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434

分节阅读 4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个教训后,再也没有人敢为了私利,不顾朝廷,不顾国家,不顾百姓囤积居奇了。”

“是何事,说来听听。”

“陛下,将国仓里放出三千五百万石粮食,以每斗二十五文钱,用粮票向百姓发放。随着明年收获,以及二郎的三千万粮食调回唐朝,他们缺少资金,最后只能将手中的四千万石左右的粮食忍痛割抛售。粮食不缺,没有人敢囤积居奇,数年粮价都会很平稳。”

王画原来不知道,担任户部侍郎后才知道唐朝不是没有存粮,虽然没有杨广存了几十亿石粮食那么恐怖,各个国库里也有近亿石粮食。但这是国家根本,平时官员只是以新粮换旧粮调节,不敢挪用。

李显听到动用国仓,有些沉吟,不敢表态。

“陛下,动用的只有三千五百万石,但二郎三年会为你筹集了七千万石以上的粮食。这些粮食非但不会赚钱,反而筹得越多,贴得越多。一个臣子都会如此做。陛下,国是你的国,百姓是你的百姓,国仓是用来做什么的难道是一个摆设如果陛下不信,请看这个。”

从怀里掏出一份担保书,王画写的,如果明后年交不出这些粮食,以死谢罪。

李显有些心动。

李红又说道:“陛下,如果不相信,可以喊魏相公,他是四朝老臣,应当比二郎更明白事情轻重。”

李显一听也是,毕竟动用国仓,而且不是动用一点两点粮食。于是将魏元忠喊来,将事情一说。魏元忠大有深意地看了李红一眼,原来你们得了好处,却利用朝廷的粮食,为十几个家族下套子。

李红也不怕他,嘻嘻一笑说:“这是大挪移,我家二郎是一个中转站,将某些人的钱,挪到百姓手中。”

李显都听明白了,王画是赚了不少钱,但利用赚的这笔钱,强行将粮价打压下去,使百姓受益。因此,这些钱等于只是从他手中经过一下。最倒霉的有可能是那些大家族。但对这些家族发粮食财,他同样不会对他们遭遇同情的。

李红又说道:“如果陛下与相公不肯,那么只好看着这些人将粮价涨到一百文两百文吧,到时候就是找到我家二郎,也没有办法了。”

魏元忠也有些意动,问:“每斗米二十五文是不是太低了”

“哇,魏相公,难道你也想与那些无耻家族一样,连贫困老百姓的钱也要剥削”

魏元忠老脸一红。实际上李显也想说出这句,但不好意思开口。

李红乘热打铁,将那张军令状拿了回来,说:“如果陛下与魏相公不同意,奴婢只好将这张军令状收回去。正好这一次我家二郎也分了近不少钱,足够王家一辈子衣食无忧。省得又看着钱一天天变没有了。”

李显与魏元忠再次脸一红,王画挣钱本事不小,好象挣来的钱都用来补贴国家与百姓身上。

李显看着魏元忠,魏元忠点了一下头,表示默许,点完头对李红说:“李红,你也要想清楚了,这不是三百万石,是一年三千万石粮食。如果陛下下了诏书,开放国仓,王侍郎交不上来任务。到时候真会有杀头之罪。”

“魏相公,敬请放心,这个粮食还是能筹集到的。去年船队航行时,找到许多产粮的国家,但再多就困难了。在前来京兆前,我已经让下人在苏州与扬州采购一百万石货物,准备前往这些国家与他们交易。”

韦氏产生了兴趣,问:“这些国家在什么地方”

说不定王她们家族的船队也能过去,发家致富。

李红让太监拿过来纸笔,画了一下,指着印度半岛与非洲大陆说道:“就在这里。”

这是王画授意的,让李显吃一颗定心丸。也不介意韦家船队过去。只是大洋洲千万不能暴露。

几个人饶有兴趣地看着地图,李显还比划了一下,看非洲与唐朝那一个大,结果让他很失望,比人家小了一大截。既然这么大地方,弄一个三千万石粮食,应当不成问题吧。况且后面还有一个没钱了,让他心里毛毛的。

咬了咬牙说:“来人啊,传户部官员觐见。”

但没有立即下旨放粮,直到证实了王画手下在苏扬等地大肆采购,并且装上了海船出了海,才同意放粮。但也幸好这些家族得到粮食后,为了造成危机感,囤积起来,没有出售。虽然他们势力庞大,得到朝廷低价粮出售的消息,也开始出粮,可终就是迟了。

既然出手了,朝廷机器动转速度更快,没有派出粮食,那需要耽搁时间,先放出粮票,这玩意儿快,一张张小纸头,挨家挨户送到百姓手上。不过让李红感到君臣很无耻。自家都将粮食缩减到二十文钱,但出来的粮食还是二十八文。难道朝廷就这么差钱还好,没有上扬到三十五文,否则都失去效果

于是这十几家只好继续将粮食压在手中,到了这时候,许多人隐隐感到不妙,似乎自己进了一个圈套。

第六卷 黑牡丹 第六十一章 梦想国度

第六十一章 梦想国度

已经进了套子,朝廷的诏书颁发时。已经没有改悔的余地。他们的粮食基本上积压在江南,而江南不是缺粮地区。、

朝廷来了一个统一价二十八文,他们大多数是从王画手上吃下这批粮食的,搬运、存储,又要提到两文钱的成本。如果再运到销售的地方,运输成本,零售商的利润,加上税务,就算他们自店铺出售,最少得提高五文钱成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