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

“可博士,就是这样,旬考小子还是无法分身。”

“这个没有关系,狄相公帮你想过了,到时候我们来帮你挑选课目,如果分配恰当,能参加三四门旬考。”

还帮我量身打造。不过没有办法,看着课目,王画要做一个选择,两个大经没有问题,特别对于礼记王画很熟悉的,毕竟他喜欢收藏,有许多古玩就涉及到这本书的知识。中经中仪礼是一个冷门,自己必须要学习了。孝经同样陌生,但论语、公羊谷梁这三本也比较熟悉,温故而知新足够了。易博大精深,必须巩固,最需要学习还有一门小经尚书,对于这本生涩的书籍,王画前世也不怎么喜欢,因此同样必须重新学习。

书法问题不大,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只要观摩一下就行了。算学方面,这是现在的人不重视,否则他会做所有的人老师,因此看一下足矣。但律法也要必须学习的。

这样一理,轻重出来了,他对这位老博士说道:“麻烦请博士前面带路。”

都在好奇地看着这个小孩,看到他一会儿就做出决定。果然也那个传言中做事果断的少年相符合。一个个十分地满意。

老博士带王画转了一圈子,越转王画头上的汗珠越多,国子监在外面看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可里面真的很大,估计有半个清华大学面积那么大了。自己修学了这么多课目,难道骑一匹马来回奔跑上学不成

现在幡悔也迟了。王画只好先来到教习尚书的学馆。

可看到里面教导的儒生,这个老博士皱了下眉头。

王画问道:“怎么了”

老博士说道:“没什么。”

说着将王画带到学馆里。他替王画介绍道:“各位生员,这位是巩县王画,以后大家多多关照一下。”

听到王画这个名字,几十个生员,一起忘记了书本,窍窍私语起来。

老先生敲了敲桌子,让他们肃静,然后指着一个偏角对王画说:“汝,归于子处。”

王画一愣,这个老先生话音里好象有些不善。但他是自己老师,不好吭声,权当是自己重新回到上一世的少年时代吧,他走过去,坐在那个偏角。

这位老博士捏了捏鼻子,情形看起不太妙啊。他也找到一个空座坐下来,防止意外发生。

老先生正在讲解尚书中的盘庚,这也是尚书中著名的一篇文章。老头子对王画说话态度牛气哄哄的,讲解更是之乎者也,但王画听了,却也受到一些启发,老头子牛有牛气的资格的。可没有想到他突然又指着王画问道:“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何解”

王画也感觉不对了,自己才坐下来没有多久,老头子就向自己提问,可他还是站起来回答道:“猷,应当也,黜,除去也。故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何穆穆皇皇,不愆不忘,无怨无恶,率由群匹,百辟卿士,不解于位。又讥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警惕啊,我告诉你们教训你们,要去掉心中的杂念,不要想着安乐放纵。”

说完了坐了下来。

老博士点了一下头。王画这样一解说,正说出了这句话的微言大义。

可老头子不放过王画,他又说道:“你就是巩县那个会烧瓷的王小二吧。”

王画都差点让他噎死,烧瓷又怎么的,管你屁事。

王画直接连回答都省了。

老头子又说道:“既然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又来到了国子监,可不是在巩县的那个山沟里,一切就服从规距,更不能提起你那些不务正业的事情。”

现在王画终于明白了,这个老头子是对自己感冒了。他扭过头,低声问这个老博士:“他是七姓十家的什么人”

不用想就明白了。这七家十姓是唐朝最大的世家,也出现了许多著名大儒,他们在全国各地宣讲经义,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在国子监中肯定会有不少来自这十家的儒生,在做教员。如果不是这个老头子对自己抱着敌意,王画都疏忽了这件事了。

老博士也低声回答道:“他就是郑家出身的。但他对尚书十分精通,在国子监中雄冠群首。二郎,为了学业,先忍忍吧。”

他对这个老先生脾气很了解,虽然有学问,可胆量狭小。而这个王小二才气过人,同样脾气好象有点不大好。因此特地留下来就怕他们发生什么冲突。

王画冷笑一声,心想,我为什么要忍让。他站了起来,说道:“先生教导得对。刚才小子听博士说先生是国子监中对尚书最精通的大儒,就是老先生意指,小子出身于一个穷山沟,因此所看的书多是自己摸索。特别是小子对尚书有几个问题不太明白,请先生赐教。”

第三卷 傲放状元之路 第六章 未婚妻

第六章 未婚妻上顶不住了,加更跪求月票

王画这看似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并且逼得这位老老先生不得不回答。他冷哼一声,说道:“请问。”

“先生,小子多次翻看尚书,隐约发觉其中的大禹谟与皋陶谟似乎有所不类;篇末誓词亦与甘誓有所不类。五子之歌、胤征摭拾经传为多,与其他篇文相比,似乎有些那个,有点浅陋不成文理。泰誓三篇,誓也。与汤誓、牧誓、费誓好象又有所不类。仲虺之诰、汤诰、武成、周官皆诰也,与盘庚、大诰、多士、多方也有所不类。说命、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陈、毕命、君牙、冏命九篇,皆命也,与顾命、文侯之命又有所不类。小子学问浅薄,一直对此感到困惑,请先生教我。”

王画问完了,重新坐下来,没有敢多问。这事情一旦闹大了,麻烦会很多,老武不是说了吗,他的敌人太多了,是要树立朋友的时候了。

可王画这几句话造成的结果,还是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这些学生们除了少数是走后门进来的外,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州县最优秀的学子。有的已经在国子监读了两三年的书,早对尚书背得滚烂熟。

听到王画这样一说,纷纷翻看尚书,以前没往这方面想,现在经王画一提,一边翻看,一边议论纷纷,果然很象。连王画身边这个博士也如临大敌的,拿过一本尚书翻看,一边翻看,一边脸上疑云渐生。

老先生怒容满面地斥责道:“你居然敢质疑古时贤人”

王画又站了起来,说道:“老先生,小子,不敢。正因为对古人尊重,所以小子不解了,才向老先生请教。”

“这是因为非是一人所著”

“哦,那小子双以有所不明白,请老先生教我。小子也曾看过一些书籍,小子所说的前面那些篇章,遍观史记汉书皆看不到一些蛛丝马迹。可后者不但有章节内容被史记汉书引用过,连篇章名也多次出现。此其一也。其二,就如老先生所说,非是一人所著,但是一人所编。既然孔夫子能对易经作注,为何有这样巨大的反差,不修不改,不作支词片语这也正是小子感到惶恐不安的地方。请老先生教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