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661

分节阅读 6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财,还有因为害怕李旦父子改变主意,王画特地抽出五百名士兵一路护送,将她们送上扬州,在扬州城上了自家的大船,才能返回来。因为为了安全,船只越大抗风力才越强,所以只好从扬州上船。

这些大船不但是接李裹儿三人的,还接悄悄离开西北的李重俊。

李裹儿三个以及她们一些亲信的宫女与太监离开了,但王画没有走,现在长安没有安稳,他呆在长安还有威胁。如果离开了,李旦父子反悔,就是五百名士兵也未必能保护李裹儿的安全。这些士兵只能防一防路上的劫匪,如果真派上几千官员冒充劫匪,然后到时候李旦父子一推脱责任,怎么办

于是纠葛了,他不能离开,可他在长安,李旦不好做皇帝。

李隆基就是为此事前来的。

王画不耐烦地说:“世子,难道这十几天你们都等不及”

李隆基心里想道,现在多事之秋,一天大位未定,一天让人不踏实。但不能说出来,只好陪着笑说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如果安乐公主一行,在路上出任何差错,你不投效朝廷,西北独立如何”

这一句话说得够狠,比发什么什么毒誓都管用。如果李隆基用天打五雷轰顶,养儿子没有来地誓,王画未必相信。但说了这句话,王画反而相信他这一回真没有对李裹儿动手的意思。

实际上李隆基很想动手,但王画既然答应交出西北与血营,也不敢多事,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离开。

于是王画开始将军队集中起来,顺便带着一些已经来到长安与官方的御用工匠,准备离开长安。

正在这时候,外面禀报,说皇帝李重茂求见。

如果是别人,还会避嫌,王画却不再乎,让他进来。但没有避嫌,也没有什么礼貌,随便地让李重茂坐下来,吩咐人端上茶,问道:“陛下,降尊屈体,前来找我有什么贵干”

连臣字都省了下来。

李重茂看到室内无人,没有说话,突然跪了下来。

第七卷 盛放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春祭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春祭

王画立即将他扶起来。

虽然现在他对皇帝不感冒,更没有将李重茂这个皇帝当作一个回事,可要是让人看到,未免生起一些风波。尽管他也不在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李重茂不起来,他说道:“大总管,求你答应我一件事。”

“不行,”王画立即否决道。

当初就是没有这么多事发生,李重俊没有心怀不满,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对付韦氏,现在到了这地步,他更不想多事了。根本不会答应扶佐李重茂的。

李重茂却说道:“我只求大总管答应给我一条活路。”

王画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嘴上开始长胡子了,只是毛茸茸的一小层,脸形也十分稚幼。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少年人。

如果自己不相助,他一定会“英年早逝”。

不过以他这个年龄,肯定想不出这一条的,出这个主意的肯定是另有他人。毕竟这个少年生性懦弱,也是一个老好人,宫中有人看不下去,指点了他。

但王画沉吟不语。

不是救走李裹儿与李重俊,这都是在李旦父子忍受范围之内。但救走李重茂不行,他已经登上了帝位好几个月,而且也不象李重俊,有一个争议的宫变。因此身上更有大义。

如果王画伸手去救,会有很多很多的麻烦。

可是他看着这个少年凄楚的眼神,忽然想起城南韦家哪些吃奶的婴儿。虽然说匹夫无罪,怀璧有罪,可他终是一个少年。这激起了他心中一层怨气,于是出了一个主意。

第一要他想办法外放,外放不成,也要离开皇宫。在皇宫中肯定是不行的。第二想办法“假死”,那怕用什么古怪的药物,或者制作什么意外的事件,或者用长相相似的人冒名顶替,只要让他假死成功,王画会掩护他离开京城,前往大洋洲。

这也是这个皇帝前来相求王画的目标。

李重茂感恩戴德地离开了。

王画又让人喊来大凤与三凤夫妻。

看到了王画,张九龄与严挺之有些讪讪。

王画之所以后来改变主意,一是李重俊的不配合,吐蕃人下了一着让他十分别扭的棋,李裹儿母子看守森严,无法救出来。还有,就是这两个人的态度,自己的亲妹夫亲姐夫,这两个人当初迎娶大凤与三凤之前,情况都不是太好,王画不是要求他们感恩回报。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嘛,就象那个斩杀韦氏的士兵,让他立即击杀,正是鄙视这种卖主求荣的货色。只是他们宁肯被韦氏杀害,都不愿意与自己走到一起,可见在天下清流中,他们对自己是什么想法

这让他意识到条件还没有成熟。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制度,他没有想好一条完美的制度。一旦成功,自己确实只能做曹操或者司马昭,无他法所想。最后取代唐朝,成为新的皇帝。在他手上,也许能保证唐朝继续强大,可他儿子,他孙子如果出一个不好的人,地盘越大,崩溃起来越快。

可这三两百年绝对不能崩溃。现在是扩张的最佳时机,人口其础有了,科技知识更是遥遥领先,只要有两三百年的扩张,百姓疯狂的繁衍,会占到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能生存的土地的三分之二,或者五分之四。那么欧洲人也好,阿拉伯人也好,他们将会变成少数民族,那么也许过一千年两千年,都不再会遭到那一个百年之辱。

所以最后选择了退。这才是他答应李雪君的真正原因。

王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没有说什么,将他们迎了进来,一道吃了晚饭。

吃过晚饭,三凤将他拉到一边问道:“二哥,为什么不让挺之写诗文”

写诗文王画反问道:“一共选了不到三百人,连相王与太平公主都没有入列,宋王写了一篇字,三世子画了一幅画。上官婉儿那么大的才气,我只选她写了一首诗。严挺之才学可以,但诗文书画,还不足以列于顶尖行列。我怎么能选他”

这一次罗列,上到李隆基,各个达官贵人,世家弟子,下到隐士,贩夫走卒,王画唯才是举,那怕韦氏诸党也量才选了进去。也有人入选了两项或者三项,比如张九龄就选了两项。王画自己只有三项,文一项他丢弃了,怕分心。但王画绝对没有拿这个鼎器来当作人情,用它来拍马屁,或者让亲戚朋友一个扬名的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