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322

分节阅读 3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将奏折往地上狠狠一扔,怒喝道:“反了”

魏元忠心中有数,明义是李重俊写来的奏折,有可能是王画弄出来什么玩意儿。

他站了起来走过去将奏折捡起来,看了一眼,然后递给一个当值太监,说道:“念。”

他是一个三朝老臣,虽然现在不大管事,可影响力不小。太监看了看李显的脸色,开始念了起来。

听完太监将这个奏折念完,所有大臣都惊得目瞪口呆。

第五卷 香奴巴 第三十九章 忽悠

第三十九章 忽悠

老魏却躬身说道:“陛下。大喜。”

大喜李显将一双眼睛瞪得多大的,这底下的这群臣子几乎要反天了,还是大喜他问道:“喜从何来”

老魏说道:“臣贺陛下第一喜,粮价风波要平息矣。”

李显先是一愣,然后会意过来。

不知道滑州这群胆大包天的人囤积了多少粮食,可先后投资了近两百万缗钱,而且是在粮价在二十几文到四十文时囤积的,可以想像会有多少粮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一些其他的世家参与进去,可因为这个案件,他们还敢要粮食这些粮食出现,对于救灾也好,平息粮食价格也好,都会大有帮助。当然了,朝廷也立即得到巨大的财富。

以前对于这些囤积居奇的人无可奈何,牵连太大,除非饿殍遍野,不然朝廷也不可能让他们强行平息粮价的。现在有了这步棋子,想要怎么玩就怎么玩了。

虽然他资质平庸,但这个简单的道理,还会想到的。

算是一件不幸中的万幸吧。

老魏又说道:“第二喜太子外放才几天,就做出这个功绩。陛下后继有人矣。江山社稷后继有人矣。”

其实老魏知道,不但他,就是许多大臣心中有数,凭借李重俊想抽丝剥削,查获这件诡奇的大案,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有这能力,他在后宫都能翻手如云,覆手为雨了。

老魏说这句话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李显让秘书监杨缴,太常卿武崇训这两个不学少年做太子宾客,李重俊跟着他们只有越来越坏,不学无术。为了此事,左庶子直臣姚挺还进谏让李重俊改过自新。疏报李显没有怪罪,同样也不纳。

为了此事,老魏时常担忧。毕竟他内心深处正统思想还是很重的,只是因为前几年被人做了枪头使唤,他心灰意冷,不想管太多事情。不管王画想法与他们有什么冲突,但品性老魏是绝对相信的。近墨者墨,近赤者赤,与王画走在一起,对太子的成长是一件好事。

其他大臣听老魏这样一说,一起说道:“恭喜陛下。”

其实有一些人眼中都能喷出火来,可敢怒不敢言。

李显一听也觉得是这么回事,他立即说道:“传旨到滑州,对太子说朕听了很喜欢,让他继续再接再励。还有再诏两千精兵,协助太子破获此案。”

“陛下不可。”老魏一听就急了。

虽然他不大管事,然而一双眼睛都是雪亮的。王画为什么要卫州刺史协助而这件大案,如果朝中没有人支持,怎么可能现在派了两千士兵过去,都是从洛阳调去的,会不会可信有可能调去反而更糟糕。

但这话儿不能明说,他继续说道:“陛下,既然太子在奏折没有请求朝廷发出援兵,说明他已经掌控大局。现在发兵,浪费财力不说,有可能反而不美。”

“魏卿说得也是。”李显觉得也有理,将这个念头取消,但还是派出钦差,对李重俊进行了鼓励。当然,他也没有糊涂到不知道王画的作用。可现在王画有意将功劳让给自己儿子,何乐而不为难以儿子还没有一个大臣亲近

散了朝,可是各个大臣一团团聚在一起。事情远不是李显所想像的,如果此案扩大,有可能再度影响了朝堂的政局。有的在商议如何利用,有的在商议在如何避免。

但在滑州那边,还继续在审理之中。

李重俊不知道。可是王画与腾刺史都清楚,这件案子越早定落越好,拖长了,就会产生许多变动,不然滑州这群官员,有的也不会到现在还没有开口,比如那个刺史。

连夜审讯。

虽然有一些官员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底线”,但更多的官员被城外食活人的一幕吓着了。并且他们也知道幕后的主是王画,那是从数万人的沙场里滚过刀山血海的,连带兵进攻洛阳的事都敢做得出来。真有可能也将他们在恼羞成怒之下,拖现城外,让那群饥民们活活吃掉。

因此突破口继续扩大之中。

其实到了第二天早上,案件真相全部审理出来。

最早的与滑州官员无关。先是在去年秋后,看到棉花种籽大量的被抢购,郝鹏飞找到了成公家苦苦劝说。为什么他选择滑州也在情理之中。滑州是大运河与黄河的分界处,东面北面有可能达到七八百万百姓,如果粮食紧缺的话,都要靠黄河或者大运河调动。还有近十万从幽州到河东一带的驻军。本来粮食缺口很大,再加上许多地方种植了棉花,因此滑州的地理位置变得更加重要。

成公家动了心。但还是没有动,他一家的财力小,与郝鹏飞联手,必然成为附庸。而且是大动作,人手也单薄了一点。后来找到了费家。至于上官家,直到四月后才参与进来的。然后又将滑州各个阶层的官员拉下水去。

至于柳主薄诅咒之事,是因为柳主薄知道了他们一些动静,进行过规劝。但那时候还不在意。到了今天春天,粮食价格没有涨,但已经看到趋势。也参与此事的白马县县令十分高兴。于是铺张浪费,举行春祭。很感谢这条黄河,这条运河,才能给了他这个发财机会。

但春祭时动用的财力却是县库里面的。柳主薄再一次与他争执起来,而且确实在激愤之下,当众说了一些不尊重河神的言语。

可这时候也没有人对他动杀心。毕竟是一个朝廷命官,离洛阳又不远,如果身死,没有很好的解释,朝廷必然追究此案,有可能就会注意他们的举动。

但在这之前,柳主薄看到粮食价格上涨了,开始与一些好友暗中调查。这就是王画得到的那个笔记的来历。但到了这时候滑州上下形成一张大网。柳主薄的举动很快就让他们知道。先是用了玉珊,可没有起到效果。后来白马县的县令直接挑明了规劝。还是没有作用。于是收买了柳主薄的一个好友。得知了柳主薄所有的事情,并知道他已经掌握了很重要的证据。这时候才产生杀机。

当然如何杀,是一个关健,这时候郝鹏飞无意中听说了柳主薄在春祭上争执,于是想出了诅咒杀人。先是放出风声说柳主薄对河神不敬,然后制作水袋迷香。这场诡奇的诅咒案开始发生了。

后来粮价一天天地上扬,到最后的价格,让这群人膛目结舌。当然这时候他们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可这些粮食怎样出手,于是用了成公家族的名义。召集了一些大家族前来滑州,就包括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崔、前燕崔还有赵郡李。除了这些背景雄厚的家族外,象邢州魏、相州路、贝州张、瀛州邢、定州寿等,也先后打过招呼。

有钱可赚了,大家都产生了兴趣,但有一些家族比较犹豫,不是他们考虑百姓,而是考虑动静太大了,会不会引起朝廷注意。但这时候这些人隐约地透露出,朝廷的事有人替他们安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