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告吹了。

这门亲事公布出去,对张九龄将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自己这个没有表态,虽然对自己造成了一些麻烦,可有的人还在想好事,就象张易之似乎将自己视在潜在的同盟。武三思也因为自己火拼七姓,还有一部份友谊存在。清流更是将自己当作未来几十年后的干臣。

借助这个势,有可能小九会顺水顺风,什么身,说你长得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小九也不是丑八怪,只是相对于北方人饱满的脸形。显得削瘦一点。

几头一说,这事儿也就谈妥了,关健是现在王家这门亲事还不招人谈论。门当户对嘛,甚至还说王家不嫌穷爱富,不攀龙附凤看,将闺女嫁给一个岭南的进士。王画又悄悄拿出一千贯钱给大凤,让她背下里给小九,让他一家人来京城一下。否则自己给,这个小九肯定不乐意的。这是给大凤培恩,现在小九看不出来,以后可是宰相。念着这门好,也会对大姐好的。

可怜的大凤,还以为弟弟真的发慈悲心。也算吧,至少在为她着想。

诗也题过了,关试开始了。但张王两家的亲事,在王画授意下,有意无意地在洛阳传开。真相变成了另一个版本,说王画姐弟看中了张九龄的才华,主动提出这门亲事的。

这个版本对现在的小九帮助是很大的。

结果还没有出来,毕竟还要看文章的什么。

王府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婚的时间更近了。全府上下开始布置,玉真这回真的看不到人影。但王画隐隐地有些不开心,有时候,他在脑海里不断地回想着那个落寞的身影。

这天王画正坐在家中,忽然皇宫过来太监喊他进宫去议事一下。

王画听了一皱眉头,又要议什么事难道是又因为东突厥或者逃户的问题,这几件事王画不想插手。就是货币的事,他都不愿意插手。牵涉的东西太多。现在的自己承担不了。

一路奔向皇宫,一边想着办法,怎么样才能推辞掉。

又一群大臣,唯独不同,这不是早朝,大家都随便坐着。但王画看到几个奇怪的人,穿着中原人的衣服,长相黝黑,一看就知道不是南洋人,就是天竺人。总之象猴子一样。中间还坐着两个中原人,不过是南方人的样子。

武则天让他落坐,问道:“王画,你可知道有没有一个大夏国”

敢情遇着了麻烦,想到了这个才子。

才子也没有听说过啊,王画想了想,从古到今,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或者是夏朝,早亡了几千年了。他茫然地摇了摇头。

武则天转过头去,对宰相顾琮说道:“你将事情对王画说一下。”

这是一个表态,表示她对王画很欣赏。但王画心里面不领情。

顾琮说道:“是这样的,这几个人是大夏国的使者,自称是张仲坚的后人,他们在南洋建立了一个国家。现在举国投诚我们大周。并且进贡了大量财物。”

听到这里,武则天低低地对太监吩咐了一句,这个太监立即离开,一会儿拿来一颗很粗大的象牙,说道:“你马上就要大婚了,这颗象牙就赏给你吧。”

王画说了声谢,顾琮又往下说去:“但是现在大夏国面临着一个关健,在它附近有一个国家叫盘盘,在东南还有一个国家叫哥罗。你有没有听说过”

王画还是摇了摇头。

“你应当听说过先帝时,这个哥罗国王曾经派使者向先王进贡过五色鹦鹉的事吧”

王画脑海里终于有了一些印象,说道:“让我想想。”

就是,这几十个君臣就等他这句话,不然搞了半天连人家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怎么纳入版图。

王画想了一会儿,向这个使者问道:“怎么样才能到达你们哪里”

这个使者说的汉语,他答道:“从交州泛舟如果没有偏离方向,泛舟一个月吧。”

“你们哪里面积有多大”

“很大,但国家很多,我们只是一个小国家。”

王画一听终于明白在什么地方了。他回过头来,对顾琮说道:“顾相公,请往下说。”

“因为这两个国家看到大夏国的崛起,对大夏国虎视眈眈,因此使者过来,想请求陛下赐予一些战士过去协助,如果不行,提供一些武器也行。”

战士那是假的了。那个战士愿意泛舟一个月,跑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协助作战。老武也不真正是隋断帝,好大喜功,为了功名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后面这个条件恐怕才是这个大夏国的真正用意。

王画不明白了,张仲坚也许是有这个人。但传说中的三侠客肯定是一大半是假的,至于薛仁贵征东时,张仲坚后人还帮助过薛仁贵更是假的。那是传奇小说,比如真的有郭大侠这个人守了襄阳二十年不可能的。

可现在自己出现了,张仲坚后人也出现了,难道又出现了一个穿越的人

但有一点,这个归顺肯定是一个借口了。怎么归顺象这个小国家于其说是国家,也不过是一个大部族么恐怕还没有郑家的人多。现在将他们全部带回来,不划算,得多少船只,现在的船只技术还没有发达到哪种地步。不带回来,派官员前去。更是不现实。

现在的岭南两广以及北越,还有北朝,都没有官员愿意前去治理,漂过船,还是在茫茫大海上,整整一个月到那个什么大夏国就是让他去当国王,也没有人愿意前去。

说到底,挂着归顺的名义。前来要求朝廷赠送武器。王画能想到,大家同样也能想到,所以才感到为难。

这个使者还提出其他的一些条件,如让他们的船只自由进出广州港,别要当作外国人看。当然了,每年也答应向朝廷进贡若干货物。这个也没有那一个大臣在意。还是前者,这个张大侠的后人,需要武器,究竟是自保,还是想做什么

对于他们的心理,王画知道。一切从政治角度与国家利益考虑。当时明朝说欧洲人杀华侨杀得好。也是这个原因。为什么以色列在中东那么牛,人家侨民争气。其实中国人的根观念更重,可惜国家在这方面一直没有做好。

如果这个国家真是那个虬髯客后人建立的,王画举双手赞成。

可这事儿总觉得,让感觉怪怪的。

他说道:“陛下,这件事请小臣前来,是何用意”

“朕只想听听你的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