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369

分节阅读 3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晚了,但拖到第二天情意也就没有那么真了。

与李雪君的父亲以及这个波斯人的几个妻妾说了好一会儿话,王画才离开他家,但考虑到了李雪君父女难得一见,王画也让李雪君留了下来。然后带了四名护卫离开了。

王画身手多好况且在京城,也带了四名护卫。然而就在回来的路上出事了。

十名刺客手持着军用弓弩暴起发难。而且他们是有备而来,因为考虑到王画的身手,他们第一拨箭全部射向王画的大腿。然后第二拨箭还是射向王画的身体下面。直到第三拨箭才射向王画的身体上面。

这一次的暗杀,导致了王画避让不及,大腿上中了四支箭,连屁股也挨了两箭。侥幸他身手确实很好,射到身体上面的箭全让他躲过去,或者用手抓住了,只在胳膊肘儿上中了一箭。但一双手因为抓箭,被划伤多处。两名护卫同时也中箭受伤,但他们还留下来保护。另两名护卫想去追拿,但因为人手少,加上王画腿部严重受伤,血流不止,更不能亲自追赶,最后让刺客全部逃窜。

王画让李红代写了一篇奏折,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并且说道看来我不适合做这个官了。得,我现在有愧陛下的垂爱,我将所有官职爵位一起辞了吧。

听到这个消息,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将视线一起集中在武三思身上。

想要谋害王画,现在有很多人,比如那个什么大夏国,还有五王集团的许多人同样对王画恨之入骨,不过现在五王希望王画打击武三思,因此暂时没有这个企图。最后只剩下三方的人马。相王李旦,都在怀疑是李旦绑架了李持盈,演了苦肉计,归根到底是不想将李持盈下嫁给王画。而且他也有能力调动这么多刺客与军用弓弩。

但现在也听到风声,说李旦已经托小郡主亲自到王家说同意这门亲事。或者还是苦肉计,明是同意,暗是拖,只要将王画刺伤或者刺死,这门亲事拖下去或者作休。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刺伤拖下去这门亲事,也许符合李旦的想法。刺死李旦就未必会这样想了。毕竟现在与王画主要矛盾的对象是武三思。留着一个活生生的王画对付武三思,比拒绝这门亲事,对李旦更加有利。刀箭无眼,又在深夜之时,视线不太清楚,人手又多,谁能保证这么多弓箭突然射出,只会射伤王画而不会让王画致命。事实上王画也多次用手抓住了射来的弓箭,如果有一只弓箭没有抓住,又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是旁人还会出昏招,但谁能相信李旦会出昏招

李旦排除了。

然后是太平公主,也有能力调动这么多刺客与军用弓弩,然而她与王画还没有发展到想要至王画死地的地步。况且她现在隐隐地与武三思同样不合。

当然,还有人想是王画自己导演的苦肉计,可一想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刺杀,而是十个人的刺杀,如果万一失了手怎么办王画就是用苦肉计,也不会用这么危险的苦肉计。

那么只剩下武三思了,而且他昨天到了上阳宫,明显是见武则天了,不用猜,是让王画迎娶李持盈。最后让李裹儿生气,王画失去这个靠山。就连李显都猜出了武三思的用意,不过他对此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所以一分析,最后一起将嫌疑定在武三思身上。

武三思脸都涨红了。

不要说昨天晚上,就是以前王画几次遇刺,也与他无半点关系。甚至他还想说,昨天晚上王画与他都差点议和了。可说不出来,谁相信前面自己刚给王画下绊子,还亲自到王家挑畔,边上还有老魏同志作证。后面王画与他议和当然还有严挺之父子在一边,可就算他们讲了“公道话”,王画的话说得也很隐晦,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最要命的是自己没有答应。顶多说了一句我相信了,这算什么

这个黑天冤枉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满殿大臣都这么安静地站着。

虽然许多人对王画不满,然而王画都拒绝了李显的升迁,主动低调避嫌,不管他是真低调还是假低调,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吃了这么多的辛苦,回到洛阳后依然做一个小小的学士。

“武三思做了这么一手”,未免有些心狠。

武三思看着大家的脸色,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气得差一点一口气没有噎过来。

但这件事并没有到此结束。王画辞官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怨气,可他两个心爱的小妾不乐意了。

李红与沐孜李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面大鼓与两个大锤,天津桥北就是皇宫,天津桥上守卫森严,普通老百姓是跨不过去的。于是两个将大鼓往天津桥南边一架,然后将大鼓敲响。同时还写了一份大的状纸,上面写道王画历年的功绩,从幽州杀到漠北,从漠北杀到西域,硬是打出一个太平大唐。前几个月,米价涨到每斗米两百多文,一百多万百姓遭到洪水之灾,国家到了危急关头。王画与皇太子危难之时出马,几个月下来,灾民全部安然无恙地安顿下来,米价也跌到安全线。但王画自己呢没有要官没有要爵,依然是一个小学士。还有王家这几年挣的几十万缗钱,为什么王画只穿了普通的绸衫,这些钱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一大排长长的账薄贴在河边的石栏上,贴了很长的一段,账薄上账目清清楚楚,安顿贫困百姓,救济灾民,抚恤将士。

最后问道,为什么再三的有刺客对王画刺杀又为什么每次没有找出真凶幕后凶手究竟是找不到,还是有谁在默认凶手的行为,包庇凶手

这一下子可热闹了,其实春天王画起兵时,洛阳还有许多老百姓对王画仇视,但老百姓终归是老百姓,他们是健忘的。后来王画将米价平定下来,最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因此现在洛阳百姓对王画的印象颇为改观。

看着两个漂亮的在声泪雨下的哭泣,再看着那一行行账册,所有老百姓都抱着同情。

士兵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那是严重影响了大唐的“市容”。于是想过来劝说,其实也未必有恶意,毕竟在士兵心目中,王画是一个战神,有很高地位的。

但老百姓发生误解,认为这是士兵想抓李红与沐孜李,于是不知是谁带的头,一哄而上,很快几十个士兵淹没在人民的海洋里,等到他们跑出来的时候,头盔也没有了,兵器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盔甲都差点让人解了下来。

一个个匆匆忙忙地跑到皇宫禀报。

大家一听,知道这不是王画的作风,他不会主动要官要爵的,如果这样,不如昨天宫宴不拒绝李显的圣旨,这是两个小妾心痛的,心里面悲愤,才作出这件事的。

还真是李红的灵感,她听过王画讲的一个故事,有的故事中有告御状的情节。怎么告御状,她傻了眼,于是与沐孜李一商议,沐孜李想起来这个奇怪的告御状方法。

李显一听傻眼了。

你能拿她们怎的说的句句属实,而且再三的遇刺,还不知道伤势有多重,换作谁是王画的亲人,都会着急。

于是看着武三思,眼中都喷出火来,现在如果不是朝堂之上,他都能跑下去,将武三思活活掐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