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420

分节阅读 4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卫力量了。

“还有,对一些忠心的奴隶可以作一些适当的奖励,让他们看到盼头。但对武器管理继续保持严格。”

这一条李红也明白,一味的镇压,最终必然适得其反,况且大洋洲上还是以奴隶为主。只是这些奴隶来自四面八方,拧不成一股绳,所以成不了大势。否则王家都有可能对大洋洲失去控制。所以适当地选择一些怀柔政策,也很重要。

但下面的话她就有些不明白了。

王画又说道:“而且一些淘汰下来的船只,可以出售出去。现在航海方兴未艾,能卖个好价钱。朱先生,你估计太原王家能拿出多少现钱”

朱仝想了一下说:“如果将金银与铜钱,还有绢一起拿出来,大约在七八十万缗钱,不会超过一百万缗钱。”

数字也算巨大,可对于一个庞大的家族来说,这些钱还是微不足道。难怪外人评论说王家开始衰落。但王画并不耻笑,他看着的是王家的人脉与资源,不是王家的资金。他又说道:“你写一封信给王家族长,就说让他准备五十万缗钱,还有五十个会经营的掌柜。我会让他半年后至少增加五十万缗钱以上的收益。沐孜李,你也要安排近百个忠心耿耿的手下,要求会写一些字,算一些账,精明强干。口风严实。”

“二郎,你要做什么”

“这个郝鹏飞在玩经济杠杆,那么我就与他玩一把。”

听到这里,朱仝已经明白了一大半,但王画怎么操作,他还是不大明白。这个对他来说,似乎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他有些担心地说:“就怕这一次他们也陷了进去。”

“朱先生,无妨,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如果同意,到时候会给他们一个公道的分成。如果不是同意,我也有其他的手段。而且资金,这一次我也有可能会向皇上借一百万缗以上的钱进行操作。”

还是不大明白,但知道这一次王画玩得可不会小,不说太原王家能拿出多少钱,就是现在的王家并不是外人所想的那样,手中的现钱也足足有近五十万缗钱。还有源源不断的宝石、珊瑚与铁矿石进入唐朝,数月后还有一批粮食也进入唐朝,但因为涌入的人口猛烈的增加,这一小批早稻的产出,运过来的不会很多。

王家爱玩就玩,不玩拉倒。这是利国利民的事,不需要遮掩,王画可以合作的对象很多。但夏收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安排。

李红还在发愣,为什么李显会同意借一百万缗钱时,这不是一百万钱,唐朝国库里总共有多少钱朱仝听到这个数字后,更明白了大概,开始立即写信。

王画并没有结束,他看着第三封信,工艺品是他的强项,但工业却是他的弱项。没有想到自己只说了硝、硫磺与炭末,竟然让手下将黑火药研究出来。那么是不是自己画一个图纸,就能做出枪支大炮来

当然这是yy了一下,但如果装上投石机,将炸药包点燃,放在海船,都适合海战。他也拿出纸笔。这是画了原始的人力转炉与高炉与煤炭焦化过程的图纸,看能不能有聪明的手下,将高炉练钢技术,提前研究出来画好了图纸,王画又想到了制造高炉的另一样东西,水泥,这是将石灰石与粘土破碎磨细后,放在窑中经高温烧成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才是成品水泥。好象还有一些其他的混合材料与外剂,效果会更好一些,可王画不知道了。

王画又写了出来,看手下有没有能人将它再次研究出来。

想到了水泥,他又想到了玻璃,一般人说玻璃是沙子烧出来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不但有沙子,而且是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共同经过高温烧炼,才有上等的玻璃。当然,上等也指与现在市场这种来自大食的玻璃相比。

但怎么烧,什么比例,他同样不知道。反正大洋洲上人多,也不知是十万人还是二十万人,里面有不少沐孜李安排进去的人才。一道让他们中的工匠研究。

王画画了图纸,写了说明,然后将它们吹干,交到李红手上说:“将它立即送到大洋洲,另外吩咐他们,那个铜矿可以开采,但铜暂且收藏起来。另外,将家中所有飞钱兑成现钱。”

