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裹儿与李隆基对视一眼,不知道武则天这个举动是什么意思。王画也十分纳闷兼郁闷,我是来找一个小煤矿,敢情我马上成了你李家的保姆了,几个大孩子加上小孩子,全塞我这儿了。

但武则天却是有她的用意的。

听到侍卫的禀报,武则天十分生气。一着好棋马上让这几个小家伙破坏了。但人去也去了,也不能让时光倒流。生气之余,也往好处上想了。后来听到王画将他们带到河内县,在找什么东西。一逐磨,也不是全是坏事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让这几个小家伙见识一下人情世故,以及民间的疾苦,对以后他们的成长,会大有帮助。

当然了,王画不知道这个原因。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反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错。可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什么样的家庭,对一个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象自己是一个例外,不能算。其他三个凤,在父亲的严压之下,以后性格必然内向懦弱。就是王画在一旁旁敲侧击都没有用。

再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在李隆基身上还行。先是武则天将李旦一家关在宫里,然后李显与安乐忌惮,将他流放到潞州,才造成他发奋图强,有了开元盛世。但在皇位上呆久了,他爷爷看上小妈,他看上儿媳妇了,于是安史之乱来了。但也不是每一个都适用的。象出身于穷人家庭的范仲淹,因为家境,所以成为忧国忧民的典范。可出身于穷人家庭的贪官比例远远超过出身于富裕人家的比例。因为这些人都迷失在权力与富贵场上不能自拨了。眼前这个李裹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敢辨解。于其打扰我,不如想想怎样教育你的儿子做一个好皇帝吧。

找死不成

武则天又想了想,虽然有些恼怒,但心底里确实还是有点喜欢李隆基与李裹儿这两个孙孙的。前面的情况她全得知了,这一行那个小东西不知找什么烧瓷的东西,也不知要多少天。只有两个婢女,于是派了一些精干的皇宫侍卫,以及一些宫女。一是一行人在外面,也怕有意外,第二个也怕自己几个孙孙吃苦吃多了。

既然李裹儿他们在下面体察民情,也让另两个孙孙一道前去吧。于是李重福与李重润也被她打发来了。还有一个人,武崇训。这是她异母同父的亲哥哥武元庆的孙子,武三思的儿子。

这个人派过来,武则天是大有深意的。

就如王画所想,李红所想,如果李裹儿与王画上了床,也没有多大关系。武则天对此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知道了还会为他们创造机会。都上了床榻了,王画想要呆在巩县也不成了。而且王画与她晚辈们来往密切,她更加欢迎。但两个人的婚姻是决不可能的。至于王画的亲事,是另有安排的。

武则天也相信自己这个孙女知道事情轻重,但不知道王画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将武崇训喊过来,低语了几声。然后让他们到河内县一带找王画他们。

看到了王画,武崇训摇着小扇子,轻薄地说道:“你就是那个王画啊”

王画抬起头,看着这位公子哥,这位公子哥是谁啊,我从来不认识,怎么说话语气,好象与我有仇恨似的

第二卷 花之绽苞 第四十一章 话不投机

他话音刚了,李裹儿不乐意了,她走到武崇训身前,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说道:“表哥,不是孤不提醒你,这个王画品行高洁孤傲,你不要忘记了王家的事。”

显然她对王画与武崇训是有区别的,在王画面前称我,在武崇训面前却称孤。

对李裹儿,武崇训有些畏惧,一是这个公主十分聪明,二他内心深处十分爱慕她的姿色。

这一提醒,他终于想起武则天临前的话,如果看到王画对李裹儿产生了留恋的举止后,顺便点醒他一下。如果没有,就不要提。那意思就是两个人在床上,自己只有点醒的份,不能有其他的举止。可见皇上对这个王画的喜欢。

