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208

分节阅读 2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到王画很慎重的样子,一个来自历城的士兵说道:“俺家乡也有一条好汉,比我能打得多了,他叫郭虔瓘,现在哪里俺就不知道了。反正很能打,还读过一些书。”

又是一个有些耳熟的名字,王画听了大喜,这些士兵来自五湖四海,看来今天有可能会有很大的收获。他再次郑重地记下来。

这个士兵说完了,另一个士兵又站起来说道:“俺也保举一个人,不过这个人现在是文官。”

“文官也行,但官职不要太高,另外必须有武艺在身。“王画说道。

“他是俺南阳第一好汉,但与王中营一样,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可在今年我听家乡亲人来信,他考中了进士。估计官也不会太大,不过我想这是不是符合中营所说的文武双全呢”

“名字”

“张孝嵩。”

“好,”王画高兴地说道。张孝嵩他知道,身长七尺,仪表非凡。将来与小九、贺知章他们都是好朋友。他虽然是一个文人,但为人却慷慨好兵,经常想去边疆建功立业。后来果然去了边疆,多次立下战功,第二个郭元振。到现在新疆还留传着他斩龙的传说,估计是一龙大鱼,为害黑河,让他带人杀了。此人不但武功有建树,治理边陲也立下大功。好人才现在估计是一个小九品的京官吧。不管了,先弄到血营再说。

孔黑子也插了言,他说道:“李楷固将军上次与我喝酒时,曾说过他有一个女婿,叫李楷洛,十分勇猛。”

王画再次点头,这个人也是一员猛将,最牛叉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李光弼,也把他弄到血营来再说吧,从父亲开始培养感情。不过这个人一旦进入血营,地位不会太低。

听到有胡人进入王画的视野,一个胡人士兵站出来说道:“我也推选一个勇士,但他现在岁数还很小,才十六七岁。就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

王画听了有些奇怪。这名胡人战士平时勇猛过人,整个血营让他折服的人不会超过十个,怎么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如此推宠。他说道:“你说说看。”

“这个人我也有好几年没有见到了,但在他十来岁时,就可以敌过一个壮年人,是我们安西今新疆库车的天之骄子。他父亲哥舒沮任过左清道率,母亲是于阗王的公主。不过我听同乡带来一些消息,说现在他喜欢仗义重诺,可也喜欢喝酒赌博。而且他家庭情况也好,”说到这里,这个胡人士兵声音低了下去。首先赌博就是血营禁止的军令。

王画问道:“他的名字是不是叫哥舒翰”

“咦。中营,你怎么也知道了”

哥舒翰,好啊,哥舒夜带刀,虽然他大器晚成,可那匹日行五百里的白骆驼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唐朝百姓。后来大败也是李隆基所逼才造成的,与哥舒翰本身的战术安排无关,否则他都不会大哭应战了。弄吧,这个人无论花多大代价,也要弄到血营来。

看到胡人都得到王画慎重在用笔记下,另一个士兵也大着胆子说道:“我也推举一个人。”

他不是血营的士兵,是从三郡抽调下来的那两百士兵仅存的几十个中的一个。不过这些士兵想进入血营,已经水到渠成。

“好,你说,”王画温和地说道。

“他是我们陕州河北人今山西平陆、芮城、运城东北地区,是一个贡生,但还没有考中进士。可他与解锤子说的那个张孝嵩一样,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名字叫张守珪。”

王画听了都想大笑起来。又是一个名将,这个人他记得,是因为对薛家将的关注。他最大的战功就是在幽州,当时幽州关外契丹再度强大,干掉了薛讷的大军后,尤其契丹牙官可突干有勇有谋,经常侵唐边境。朝廷又派了赵含章,以及薛讷家的老五薛楚玉驻守幽州,但对契丹入侵无能为力。老张到任后,频频取得胜迹,而且设破敌人的诈降计,将计就计,让契丹大将王悔斩杀屈利和可突千。之后,王悔率李过折及契丹余部归降唐朝。

不过老张晚节不保,大意之下出现一系列的错误,但因张守珪以前屡立大功,朝廷将功折罪,贬他为括州刺史。经过这次打击,张守珪心情沮丧。赴任不久,疽发背而卒。

可也是名将吧。

其实王画开始笑得合不拢嘴了,让众位士兵莫明其妙。

一个长安兵,出自亲卫府的府兵说道:“中营,我还有两个很好的人选,不过似乎比那个哥舒什么的,操作起来难度更大。”

王画现在听到了这些名将,还都没有发迹,心中都乐开了花,他说道:“没有关系,只要他是大周人,就是远在天边,只有要勇士将帅之才,就是远在天边,我也要将他们弄到血营。”

“第一个就是中营的同门师兄弟,他是薛都尉的儿子,名字叫薛嵩。听说去年他还吵着要投奔血营,可被薛将军与薛都尉拦住了。”

王画听了呆了一下,薛嵩嘛,也就是那个薛刚反唐中的原型人物。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他年青时就臂力过人,箭术高超,这个是不用怀疑的,老薛家箭术最拿手的,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他不投靠他大伯,也不投靠他老子,跑到范阳,投奔安禄山,其实说起来安禄山比他岁数还小了十几岁。然后一步步发迹,并且做了一件有争议的事,协助安禄山造反,最少在安禄山造反没有做任何反抗,投降了。

因此他成了历史最长的家将薛家将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薛家将,从薛安都开始,北魏名将。因与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谋反事泄,遂逃奔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宋发大军分兵东西两路北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发兵准备反击,双方展开了决定存亡的中原大战。宋东路军由王玄谟率领,为北伐主力,进攻滑台,薛安都则被随王刘诞任为建武将军,率步骑为前军,随建成将军、后军中兵参军柳元景所统领的两路军进军关陕,策应东路军主力北伐。

魏守军以城临黄河,据险固守,宋军频攻不下。而魏军或出动轻骑挑战,或派谴突骑袭营,宋军患之。薛安都对这种被动战局尤为“怒甚。乃脱兜婺,解所带铠,唯着绛衲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猛气咆勃,所向无前,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如是者数四。每入,众无不披靡。”及至魏军列阵于城外,宋军亦列阵对之。薛安都与宋将崔方平誓曰:“今勍敌在前,坚城在后,是吾取死之日。卿若不进,我当斩卿,我若不进,卿当斩我也。”遂“横矛直前,杀伤者甚多。流血凝肘。矛折,易之复入。”从早直战至晚,将魏军打得大败,俘虏两千余人,乘胜收复了陕城和潼关。

都是好汉,孤胆英雄。只可惜他举徐州兵响应刘子勋。刘子勋兵败,薛安都率军归顺朝廷。因惧怕宋明帝治罪,遂请降于魏。

然后是北周隋朝名将薛世雄。又到他的儿子,万述、万均、万彻、万备,尤其是薛万均、薛万彻。唐太宗对这弟兄俩十分欢喜,将妹妹丹阳公主还下嫁给了薛万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