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许他们聘请的漆匠比王画手艺还要高超,画家比王画的画艺更高,书法家比王画的书法写得更好。但王画见识,整整领先了这个时代一千多年,创新与见识方面,将整个大唐的艺人加在一起也比不是他一个人。

并且对艺术品的美感,他也更是遥遥领先于现在唐人。

究竟是创新见识取胜,还是技术手艺取胜,这还得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直到两件漆器全部问世,最后才能决晓

但随着一些工匠的悄悄到来,王画开始动手了

第一卷 我是小花 第五十一章 灵魂

王画选择的雕刻主题人物是他的半个老乡洛阳缑氏县人陈袆,法名玄奘,也就是世称的唐三藏,唐僧。他在天竺游学十二年,还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有师子光讲中、百二论,驳唐三藏之说,唐三藏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

这一年唐四十一岁,想要东返,戒日王闻其名,于曲女城为其作大法会,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唐被授于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于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经过这一次大会,十八个国王于会后,返依为唐僧的弟子。

王画正是选择这一段故事进行雕刻的。

这个工程可谓庞大至极,七千多个大和尚,每一个和尚都要雕刻得栩栩如生,何其艰难。这也是为什么王画请贺掌柜请人,请的最多是雕刻师傅的原因。而且雕刻完成后,还要上漆,打上金箔,以及其他工艺,不但更耗人工,成本也会急剧增加。如果不是宝林斋的后台老板与太原王家比拼,凭借王画,可没有这个本钱制作这个漆器。

这才是第一项工程,当然也是主体工程。王画不可能为了制作这件漆器来颂扬佛教。现在的佛教因为武则天的推动,已经成了国家的一个祸根。大批百姓因为贪图寺庙没有税务徭役,进入寺门,给国家收入带来妨碍。这只是其一,因为寺庙增加,许多僧人不法,诱骗穷苦百姓出香火钱,来求富贵平安,这是其二。因此建造寺庙,花费不说,侵吞百姓田地的事时有发生,这是其三。

王画从没有认为他想做一个滥好人,但也不想做一个穷凶极恶的坏人。

因此,他制作这件漆器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弘扬佛法,而在于唐僧这种为了理想,进取努力这种向上的精神。而这种虚心并且进取努力向上的精神,自唐以后,在中国人身上基本就消失了。到了宋朝以后,国人渐渐变得内敛起来,最后闭关自守。

象唐朝杜审言可以大声说,我的文章赛似屈宋,不管是不是这回事,但这种精神是充满自信的,蓬勃向上的。过了唐朝后,有几个人敢喊出这样的自信之言。有时候那不叫谦虚,纯是虚伪。

这才是他弘扬的主题。

因此,才有了下面两项工程。

第二项工程就是漆画,是多幅连环图画,叙述的是唐僧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一直到天竺,然后在天竺闻名遐迩,最后到唐僧归来,唐太宗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的场面,这十七年五万里旅程的一些主要故事。

这个工程比不上第一项工程,但因为面积的原因,同样巨大无比。

第三项工程,从这个漆器的一个正面到另一个正面,誊写唐僧撰写的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对于印度历史很重要,虽然这个国家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明,可因为不着重历史记载。如果没有这本书,印度的古代历史有可能没有办法重组。就连印度人最骄傲的阿育王故事,也是来自于唐僧这本书的记载。

但这本书共有十二卷,十万余字。这块木材三个直面,面积不小,还不得不用绳头小楷书写,然后采用柘印刻在直面,进行木雕,再打上金粉。

现在贺掌柜终于知道王画说是什么绝响了。他听了两眼发黑,七千余人物塑像,十万来字,还加上一百多幅连环图画,行,小郎君,你牛叉。

硬是大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难怪要这么大的木材做原料。但这也是好事,如果完美地制作出来,那肯定是绝响

在另一个侧面,也就是最大的人物雕像唐三藏的正背后,王画将它作为主面,王画开始写下一篇铭文:

法师玄奘,为求正义,跋程几万余里,历漠沙,经绝域,渴露饥风,得西域正经回。君子之道,弗以险畏之,弗以难怯之,弗以窘弃之。道路见狙,信义越明。

太史公幽缧著史记,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左丘失明,安于国语;孙子膑脚,方论兵法。居高不忘形,居贱不移志,居满知其盈,居损亦知聚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今天下言道德者,入于老、入于佛、入于儒,入者附,出者污。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亦吾师弟子也唐朝有佛教弟子说老子颜回孔子是佛的三个弟子,孔子是儒童菩萨。为孔子者,乐其涎亦曰,吾师亦尝师之。实讥而

吾尝读论语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又尝读蜜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长嗟叹息之。大道幽远,求以长避以短,弗以难易畏忘,此真理也

在这篇铭文中王画赞扬了唐三藏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同时也怦击了一些学术界相互排斥的思想。第四段王画采用了韩愈原道中一段论点,但韩的文章是尊儒斥佛道,如果用彼之矛对彼之盾,连韩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王画干脆连儒也一道批驳。反正独步自大,全是错误的。不管你信的什么家,只要不虚心求人之长,补己之短,都是不好的行为。

当然他说得不错,可有没有人听是两回事了。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唐玄宗都不会因为满而盈,有安史之乱之祸,到了明清时更不会闭关自守了。

正是这篇短短的铭文,立即将这件漆器从赞扬佛教界这场盛事,演变成另一种意义。这也是王画一直追求的灵魂所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这件漆器有了鲜明的主题思想。

但王画想了想,还觉得不满意。于是在这铭文下又写了一道诗。这一次他又无耻地抄袭了一道大作。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