现在自己还没有证据呢。

这个小家伙吃软不吃硬,如果闹得不好,自己父子深得皇上宠信,是没有多大问题,可与太原王家一样,弄个灰头灰脸,只会增加小家伙的名声,自己反而得不偿失。

于是嘻嘻一笑,站在一旁不吭声了。

王画还在纳闷,自己这一行,虽然到处挖坑,行为怪异。可几位主啊王的,十分配合,并没有暴露行踪,武则天怎么知道自己这一行的踪迹的

想到这里,他不由地四下观望。大道上人来人往,有些人还在好奇地看着这一大群人。也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

王画心中感到无奈,老武这到底是啥意思哉如果用自己,一张圣旨,不会舍不得发吧。如果不用自己,为什么对自己这个小人物那么关注呢

原来这一行人,虽然人数少了一点。李隆基与李裹儿都是了不得的主,可对王画映像还好,李裹儿都让王画“袭胸”了,无论她怎么神态自若,两个人的暧i气氛随着交往,还在增加。因此这一行人相处得十分愉快,有时候王画还与他们说一说艺术品,诗、文、画与琴,还有茶道。甚至王画还为他们表演了一下插花之道。

那是前天晚上,李红拿来一大束ju花与一些绿叶,可插在房间里的瓶子上,怎么看也不美观。

这时候王画看不下去,抢过来剪刀,一边修剪一边说道:“插花,主要就是根据花枝姿态色彩,将它搭配起来。或者用一句话说,一枝二枝正,三枝四枝斜,宜正不宜曲,斗清不斗奢。但如我今年初夏时分与世子殿下所说,文章有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诗也有律绝古乐府等区别。”

说到这里,他只选择了几朵ju花与两片绿叶,插在花瓶里,可经他手一变,花瓶里这幅插花就象一幅画一样,充满了生机昂然。王画说道:“国人的插花主要追求自然之道,讲究线条,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要给人清雅流畅的感觉。不过按照植物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几大形式。”

说完了,他手再一变,一幅作品再次出现,这一次这幅插花给人的感觉,十分地清淡安静。王画说道:“这一种插花方式,要求的是那种简练,简节,但在安静中要表达那种疯狂的生命力。”

后一点才是主要的。这是日式插花,但总体还是发源于中国插花艺术上的。王画没有说,说出来也是会被这几个人当作妖语。

然后再次一变,这一次用花要稍多一点。但就如他写的梦天游天姥山一样,这幅插花给人感觉却是无比的热烈奔放。王画又说道:“这种插花,花材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大方、凝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讲究色彩艳丽浓厚,花材种类多,用量大,以此达到作品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

“但也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追求格局,花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还有另外一种,”说着王画手再次一变,这次这幅插花一侧堆满了ju花,另一侧则是几株绿叶,虽然不对称,可这样一来,色彩十分地强烈,他又说道:“这一种也讲究自然,但与我所说的前一种那种雅致不同,它追求的不是雅致,是追求色彩强烈。”

这是欧式插花,作为一个老愤青,王画言语中多有贬低。

这一番表演让一群王主的目瞪口呆,插花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在唐朝才刚刚流行。还没有出现一系列成熟的理论知识。听到王画这样说,几个少年不惊诧才奇怪。

几个小姑娘将他的手掰开,看着他的手,这是一又怎样的手,就好象充满了魔力一般。

连李裹儿也暗自摇头。虽然人才他未必称得上大唐数一数二的,可论到雅致,这天下所有的雅致,十斗有可能真有八斗全部汇聚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害得李红以后总要跟着王画后面将这一套“手艺”学来,王画也是无语。这也是他业余的一个小爱好,可想要学好它,必须对色彩与美术十分精通,加上一些专业的研究,才可以登上大道。如果对美术是一个“图盲”,想学好插花可不容易。

可现在进入武崇训这只苍蝇,尽管以后武崇训在李裹儿的呵斥下,不敢再挑畔王画了,但王画开始沉默寡语。反而人多了,话语少了,更加没有欢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