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图画中只有一个山民,近处是一个将军,但这个将军让他用墨色勾染得高大威猛,神情严峻,在他身后还飘出几面旗帜,虽然没有画出来,可也让人猜想到他带着一队大军正在前进。

几个大臣全看入了神。

随着少年将远处大山上的树木破墨完毕,少年复又叹了一口气:“唉,连个颜料都没有啊,这幅图画又失败了。”

说着开始题诗,第一行字写了出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从汉字到贼字一气呵成,最难得是他用这个秃头笔,写的小草,而且用墨极重。用笔似乎是随心所欲,潇洒遒脱,笔意简捷。结构自然,连绵飞动中见苍劲有力,起转婉合中但见沉雄老辣。

几位大人如果不是怕打乱了这个少年的思绪,早就全部喝了一声彩。虽然现在这个少年无论在字还是在画中,还略略带着一份生疏勉强,可隐隐看出此子有大家气象,更难得是这种画法书法,几位大臣都是见多识广之人,从就没有一个大人看到过。

此是谁家子,假以时日,有可能都是第二个李密啊。

狄仁杰产生这个想法,是来自李密少年时一段故事。李密少年时喜欢读书,在牛角上挂着一卷汉书。这时候纸张还很厚,一卷汉书分成许多本的。他一边走一边看着汉书中的一卷。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到这一幕,就好奇地跟在他后面,心中觉得很奇怪,这是那一家少年郎,这么勤奋于是就问他。

李密认识李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李密回答是项羽传。杨素与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到家中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见识气度不凡,不是你们所能比的。后来杨玄感造反,请李密帮助,也是受了他老子这段话的影响。不过这段牛角挂书,也成为历史一段佳话。

现在这个少年与当时李密岁数差不多大,都在十二三岁左右,而且一样的气度不凡。不过现在他这首诗还没有写完,狄仁杰不便交谈,一会儿交谈就知道这个少年的为人学问了。

但以少年这个年纪,就有这份画功,这个字迹,这个少年尽管现在很贫穷,以后也不是池中之物。

四个大臣全都怦住呼吸,到了他们这地步,见识远胜于常人,狄仁杰看出这个少年的不凡来,他们同样也能看出,都省怕打扰了这个少年。

少年继续写了下去: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当这个少年终于将这首诗写完。啊狄仁杰差一点叫出声来,连忙将自己的嘴巴捂住。

第一卷 我是小花 第十三章 妙手

这时候的唐朝诗风还是沿袭了齐梁余习,并且没有达到庾信的高度,只有少数人开始改变诗风。最初的代表作是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还有魏征的出关: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特别是后面这首诗,义气高昂,一点六朝的脂粉气都没有看到,是唐诗转变的一个里程牌。

然后还有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以及陈之昂,诗风开始变得清新起来,再次为盛唐的唐诗到来打下基础。四杰过后又出现了这个宋之问与沈佺期,两人诗风竞相靡丽,但两人也有被试出塞等少数金石之作。除了这两个人还有大手笔崔融与文章大家苏味道。

其实这时候最流行的还是上官体,前有上官仪,唐高宗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东都洛阳后,他担任宰相,有一天等候宫门打开时,他看到黎明时的景色,当时他意气风发,于是写了一首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