个孙佺本来以为大军一到,契丹人与奚族人就会望风而逃的,没有想到居然反抗得这么激烈。他害怕了,不敢发兵相救,反而打算率部回撤。李楷洛听到这个消息,也无了战意,交战一天有余,大军溃败。

契丹首领李大猷于是派使者前来责问孙佺:“朝廷既然与我们和亲,你为什么率军到这里来”

他指的和亲不是与契丹人和亲,是与默啜和亲,现在契丹与奚族皆降于默啜。

孙佺无言以对,只好撒谎道:“我是奉敕前来招抚慰问。李楷洛不服我的调遣,请允许我将他斩首示众,向你们谢罪。”

李大猷又说道:“如是这样,那么大唐国的符信在哪里”

孙佺有个屁符信,于是只好将军中所携带的所有绢帛搜集到一起,连同大小将官的紫袍、金带、鱼带,统统交给了李大猷。

这样一来,所有士兵士气皆是低落。

李大猷又说道:“请将军回到南边,不要再到这里骚扰了。”

孙佺带领军队仓惶南逃,连一个队型都没有。可是就如王画所说,蕃人与胡人那有什么信用。

得到了好处,李大猷并没有打算放过唐军,这是他有意放低孙佺的警惕心的。看到唐军阵型如此,他果断命令手下乘机进攻。

唐军大败,败得都莫明奇妙,孙佺与另一个重将周经悌被俘,李大猷又将他俩献给了默啜,被默啜斩杀。倒是李楷洛与乌可利因为武艺高超,仅以身免,逃回唐境。

两人隐隐有些后悔,分别写了一封信给王画。

王画直接指出,指挥官的能力不足,是这一战大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远征契丹,并且还不是全骑兵,已经失去了奇兵突袭的作用。两国和谈,唐朝无故来犯,失去了道义,这一点就象血营当初的情形,为什么以少能胜多,也是因为为了自保,士兵士气旺盛,加上指挥得当,所以才取得这样的战绩的。可是孙这一次的进攻,正好将情况颠倒过来。当然,也可以说血营收复了积石山。

但那是不同的,第一积石山党项与吐谷浑各部深受吐蕃人的压迫,王画进行了拉拢,普通百姓对血营不抵触。加上吐蕃数次战败,无军可用,最后收复积石山水到渠成。可看一看郭元振收复大非川,尽管兵力武器都占了优势,将领指挥得当,却是何等的艰难。也就是这个道理。

除非是绝对优势,就象八国联军进入天津,仅八百人,无一人死亡,却大败僧格林沁三万多最精锐的蒙古骑兵。没有办法打了,火器太厉害了。

不过劝他们不要担心,只要将这一战祥细经过,如实向朝廷禀报,朝廷不会怪责的。

但王画知道经过这一战后,对两人以后仕途将会有很大的影响。但他们本身,勇猛是很勇猛,能做一个将领,冲锋陷阵,可做为一名指挥官,军事天赋确实是欠缺了。遇到好的指挥官,能将他们的勇猛发挥出来,遇到不好的指挥官,他们同样没有多大作用。

这一战规模不小,然而没有放在王画眼里,对唐朝整个国家来说,影响也不是很大。

不过两万多人尽墨,还是让朝廷震动了一下子。

可这时候,包括王画在内,又让另一件事吸引了注意力。

太平公主指使了一个懂历法的人向李旦进言,说慧星出现,标志着除旧布新,天市垣以及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

这一招十分恶毒。如果是李显,有可能将李隆基逼成第二个李重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