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337

分节阅读 3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都会挣扎的,最后在体肤烧焦前,人还留下一口气,关节会脱落整个骨架。这也是重度火灾烧后,尸体大多手足指骨找不到的原因。”

王画也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不过好象有点道理,就是不从这一点判断,从伤口也可以看到死者是遭受凶器刺伤过的。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立案。

“受害者应当很好找,因为有人救过火,尽管有可能没有立案,但时间离现在不会超过三年,附近查一下,通过排除,再看所有烧死者坟墓有没有让人动过,能找到受害者的。但案件不好查,因为时间隔得太长了。”

说完了,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王画当然知道这个案件不好查,但这个赵大保最后刻意地点明一句,那就有了深意。

如果现在王画放手,交给地方,州里面又会推到县里面,县里面因为发生的时间长,各级官员不断调动,又可以与前任推托。最后这个案件查出来皆大欢喜,查不出来,因为推托最后不了子之。

如果王画接手,查不出来,那就是王画的责任了。现在王画经过滑州一案后,真正是如日中天,在百姓心中俨然已经有了他恩师狄仁杰当初的名声了。但查不出来,王画的名声就大受影响。

王画看了他一眼。

这个老忤作,有点机灵,也有点圆滑。

当然这个时代忤作地位很低下的,都是贱民担任的,忤作的子女连参加科考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他们谋生更艰难,这点圆滑是可以理解的。

但王画还是命令道:“刘刺史,麻烦你命令手下将这三具棺材拖回衙门保存。”

这已经表态王画想要插手管此案。

刘顺无奈,不怕王画破案,能破案最好,既然验明了三具尸首是被人谋杀的,也要立案审理了。王画是在替汴州官员减压,就怕王画理啊理的,又理出一个惊天大案出来。然后越理越深,自己屁股上好象也不那么干净。到最后也象滑州官场,几乎十有八九从仕途从此消失了。

有衙役押着马车返回汴州城。

王画继续带着李重俊在灾民中走访,不管有没有出现冤案,毕竟是以救灾为主的。除非汴州也出现了滑州大案,好象那不可能了。如果汴州再出现那样的大案,不要说汴州的官场,估计李显在皇宫里都坐不住。

忽然这时候人群中一阵骚动。

王画也好奇地带人走了过去,看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有几名仆役正在向灾民发放物资。

又有了好心人

王画又好奇地走近,却看到了一个,正在监管着仆役将物资散放,还不时娇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了,不要挤了。”

王画一看乐了,却是一个故人,正是他在秋翡白玉院曾经邀请的玉执姑娘。

不知道她怎么也来到了汴州,而且盘着云髻,一副妇人的打扮,也更让她充满了一种的风情。

玉执也看到了他,惊喜地走过来施礼,说道:“王学士,没有想到奴婢这么巧,在汴州也遇到了你。”

王画与李红相视了一眼,笑了笑。那天晚上他就对李雪君谈到过这件事,同样玉执也是来历不明的。今天她发这份好心,更耐人寻味。这么巧,才不是。他们来到汴州,从码头走到这里,又呆了这么长时间,汴州估计一大半百姓都知道了此事。她现在散发物资,而且离自己这一行这么近,这绝对是一个有意的安排。

但王画没有点破,他微笑地说道:“是啊,这真巧了。但不知玉执姑娘怎么来到汴州。”

玉执叹了一口气,说道:“一言难尽啊,自从学士从秋翡白玉坊离开后,奴婢看到了玉宣她们的故事,心也冷了。正好我家大郎在秋翡白玉坊碰到了奴婢,他要赎我出来。奴婢也就同意了,于是他将我带到了汴州城。”

“哦,那我恭喜姑娘了。”

“有什么恭喜的,还不是象你写的琵琶行那个可怜的妇人一样,做了一个商妇。就不知道年老色衰时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说到这里她眉目变得有些黯然。

“难道你家大郎对你不好”

“现在对奴婢很好,可奴婢还是很担心。况且他的家业在京兆,一年当中还不知道能碰面几天。”

王画听出来了,是做了小妾。但是人家的家事,王画不好插言。

玉执又说道:“不知学士下榻之处可有了安排”

“还没有,”王画笑了笑答道。

“那正好,如果不嫌奴婢府上寒陋,学士可否到奴婢府上暂居。也许还有一件事,会让学士产生兴趣。”

“什么事”王画继续微笑地说。象他们出行公办,不可能象皇上那样刻意建造府邸,一般都在地方名流绅士府上暂居,如果地位低下,只好居住客栈。但玉执邀请就有点过头了。第一她不是名流,第二她只是一名小妾,况且王画这一行还有太子公主,邀请他们还没有这个资格。

到现在王画还没有问,不过王画相信汴州官员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暂住的地方。

“我家大郎叫郭锦鲲,他是一个商贾,在各地都有一些微薄的产业,包括在汴州。后来为了管理这份产业,他也常到汴州来,所以买下了一个府邸。价格倒也公道,地方同样也不小。可后来才知道隔壁有一栋院落,曾经引起一场大火,将全家人都烧死了,然后又传来这间院子经常闹鬼。于是隔壁几家全部吓得搬走了。我家大郎这才后悔莫及。但在滑州他与我谈起此事,奴婢倒也不大相信。就象诅咒一案,那么诡奇,最后还不是人故弄玄虚的。因此主动入住下来,顺便替我家大郎照应一些产业。”

“我想起来了,你说的那个郭锦鲲是不是曾经买下修文坊那个京兆商人的郭锦鲲”刘顺问道。

“正是,刘刺史也认识我家大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