朱仝正在写信,很长的一封信,王画让他写信,代表着与王家的诚意。这有可能是一个对王家十分有利的事情,但王画写出来,未必让太原王家相信,相反,自己至少不会害太原王家。所以务必用最准确的语言,将其中一些模糊的利害关系写出来。而王画也没有全盘说出来,所以信写得很慢。听到王画提到铜矿的事,他抬起了头。

他知道是来自海外的,如果在唐朝,私人开采铜矿可是要斩头的。

李红却迷茫地接过信,问:“为什么”

铜的作用主要还是用来当作货币的,没有收藏价值。

朱仝代答道:“李娘子,你想一想,现在市面上有多少人用金银兑现铜钱就是兑现铜钱是什么比例”

这个李红倒知道一些,明面上是一两金子换八两银子,一两银子与一缗钱相等。可这几个月,银价与金价在不停上涨,当然,也无所谓,金银并不是直接的货币,只是一个贵重金属。因此大家都没有注意。

“李娘子,可知道原因”

李红模糊地有一些想法,但还是摇了摇头。

“粮价涨了起来,工人的工薪,以及其他的物价都随之涨了起来。但铜钱还是铜钱,等于铜钱价格下跌了。有的人已经将铜熔化,烧成铜器出售。这在汉朝也出现过内似的事。因为比铜钱使用划算。实际上流通的铜钱开始减少。再看绢,因为棉花种的人多了,养蚕的人也少了,因此绢价也提高了。有许多百姓想用棉布当作钱来兑现,但交易的人看到棉布价格下跌,又不愿意。我不知道小候爷有什么想法,但这种情况有些混乱。因此聪明的人,就能利用少量的钱与粮,撬动市场价格的浮动,从中某利。现在将铜放出去,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朱仝又看了看手中的信。

在十几天,他与王画不谋而合。虽然朝中大臣认为夏收在望,可不是那么一回事。现在耕种还是密集型劳动,不然王画有那么一大片土地,得拥有多少粮食。亩产因为土地多次耕种,肥力拨尽,不得不轮耕。但大量田地的吞并,许多百姓不是被东家收流下来,也不敢收留,大多手段不是那么光明吞并的,将这些仇恨的佃农放在身边也不放心。所以这些人无家可归。不但给社会带来隐患,而且吞并的田地因为无户可耕,出现荒废。等于粮食产量在下降。如果万众一心,加上王画提供的大量粮食,问题又不大,可许多粮商却利用这个机会囤积居奇。所以预料夏收到来时,也就是粮价浮动时,甚至在春天就开始出现一些浮动。

但没有想到洛阳的粮价未涨反跌,这一现象很奇怪。

如果不是王画安排人手去跟踪,有可能还不明白原因。

“不但如此,因为铜少了,但各大商家还要继续做生意,除了官家的飞钱,还有各大商家私办的飞钱。最后只好增加飞钱的发行量。但这个钱是虚钱,一旦事情揭破,手中持有飞钱的必然会兑现。有可能这些商号立即面临破产,所以现在持有飞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铜本来国家就紧缺,所以朝廷下诏在交易时,除了铜钱外,必须夹带一定数量的生绢,来缓解铜的不足。但生绢如果保管得当,也能保藏个十年八年,现在生绢日见价涨,无论是谁,都不愿意将生绢拿出来交易。棉布卖方又不愿意接受。可铜呢,本来就不足,自武则天起,到现在的皇上与皇后,又喜欢大兴庙宇,修造了无数金光灿灿的大佛,更加造成铜的不足。民间又有人将铜兑现铜器出售,飞钱如果破产,那么交易时,买方拿不出现钱,卖方看不到现钱,交易必然不会成功。

如果没有交易,会怎么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