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227

分节阅读 2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竺船、师子船斯里兰卡与南海船马六甲海峡两边一些小国家的。最好的就是大食船。但现在航海风险很大,且不说大风大浪,船只抗浪性差,就说在海洋中辨认方向,以及驾驶。纯是利用洋流的流动,跟着洋流与海岸线跑。

有一条就可以证明,台湾离中国那么近,可中国除了东吴时上了一次外,在唐朝根本就没有注意。甚至还称台湾为小琉球,意思比琉球群岛还要小。这个原因就是因为台湾海峡洋流是南北方向的,而不是东西方向的。

这更增加了风险性。有的船只跑错了方向,本来向马六甲海峡返航的,结果跑到爪哇群岛,这些都有史书记载的。或者跑到广漠无边的南印度洋、南极洲,没有回来的。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肯定会有。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航海更合算,想一想一个骆驼队能带几吨货,而一支船队所带的货能达上数千吨,可唐朝的交易形式还是以丝绸之路为主。钱是好,可得有命享受。

其实说到底,一是船只的质量,二是没有指南针,还有望远镜同样能在关健时候起来重要作用。

于是王画说道:“反正不管那一个地方的船只,只要与第一批船只款式不同就是。我再调一批族人过去,培持一批亲信。并且让他们学会驶船技术本领。再有,与江南一些大家族拉开关系。这样吧,你立即回去,派人对洪州熊家、罗家,江州陶家、翟家,润州纪家、甘家,杭州金家,苏州的陆朱张顾。说一下,着他们立即派出最好的绣工进入皇宫。”

本来王画还想说扬州几大家族,但考虑到他们大多与太原王家关系密切,所以没说。还有徐州兰陵萧,也就是萧淑妃的家族,同样考虑老武感受没有说。还有泉州黄林单仇戚,对他以后帮助同样很大,但距离太远了,估计赶不上最后一班列车,同样也没有说。当然还有许多大的士族,王画只是列举了一小部份。蛋糕就这么大,分的人多了,反而得不到友谊。

还有,现在士族主要集中在北方,一是这几百年政权的正朔在北方,二是南方经宋齐梁陈的更替对士族也有覆灭性的打击。因此南方的士族规模小,掌控的权利也很小。但有一门好处,与七姓瓜葛都不是很大。因此王画所选择的全是南方的士族。

“二郎,为什么”宋问不解地问道。

“如今天下,最好的丝绣品种有那些”

宋问这个也不清楚,他凭着记忆说道:“绫有河南府的文绫、滑州的方纹绫、蔡州的四窠绫、青州的仙文绫、兖州的镜花绫、徐州的双丝绫,定州的瑞绫、润州的鱼口绫、苏州的绯绫、湖州的鸟绫、阆州重莲绫、梓州的樗蒲绫等。绸有怀州平绸、魏州花绸、绵州对凤绸等。绢有陵州的鹅溪绢等。罗有恒州的春罗、孔雀罗,越州的宝花罗、蜀州的单丝罗汉州的交丝罗等。还有扬州的织锦、河南府的葛布、利州的金丝布。”

王画示意他停下来,问道:“你再将大周地形按淮河以北与以南,再加上西南划分一下,产量不说,名品那个区域最多”

“北方了,然后是南方,再到西南。”

“可那个地方产丝量最大”

宋问已经有一些明白了。

王画又说道:“因为北方家族大,所以能集中更多的技师,因为北方产丝量小,手也不如南人手巧,反而名种繁杂,远胜于南方。”

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居然没有史学家却研究这个问题。如果不是王画用了心,也没有想到。直到宋朝这种现象才走上应有的轨道。

“你再想,为什么这一次皇上下旨,那么多家族纷纷涌跃地派出家族中的能工巧匠,突然他们心变好了爱国了”

宋问摇了摇头。

“正是这一次制造这三件氍毹,我不但对织机进行改进,这种织机将会提高织布纺纱的效率,还有在制造氍毹中,我也创出几种新的制造方法。他们派人支持是假,想瓜分这场技术盛宴是真。还有一点,这一次我在制造氍毹中还夹杂着几种新式丝绣方法。”

王画说到这里,不用再说下去了。宋问已经明白王画用意,他答道:“我明天就立即离开京城。为你办好这件事。”

“辛苦了,”王画也没有矫情。

又过了几天,第一批工匠到达了长安。因为有男有女,大明宫里立即撤出一个宫殿,晚上男女分开就寝,白天还有太监在做严密监视。

这与王画形式不同。一是王画品性还不至于如此恶劣,他想要美色,手招招,长安城里的粉头估计倒贴也愿意的。不看到沐玫李,连酒馆都不要了,怕误了机会。况且如果王画真的看中那一个,李世民连身边陪寝的爱婢都送给房玄龄,武则天还不会吝啬到舍不得几个宫女的地步。

但工匠在这时候,给人们的印象还是很低的。

其实这些工匠进了皇宫后,这几个月就等于进了监狱。

但他们技术都很熟练,上手很快,王画教得也舒服。这只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经过近二十天的教导与动手,王画对这种工艺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手工操作能力。这样双方都变得容易沟通起来。

可王画还是没有让他们制作,只是将那三张图放在哪里,让他们每天看。成竹在胸嘛,郑板桥画竹子画得好,不就是因为看了十几年竹子,对它的形象熟悉了这三件作品,要等他回来,总领大纲,一道制作,反正人手很多,不怕耽搁时间。

但没有让他们松懈,开始让他们自己创造一些作品,以便迅速熟悉新工艺。这也是艺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况且材料充足,不怕浪费。其实也没有浪费,这些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创造的作品想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最后让宫里的太监一一封存。它们的下落估计想买也买不到,有可能让老武封赐给一些宗室弟子以及大臣。

王画终于离开京城,但是挂着一个大使的名义前去江南的。还有一个副使,张嘉贞。

小张同志才三十几岁,他的升迁比王画还富有传奇色彩。本来因为中明经举,补授平乡县尉,后来因为案件牵连贬官回乡。去年,侍御史张循宪为采访使巡查河东,遇事棘手,难于断决,即向当地官吏征询贤才协助。当地官员就推举了小张。然而一段时间下来后,老张开始惊讶了,处事准确敏捷,有条有理,而且他形貌伟岸,举止大方,即使与自己在一起,也是侃侃而谈,毫不拘束。

人才啊,老张从河东回来后,一样事没有做,立即向武则天推荐小张。武则天听到老张说得郑重,也听了他的话,将小张召了进来,一番谈论之后,武则天大悦。即拜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循宪也因举荐人才有功提升为司勋郎中。

这一次王画烧个瓷,他跟去有什么作用

这是让小张见多识广,看到更多地方的风俗民情的。再联想到武则天这段时间疯狂地逼迫各州刺史推举人才,可推来的人才,召见了又不满意,于是大发雷霆,几乎将各州的刺吏都快逼疯了。晕了,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哉难不成个个都要象王画那样

两者一联系,从江南回来后的小张前途可想而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