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667

分节阅读 6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视野。

此人在吐蕃凶名远扬,而且性子有些贪婪,是能最为朝廷动摇的人选。有他坐镇安西都护府,也可以向突骑施与吐蕃人施压。

还有两个人,乌可利与李楷洛,他们因为害怕大洋洲炎热的天气,水性也不好,更不敢坐海船,因此也选择留下。

论弓仁因为自己的族人在沙州,同样没有办法离开,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但让王画感到欣慰的是张孝嵩坚决表态,要与自己一道。同时还有孔黑子与公孙云,以及刘统以及另一员勇将拓跋焘。

还有更多的团长级别中层将领。

不过原来王画做过承诺,这些将领想办法留给朝廷。

现在王画也有了反悔之意,因此他打算借道吐蕃,将这些人从吐蕃境风转移走。现在吐蕃希望他越早离开越好,会主动配合。但现在大雪封门,这件事只能拖到明年春天暗中进行。

于是将这份名单先上报给了朝廷,让朝廷进行安顿。这也是王画的一番私心,毕竟这些人跟随自己,有功劳有苦劳,用这种方式逼迫朝廷给他们一个好的官职。

还有一点,因为许多人的家人送到了大洋洲,所以派人将他们接回中原。

另外境风还有一些死忠的部族,特别是党项各部,纷纷表态要跟王画一起走。

王画有些头痛,不是他不喜欢党项人,主要跟随的百姓太多了,他没有办法转移出去。只好好言安慰,实在不行,只好与吐蕃商议一下了。就不知道朝廷听到这件消息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忙忙碌碌的,新年到来,王画开始了另一件事。

九州之鼎开工,大年初一,放了无数鞭炮,开始铸造鼎身内胎

s:这一章因为今天传了许多作品相关,耽搁了时间,人很累,所以更得字数少一点。明天补回。

第七卷 盛放 第一百四十章 鼎身与鼎基上、下,二合一章节

第一百四十章 鼎身与鼎基上、下,二合一章节

虽然说鼎的内胎只是青铜,并没有任何装饰,也不意味着它就简单了。

首先它的体积,越大越难以铸就。

这个鼎的体积比后来的司母大方鼎更大,甚至也更重,因此王画从大洋洲调来许多铸造工人,应当来说,他们的技艺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已经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

除了这些工人外,还有从大洋洲带来了一些学徒,又从西北招收了一些学徒。这次铸鼎集中了各种工艺,就是站在一边观摩,也会一生受用不尽。大洋洲带过来的学徒,是做为以后大洋洲工艺发展,培育的接替人,西北的学徒,是补偿西北百姓的。

事实上到了正式开工时,也需要许多打下杂的帮手。

这样一来,参加的人手达到惊人的一万人两千多人。

单听到工匠的数量,也让人感到十分恐怖。

可自从开工,就没有一个人认为人手是多了。

就说鼎身的内胎,也不是一个光鼎,为了减少景泰蓝的制造难度,又增加鼎身上的图案立体感,在铸就内胎时,就开始将图案进行铸就。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鼎耳与鼎足,鼎耳是两条欲欲腾飞的巨龙,虽然弯成一个耳形,可两条巨龙的龙头高高地扬起,让人感觉随时会从鼎身飞起来,离鼎而去。四个鼎足也缠着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象,一路顺着鼎足向上。这就给人一种奔腾向上的视觉感觉。

这也合乎了王画的本意,积取,向上,永不停息,永不自我满足与保守封闭。同时四象也代表着四方的吉祥物。

第二个部分是鼎身。鼎身分成三个部分,鼎耳下面飞出来的正方形四边,这也是鼎器最厚的部分,下面的鼎壁,鼎壁四边也是一个正方形的方框,它相对于鼎身的内壁,要微微凸起,然后是里面的正方形内壁,也是鼎身最薄的地方。

里面正方形长框是用来写字的,写出这一州地形、历史、人种、矿产分布、音乐舞蹈与动植物的分布,用文字说明,这用铜丝珐琅,然后描金,不需要浮雕。所以在铸造内胎时,还没有动。

文字王画早准备好了,这几年又经过手下的一些探测,王画再次做了修改与补充。当然还有遗缺的地方,以及错误的地方。但已经是这个世界最早的大百科全书。

然后就是鼎边与鼎身外壁,鼎边是各种人物,他们穿着当地的衣服,或是在吹着乐器,或是在舞蹈,或者在耕作,或者是在祭祀,或者是作战,通过这些不是很大的图案再次与文字做补充。鼎壁上是绘着动植物,人口分布的密度,矿产以及矿石的样子形态,一些复杂地貌,可食用的粮食水果,交通工具等等的图案。

为了给人视觉享受与冲击,采取浮雕办法,让它立体在展现出来,但如果在景泰蓝上强行浮雕出高低不平,难度会非常大,因此在铸就内胎时,在里面就鼓凸出来,然后镶上一块块景泰蓝。

所以单是这项工程就非常大。

当然,更大的是烧制景泰蓝本身。

然而与这鼎身相比,鼎基的工程量更大。

鼎基以汉白玉为主,也就是白色的大理石,不一定非得到大理开采,这种石料全国都有,陕西居于全国之首,如果到大理开采,单是运输成本,就让人吃不消,甚至根本运不来。不是需要多少汉白玉,而是二十几块整体的汉白玉,总共是十六块,分别制作,然后联在一起,中间镶上金边,正好当作疆域的分界线。其他几块是留作备用的。

但这些汉白玉十分巨大,因为鼎身如此,所以鼎基占地九百多个平方米。实际上通过王画要求每幅画的尺寸大小,许多人已经判断出来鼎基的周边大小。可没有一个感到奇怪,毕竟这是九州之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