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291

分节阅读 2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只是她现在是李显的昭容,还与武三思媾姘,与这两个中年猛男抢女人

王画头上长着几个脑袋

上官小婉听了脸上露出无限的欢喜,勾魂摄魄地妩媚一笑,说道:“那么我就等待你给我的好消息了。”

说过了话,泼出的水,想收收不回来了,王画只好一笑,告辞。

但这件事很快就传开,连那些公式与声韵母表都流传开来。

很让人觉得怪异,可确实也如王画所说,很简便实用。

但有些人就不这样想了,这不仅仅是一个不伦不类地将异族文字,拿过来对本土文化进行补充的问题,一旦得到世人的承认,普及开来,以后王画在算术与文字发音上的地位可想而知。有可能因此他成为一个著名的开坛宗师,甚至会成为孟荀那样的亚圣,至少会在后人心中象孔颖达那样,成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宗师。

争议的人有之,思考的人有之,眼红的人有之。

王画后知后觉,或者说是不思不觉。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后果,第二天又来到昭文馆。

可没有想到早就来了许多人,有国子监的,还有一些朝中官员,以及正好来到洛阳的名儒。他还不知道,因为昭文馆的地位,这才进来少数一部分人,更多的人被阻在外面。

这些人一起要旁听。

但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书房能有多大,不要说坐了,就是全部站着也挤不下去。

王画无所谓了,老馆长不同啊,这些名儒,有许多人让他平时仰幕万分的,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反正风和日丽,将教室搬到外面。

王画更无所谓,反正一样,自己只是打算走几个月过场,将差事了了就行。

他开始再次授课,算术还好一点,当他再次授课拼音时,终于许多儒生站起来反驳。

王画用黑板擦在黑板上狠狠敲了几下,然后大声说道:“各位请安静,请大家记好了,我是一名武将。”

还有许多儒生是客观思索王画这几个新式方法的优劣的,他们听了全都笑了起来。以他才试天下的经历,请问天下有几个人将他当作了纯正武将看待的

王画继续说道:“我这样教授,是我的想法。也可以告诉你们原因,我小时候家里穷,因为想要掌握知识,所以平时里总喜欢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试图用捷径迅速掌握。”

能迅速让学生接受知识,不可否认,但可不是他想出来的。不过就是孔夫子在世,也不会因为他这句话与他抬杠,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些方法的真正来历。

“现在我无私地传授给我的学生们。如果认为我不好,你们可能请皇上免去我这一职务。但我在职一天,就继续用这种方法教学。可我更不会强求别人接受,也不否认别人的对错。同样,你们认为好,你们也可以将它向世人推广,我不会为自己挟半点私心反对。如果认为不好,你们可以摒弃,我也不会辨驳。但你们记好了,我同样也不想,更不会,与你们辨驳对与错请你们立即出去,我也没有那闲功夫”

喷口水,慢慢喷去,不要与我喷。

“还有一点,也要告诉你们,现在我功名也有了,大圣皇帝与皇帝对我先后宠爱有加,我不需要培养名声。如果你们想通过我,来达到增加你们的名声,那好,我再说一遍,我是武将,那么请你们披甲上马,我们大战三百回合吧。”

将一些大儒脸都气白了。

但其他的人笑得前仰后合,这讲道理么让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儒上马与他大战三百回合恐怕披甲都披不动,就是披了甲后,还能够上马么也不要大战三百回合了,将一套盔甲披上,兵器拿上,就将这些儒生报销了。

有的儒生还真气走了。

李显与韦氏在皇宫也听到这个消息,他们俩人对视,哭笑不得,这个王画还真不省事,连授个课,才两个半天,就闹出这么大风波来。

第五卷 香奴巴 第十二章 朋友

第十二章 朋友

王画教拼音的课没有几堂就结束了。

他只是教会了这些小孩子正确的发音。不过也算稍微尽了一点责任,说了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还有多音字。

显然王画不想在这上面纠葛下去,况且他的长安官话发音也不是很准确。有点象那一种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味道。

事实这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可是随着争议声越大,传播却越快,情形如同后世的炒作。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拼音,并不是每一个都守旧的,很快就有发现了这种拼音的好处,在教导学生时,也偷偷的采用。

但王画在算术上很用心的,教了代数后,又教了几何,而且还制作出标准的直尺、三角尺与圆规,为了使画图更加标准,还找来石墨制作了粗制滥造的铅笔。小时候他用铅笔不觉得,到他自己制作时,才知道制作的艰难。

可他没有说,这铅笔也能写字的,不过随着有人用来画图,早晚会发现用硬笔写字的好处。

虽然他似乎用了心,可他还不是一个当老师的好材料。教导速度很快,这些小屁孩们到后来都听得不太懂,但听懂的人太多了。更多的学者发现了这种新数学的妙用,无疑王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暂新的世界。

他们不但用笔将王画讲解记下来,而且细细的领会分析,然后又对以前的算术经义作补充。或者撰写新的算术书籍。

直到这时候,国子监当初的几位博士才放出风声,伪尚书就是王画发现的。

这让更多百姓忽然才想起王画的另一个身份,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才子。

王画身上另一件事件,也引起了谈论,制作九州之鼎。

不过让很多人感到奇怪,开始时,王画只是召集了自己家中几个瓷窑上的大师父,这一点也能理解,他说过有瓷器的东西在里面。同时也让朝廷下旨召集了一些铸铜能工巧匠,也能理解,主要就是铜器嘛。

但更让人感到奇怪,所有工匠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三十个人。这不是制作一件普通的铜器,而是九州之鼎,而且他自己也说过是器中之王,固王权,定疆域,扬教化,禀正气,弘文学。开思路。

不用说,这一项工程不小,可只召集了这几十个工匠,能制作什么东西。其至王画在朝廷特地划下的一块制鼎的地方,只去了几次,然后几乎不管不问。

这引起了许多猜疑。

天气热了起来,王画从昭文馆回来,可是家中来了一个客人。

这段时间王画几乎处在一种隐居状态,早朝是没有上过,平时也没有与任何一个官员交往。李显还问过一次,让他用话语搪塞了。

不过李显问也会问的,毕竟从王画少年时,就受到各方关注,可他心里面有没有想过王画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浪费人才了,估计很有问题了。或者他本人对王画这种态度还很欢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