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288

分节阅读 2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的鼎是在民国出土的,商代后期的一只司母戊鼎,高一米三三,口长一米一,口宽七十八公分,重八百三十二公斤。

这就是已知最大的鼎器,估计项羽在世也举不起来,反正王画现在他有把握到奥运会上拿上举重金牌,可对这个鼎肯定是望洋兴叹,想搬也搬不动,更不用说举了。

但工艺品的价值不能按材料计算的,如果这样算,就是铸成这样的九只大鼎,将鼎化成铜钱,无论如何掺杂其他其他金属,也不过五六千贯。并不是一个不能承受的范围。

这是王画的想法,但李裹儿可不会这样想,在她想法中,是集中天下之铜铸就的。现在铜钱都感到紧张了,如果王画真要这么做的话,估计大臣们都会将王画放在火上烤死。

虽然王画也许是有可能为了自己父皇正名,可是李裹儿还是拽起王画的胳膊肘儿说道:“别。”

王画笑了起来,问道:“你担心什么”

但他立即会意,用手在她亮丽的乌发抚摸了一把,说道:“非是你所想像的那样,这个财力不用朝廷掏腰包的,由我王家来承担,这算是我对圣上的回报。而且这九鼎制作成功后,不但使圣上得到真正大义,它还能拧聚整个民族的进取精神,甚至可能产生更大的作用。总之,它的好处是任何人都无法想像的。就是我都无法想像。”

李裹儿有点儿听不懂了。

王画又说道:“而且这九鼎不但集中了铜器的最高铸就工艺,甚至还有玉器、金银器、漆器、瓷器等许多工艺的最高成就,不但如此,还集中了书法、绘画、雕刻,甚至还是文章诗歌赋辞所有文学的大成。并且包括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等。”

说到这里,他也是一脸向往,又说道:“总之,它一旦铸成之后,有可能是真正的器中之王,不但是工艺之王,也是学问之王。”

“但那得需要许多钱吧”

“是很多,”王画说道,但至于会是多少,现在他也无法预计,反正远远不是还没有出现的李裹儿那件织成初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九鼎的铸成,纵观唐朝,放在那一个家族,无论是崔家还是李家,或者就是韦家以及皇族本身,巨大的开支,也许会有家族拿得出,可最后也被这巨大的支出将整个家族必然性的拖垮。

现在王家的财产更加不行。不过这九鼎的铸成,非是一日之功,也非是一年之功,等到那时候大洋洲的财产会源源不断的流来,这才是他的真正根本。

还有因为制作这件器王,自己就可以暂时从朝堂中走脱出来。同时也是一把保护伞,至少在九鼎未成之前,李显不会对自己下手。还有一个好处,现在四凤下落不明,因为原来到南洋航线他还想保留下来,因为有了这个支出。想来韦氏也不好意思将那支船队让她家族吞并下去。

同时,因为需要大量工人,人员来往繁杂,这也能让他做一些手脚,布置一些计划。

当然,最大的好处,是对国家对民族,还有对自己的名声帮助。

“但它会是什么样子”李裹儿看到王画信心满满,不担心了,可立即想到王画的话,什么样的鼎,居然除了铜器外,还有金银器、玉器、漆器、瓷器,以及天文地理历法,甚至还有书法绘画文章诗辞歌赋

王画乐道:“暂时保密,不过我会让你看到第一个样本的。”

说到这里,他低下头去,看着李裹儿,说道:“但你回去对圣上禀明,我不需要国家财力支持,可需要一些人手,首先就是大量的工匠,不过薪水与住食由我来负责。”

如果王画将财力承担下去。有着重铸九鼎的大义,这个要求并不高。

当然,这是王画,如果换作旁人的话,有可能会让人产生怀疑了,就是你有这个财力,如果没有这个本领,将九鼎铸成一个四不像,那个罪责就更大了。

毕竟这象征着天下,甚至比玉玺地位还要崇高。

李裹儿又开始想像了,她问道:“会不会比你那天在西京拿出来的氍毹与瓷器精美。”

在她眼里。王画那天拿出来的三件氍毹与后面几件瓷器,已经非是尘间凡物了。

王画笑道:“肯定不止。”

“那么你那天在白马寺的那件漆雕如何”

“更肯定不止。”

“那么会是什样子呢”

“肯定是你想像不出来的样子。”

李裹儿再次爬起来,兴奋地说道:“我现在好想早点见到它。”

王画笑了一下,没有回答,想要见到它,连王画也不能计算出需要多长时间,更不要说早一点。

李裹儿回去后,将这个消息向李显禀报,这不但引起了李显的兴趣,同样也引起了韦氏的兴趣。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想法并不比李裹儿高到哪儿去,如果不需要朝廷的经济,只是制鼎,不是开挖大运河,修长城,能需要多少工匠,几百人几千人,那就顶天了。这对国家财政民生压力都不大,虚名,谁不想,不然那么多皇上一心想封禅,做什么

如果王画将这件事办成了,比封禅的意义更大。

李显回过头来,向韦氏说道:“皇后,好象这个小家伙,还从来没有上过早朝,也没有到过昭文馆供过职吧”

到现在为止,王画对他没有表现出恶意,相反,低调得出忽李显所想像,再加上这一次释放的善意,让李显感到很满意。至少比敬珲他们咄咄逼人好得多。

韦氏也笑着点头。

与李显一样,因为王画并没有对他们表露出敌意,韦氏同样对王画也没有抱着太大的恶感。

李显想了一下,对身边的太监说道:“王画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传朕的圣旨,让他进宫来一趟。哦。顺便让他将那个什么风笛带过来。”

听到李显让王画带风笛进宫,李裹儿咯咯笑了起来。

李显一绷脸说道:“笑什么,傻丫头,难道朕就不能听王画吹奏一曲吗”

然而后来史学家就此事,也做过记载分析,与武则天相比,李显确实相差太远,就比如这件事,同样武则天爱好文学音乐美术,她也举办过诗宴,可不会特地要求单独朝中某一个重臣为她吹奏一曲音乐。

一叶知秋,可见李显的平庸。

不过两个当事人都无所谓。王画也没有认为吹一首曲子,会要了他的命。他同样也不认为皇帝有了一个喜爱,就立即变成了昏君,只要几事不过份,喜爱雅乐书法文学,都是一种好的喜欢,但有一个前提,千万不要象李煜赵佶那样,最后连国家政事都耽搁了。

但李显想学李煜,还没有那个本事。让他能写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么将他吃奶的力量使出来,也永远也闪不出这份灵感。

王画进了宫。

行过礼后,李显让王画坐下,然后说道:“王画,朕也要感谢你为朕做的一些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