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器材料都好弄一点,还是一个基础问题。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运输成本,现在北方边境。有许多地方是山道,运输成本加大,利润空间必然缩小。因此必须是小巧好携带的货物。

可王画除了工艺品外,其他的也不会。还是在工艺品上打主意,只是转到了文房四宝上,砚不行,好砚,端砚,材料广东,歙砚,材料安徽。乌金砚,梅山,灵岩砚,江苏,唯独易州砚离繁畤县最近,也隔了无数大山。

纸张技术太复杂,唯独竹纸弄清楚了,配方却交了出来,现在天下普通流行,也无利可言。

因此王画打的主意是墨与笔。

第一就是墨,在中国历史上,古人开始用黑石脂,也就是石墨做墨的。后来感觉作书时不适,于是出现了以漆烟与松墨合成丸状,用时磨汁。到了三国时,开始学会用胶。到了唐朝,技术更进了一步,取朝鲜之法,用古松烟与鹿胶汁煎膏和成。成为唐墨的主流。但墨在唐朝还没有到达技术的巅峰。

到了南唐李成硅首创了油烟制墨,墨的高峰才真正到来。宋朝张遇又在墨中加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这时候墨已经几乎脱离了墨的范围,造型美观,价格昂贵,已经是一般人使用不起。然后是明朝,又加入兰烟、棉烟。在这个过程中从唐朝时起,就出现无数的制墨高手。一直到维新变法后,国人开始使用墨水,制墨行业才渐渐淘汰。

材料王画早就托人买好了,烧油烟的窑也建好了,他教这些府兵制作的第一就是油烟墨。这也是要技术的,取松之老技,造窑,窑以木板为顶,外用泥封,留取烟门和出气孔。点火,火候得严格控制。停火后从烟门取烟。距火远者为上品。烟用细绢过筛,入缸,加入龙脑熊胆以胶调和,用铁臼捣研。制好的墨埋入灰中数天,干后取出,发防断裂。取出后打磨光亮,就是成品了。

后面王画还准备教他们制作兰烟黑以及漆烟墨,漆烟墨是明朝程君房创造发明的,以桐油烟加漆,所制的墨“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舔笔不胶,入纸不晕”。墨的质量到了这里,就象爬山爬到了昆仑山顶,到了高峰的高峰。

但制好的墨,不是用纸一包就出售的,再好的东西也卖不出价格。还要在墨上绘制一些精美的图画,到了清朝又出现了用精美的墨盒包装。比如他前世一个小小的御制描金题字“内廷四阁”五方墨宝,拍卖的价格达到近四十万人民币。不但是墨好,墨上了有着秀丽的金字,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墨盒是连墨漆描金云龙纹盖盒,又是一件精美的漆器。

总之,一旦新墨制作成功,也将会引起轰动,所带来的利润将会不菲。只是这些府兵还在懵懂之中,看着王画教,教完了,王画又将他们区分出来,会手艺的,会作画的,会刻字的,这些人将是重点培养对象。

到了第二天,一批新墨出来了,埋灰。

但这一天晚上王画回到家中,却又迎来了几个客人。应当不是客人,都是相王府中,也就是王画所居住的那间别院中的几个婢女,还有两个公公,以及四五个护卫。大家都认识,他们正看着王画这间小院子发愁,就这点大地方,这么多人怎么居住。

看到王画来了,其中一个太监递了一封信给王画,王画打开一看,不是相王写的,是李隆基写的。在信上说,既然我妹妹跑到你哪里去了,你就替我好好照顾她吧。

王画站在哪

第四卷 杀菊血字营 第十四章 血甲不好的消息

第十四章 血甲不好的消息

宅子倒有一间,有一户姓田的人家搬到晋州去了。宅子面积也不小,虽然没有相王那间别院大,可比王家在青山沟的宅子还是大了近一倍半,在后排与中排房屋中间,还有雅致的一个小花园。现在突厥人崛起,经常对唐朝北方的边境侵犯,因此房价并不高,这套宅子主人出了五百缗钱就出售了。

还没有王画那件奔马图漆箱贵,可就是这样,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但现在关健是王画手里真没钱了。带来的钱不少,一万贯飞钱,为马匹武器花了九千缗,另外还有飞钱的手续费,这段时间生活开支,加上这个房屋,以及养马、训练时为府兵配备的伙食,还有制墨的材料,只有一百贯在手里。

这个太监白了他一眼,心想,我们家小郡主,跟在你后面是受罪的还是享福的但没有敢说。

他们也是不皇宫里的当值红太监。没有多少外路,几个凑了凑,也只凑出两百来缗钱。王画想了想,连晚饭也没有顾得吃了,跑到这户人家去商议,咱欠账行么

旁人,这户田姓主人留下的仆役不敢答应,王画行啊,名声好,而且人家有钱,怕什么。谈妥了,再搬家,添置东西,收拾房屋,天黑了才安顿好。然后跑到饭店吃了一顿,加上白天的劳动,王画回到床倒头就睡。

不过苦日子终于结束,公孙云的儿子带着两个府兵回到了繁畤。这一行时间有点慢,不是少钱,王迤不敢确认,又从青山沟跑到洛阳,找到张九龄,问一下,怎么当了官没有挣钱,还在倒贴。张九龄也不知道,字是王画的字,可这字也能伪造。自己官职小,又不知道王画认识什么人。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坊间一些传言,找李裹儿。

王画找李裹儿容易,他可不容易,过了几天才见到,将情况一说,李裹儿乐了,王画不是说过了,他在做准备,什么准备她不知道,肯定需要很多钱。于是说,放心。

张九龄这才转告王迤,这个中间的过程连王画也疏忽了,才造成的。

不过这一次王迤很大方,儿子办大事,手一挥,拿出了两万缗钱。不过象王画这样做折冲都尉的,整大唐历史上还是第一回。拿到钱后,又找到贺掌柜。几个人匆匆赶到繁畤,都五月十三了。

不过也来得正是时候。

王画立即将钱还了人家,喊来俞参军。现在钱足够了,赶忙将武器买回来吧。有了武器在手中训练与没有武器训练是两回性质的。

又带着贺掌柜来到军营。

墨埋了好几天了,虽然时间略显短了一点,可以让他见识一下。将墨锭取出来,打磨上光,然后在墨锭上雕上字,或者画,再着金胶。都是手把手的教导士兵的。

再将一块成品墨研磨成墨水,拿来一支毛笔,让贺掌柜书写。

贺掌柜写了几个字,他看着墨色,是识货的人,又是好东西虽然这个利润相对于瓷器小得多了,但操作起来,也能小赚一把。他本来就是商人,哪里会嫌钱多况且只是相比于瓷器。如果王画将这里生产的墨全部交给宝林斋代理,利润不会太少。

但他犹豫了一下说道:“王都尉,有一句话,不知我当讲不当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