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385

分节阅读 3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为什么要找自己王画想了一下,会意了。有可能是前段时间,自己进谏了,立即停止朝争,驱逐四王出朝。但后来有可能是因为韦氏的包庇,李显没有听从。但正因为如此,出了这件大事。李显有些后悔。而且榜文上写了韦氏的事。这么长时间韦氏与武三思媾合,李显不可能不听到风声的。但不知道李显是怎样想的,居然看得很开,对此事态度是无所谓。

可这件事毕竟不能公开的,普通的宫女与外人私通也罢了,韦氏是皇后,这件事传扬出去,李显脸上同样不会光彩。所以李显对韦氏也有怨恨了。再加上榜文上居然也出现了自己与裹儿,于是李显找上了自己。

王画不经意地看了宗正卿等武氏一党一眼,就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但这个主意恶毒之极,不惜所武三思所有的短处曝光出来。虽然使武三思名声变得更臭,可却彻底洗脱了武三思唱苦肉计的嫌疑。这一七伤拳打了出来,敬珲他们等于彻底完了。

李显问道:“王卿如何看”

王画拿着这卷纸,表情也很沉重。他说道:“陛下,这份榜文言语恶毒,实乃千古未有。居然臣重伤在家,世事不问,都攻击进去。”

李显点了一下头,这次王画与李裹儿也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但陛下,臣念一段文字给你听。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 ,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在别宫;贼之宗盟,委以重任。上皇看过这段文字是什么样的反应”

这时一段很有名的故事了,武则天初读此文时,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她不但没有责怪骆宾王写得恶毒,反而怜惜骆宾王的才华。

“陛下,臣再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太宗想修一个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如果换作臣,都不会进谏的。张玄素却闻讯上书谏奏,认为当时承百王之末,屈凋弊之余,必欲节之以礼制,陛下宜以身为先。否则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太宗看了奏折后,大为恼火,于是召见他询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夏桀商纣如何张玄素答道,如果陛下修了乾元殿,就会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但太宗呢,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表扬了张玄素,赏给了他五百匹绢。太宗文治武功千古未有,其实不要说商纣夏桀,就是隋炀帝跟在太宗后面拍马也追不上。”

这两个故事,除了宗正卿等人有些焦急外,其他大臣都是一阵深思。

“陛下,恕臣大胆,这样的君王才是臣想要服侍的君王。”

李显老脸一红。

但王画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陛下执政一年不足,一切草创,前途也未必不如太宗与上皇。但陛下,为什么麻雀只能飞那么高,而雄鹰却能傲翔于蓝天白云之上心胸有多宽广,就能飞得有多高远。陛下,你是一国之君,更是主张以和治国。那么胸怀更要比任何大臣都要宽广。至于这个榜文,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则改之加以劝戒,无则加免。如果陛下一定要穷追此事,亦无不可。不过想要寻找真相,必须要慎重。这份榜文牵涉到许多宫庭秘闱,真假不论,肯定不是百姓所为,甚至普通官员都无法炮制此份榜文。当然,因为朝争到了这地步,不可避免是平阳王人为了打击德静王做的。但真相未必能让眼睛看到,也有可能是德静王上演的苦肉计,杀敌一千,自损三百,扳回他现在不利的局面。因此要查,必须选择德高望重与品性正直的大臣清查此案。臣推荐魏相公与宋侍郎。”

老魏与宋璟心里面发苦,既然布下这个安排,又是在深夜张贴,有可能连一个人都没有看到是谁贴的,到哪里去查宋璟更焦急了,他还负着一个谶言案件到现在没有准音,再加上这件大案,难道这个王小二真想让自己早点回家种田。

但王画却拿起了一个火折,将这份榜文烧起来,又说道:“不过臣还是以为管它是真是假,陛下,作为一个皇帝,不是在后宫多么清明。后宫那么多妃嫔,纵然是太宗在世,也少不了纷争。但史书会因此说太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一个好皇帝是怎样将国家变得强大,变得富强,老百姓有好日子过。这才是真正本质。陛下,万不可本末倒置。反正臣看过这篇榜文后,不会因此对陛下,或者对自己,对公主,有所褒贬。陛下使国家变坏了,臣认为是一个不好的皇帝,陛下使国家变好了,纵然这些事情是真的,臣还是认为是好皇帝。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忧之。陛下,你是圣上,不是庸人。”

不就是说了宫闱中一些丑事吗况且其中还有许多是虚构的。总不如比张玄素骂李世民不如商纣,骆宾王写的那篇檄文要恶劣吧

虽然老魏与宋璟正在为王画的推荐烦恼,但也不得不承认王画进谏的作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能说出如此公正的话也很不容易。特别是王画说得娓娓动听,容易让人听得进去。这也是一个水平问题。

这一番话还别说,终于使李显心情开朗许多。

他叹道:“王卿,听君一番,使朕如沐春风也。朕当初听母亲说你可比魏征,朕仿佛有些不信。今天才知道母亲睿智,只是朕恨没有早早重用王卿。”

说完了真的下旨,让魏宋二人查处此案。但言语也没有刚才那样激烈了。

老魏与宋璟看着王画,恨不能将王画生吞活咽了。气得。

但还有许多直臣听了欢欣鼓舞,不管魏宋能不能查出来,但处执肯定会是很公平的。至少不会象李承嘉那样胡来,连查都没有查,就说是敬珲等人做的,立即抄家灭族。

李显带着大臣离开了,沐孜李也离开了。

一会儿沐孜李回来禀报:“二郎,是三个人张贴的,但这三个人都在一家客栈睡觉,没有其他的消息。”

王画说:“知道了,继续注视这三个人的去向,以及查出他们的底细,但切记了,不能让他们有任何惊动。”

“奴婢晓得,但奴婢还有一件事不明白,你为什么建议让魏相公与宋侍郎查破此案”沐孜李十分地不解,她不知道历史确有此事,只是王画提前将它诱发。还认为是王画一步步的逼迫,先是滑州汴州大案使武三思声名狼籍,然后安排遇刺一案,使五王矛头指向武三思,再借谶言一案,使武三思更加难堪。但也逼迫了武三思展开了激烈的反击。通过这一系列的布置,借武三思之手,铲除五王。再捧杀武三思,名声算是彻底臭了,可五王铲除后,他必然重掌大权,如些的臭名却掌有如此重权,势必引起更多人的不服。再加上王画无形中给李重俊的力量,再借李重俊之手绞杀武三思。

无形中铲除了两个心腹大患,却没有任何人知道王画的布置与参与。

这才是真正的杀人无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