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377

分节阅读 3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一个想法,因为小郡主的遇难,等于去掉了我们之间的一座最大的大山。还有李红、沐孜李,我知道那两个多月,我几乎将二郎霸占了,你们不开心。但你们这两个丫头可曾想过,我与二郎能有这机会,公开相处在一起,能有多少时间,但你们却能时时刻刻地陪在二郎的左右。为什么不能让我一下而对我仇恨,相助小郡主”

看来这几天,她还真的想了不少。

李红与沐孜李对她是先入为主,自始至终只有害怕的想法,都没有想过这一点。

被李裹儿一问,两个人都不能回答。

“二郎,那天看到你的学生夏开与阮家的小娘子成亲,我心里多么艳羡,好想与你名正言顺地象他们那样,有情人终于眷属。可又听到了小郡主回来了,那时你对我说,我的叔王因为大母不再掌权,不会提出亲事了。我心中才稍稍安定下来。可你刚回到洛阳,相王就让九妹对你说,要求完婚。你说我心里面会怎么样想为了你我能在一起。我期盼了多少年但你与九妹完婚后,我们还能有机会完婚么虽然我失了方寸,也做错了事情,但二郎,你要明白我的心。”

李裹儿一口气将憋在她心中的话说完了,然后幽幽地哭泣起来。

王画递过来一个手帕,在她的眼角轻轻地拭去了她的泪花,一如以往地动作那么地温柔。作为她的立场,有这些想法,算是很正常的。毕竟等了这么多年,王画很苦,她同样很苦。

但他还是说:“裹儿,我首先问你一句,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你懂不懂而且我们的力量很小,就是将你潜在的皇上对你的喜欢加上去,我们又有什么力量,而所图谋者大。虽然明面上他们拿我无可奈何,但暗处呢前些天他们调动的是十个刺客,如果将他们激怒了,调动的是一百个刺客。结果会是如何呢”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且李裹儿也知道,如果他们在一起,真正的敌人不是五王,不是相王,第一个就是武三思,只有将武三思真正击垮,杀死武崇训,让李裹儿成为寡妇,王画才能求亲。以武三思的力量调动一百个刺客不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当然,不将他逼到急处,他未必会这样做,调动的人数越多,就会越有漏洞。王画查诅咒案与宝藏案就是因为参加的人数太多了,所以找出线索,最后理出来真凶的。

但狗急了还要跳墙,况且是武三思。

“再说,我知道你心里面担心,所以那天晚上将你喊进书房劝解,第二天又当着小郡主的面,暗示依然说出承认我对你的许诺。以前我也多次对你说法,一对相爱的人之间,必须要信任对方。但你是怎么做的以后我努力想使你成为王家的正妻,这个王家将来的一半要你掌控,我在前面做事能不能安心,全在你一念之间。作为一家之主,你要学会宽容大度。但你呢你是怎么做的不错,你身份高贵,是一个堂堂的公主,而且还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但裹儿。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与你这个公主一点关系也没有。也许别的人因为你这个身份对你巴结,对你谄媚。但相反,你这个公主身份让我还感到头痛。上皇让你与武崇训成亲,正是你这个公主身份,想借着这个联姻拉近武家与你家的关系。如果你不是公主,连这场亲事都不会发生。我们何必走得如此艰难如果你现在还在认为你是一个公主,还将它摆在我的爱人之前,那我只好放弃了。”

这才是问题真正的根源。

如果李裹儿不是一个公主,她能这么骄傲,甚至有点跋扈么

当然,王画也不指望自己一句话将她劝服。如果她忘记自己是一个公主身份,放下身架,他都不担心她以后的安危了。

李裹儿听了,停下来哭泣,苦思了好一会儿,看到大夫进来了,她从床上爬了起来说:“我没有事了。”

然后就带着侍卫离开王家。

什么话也没有留下来,却将王画都弄得成了一头雾水。

不但什么话没有留下来,当天晚上,她也没有来王家。不过王家立即将门修好,再次关上了。

到了第二天,找砚石的人带来了一个有好有坏的消息。前往幽州寻找乌金砚的人依然一点消息也没有。但顺带着找到了许多易砚石。易砚很好找。史料有明确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历史很悠久,但因为工艺技术等原因,一直没有人重视。直到唐朝晚年,易州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技艺,并在易水河畔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子因受到李煜赏识,移居歙州,又成为歙砚的开山祖。但也因此,易砚开始扬名。

易砚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发墨,石质本身细腻如脂。光润如玉,而且颜色多样,有蓝灰色或带有紫、碧、黑、 灰等颜色的水成岩,有的石料上还生着天然的碧绿色、淡黄色或白色的斑纹或“石眼”。质地又软,便于雕刻。所以现在看到的易砚图案花纹都很精美。这么容易雕刻的砚石,如果工匠再不在上面下功夫,真成了吃干饭的。

所以一度被人称为南端北易。不过与端砚相比,易砚还是上不了台面,主要它有一个最大的弊病,也正因为它的质软,磨墨时容易落墨。一个高档的砚台,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因此它虽然薄有名气,但还与端砚等四大名砚地位相差很远。

但是对于乌金砚,许多人认为它就是易砚,并且提出了易砚命名时间不长,历史是用了燕畿乌金砚这个名字的说法。这是错误的认识,乌金砚的质地颜色与易砚有很大的区别。两者没有办法将它们混淆。但因为乌金砚原料少,有可能很早就灭绝了,所以后人对它的准确地址做了许多猜测。有的居然提出它认为是在南京燕子矶的梅山这个荒谬的说法。古玩大师赵汝珍因为无法断定它的地址,只好在书中说了一句,燕畿之梅山产石如乌金,所以叫乌金砚。亦有金星,制砚甚佳,故颇贵重。惟佳者甚少,是以不闻于世也。

另一个人清朝唐钧著文房肆考图说,在介绍“各处砚产”时写道:“北京,燕畿梅山,产石如乌金,亦有金星,颇贵重也。”这个说法更为可靠一点。但时间横跨了一千多年,地名地形多有所改变。究竟这个梅山在哪里唐朝又叫什么山无法考证了。但有一点,正如赵汝珍所说,因为石料少,在清朝出现断源,本身梅山又很小,所以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也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王画派人到幽州也不过是碰一下运气。但吩咐了如果找不到这个梅山。立即转移到易州。这是最好办的,地名是根据历史记载用的唐朝地名,因此地址准确无误。不但找到了,而且带来了许多石料。不过乌金砚对王画来说,就象他找青花料一样,还是可望不可及的事。虽然现在乌金砚有可能没有一人开采过。

但这些石头得来不容易,王画还是请来工匠,教导他们看了这些砚石的材质、形状与颜色,还有石头本身的石眼、石胆与花纹,以备俏色,增加砚台的观赏性。

正在这时候,三凤说道:“二哥不好了,你快出去看看吧。”

说着推着王画的轮椅,将他推到客厅中。

今天李裹儿没有来,但她让手下的宫女来了。知道王画将大门关上了,她有没有理解王画的心意不得而知,但将王画的软硬兼逼学来了。既然喊门不应,又让宫女带着侍卫将撞木扛来。

王家的下人一看不行啊,昨天门撞坏了,费了老大的劲才将它修好,不能又让它被撞坏了,只好将门打开。宫女带着一大群貌美如花的女子涌进了王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