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功夫之王 > 分节阅读 321

分节阅读 3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吗”

“知道了”

本来还认为要吃一顿藤条面,想不到仅仅是训话而已,周星驰四人顿时送了一口气,心里边的侥幸别提了,回答的声音自然响亮。

“若是让我知道你们私下里还对正东有任何的歧视,小心我抽烂他的屁股”王小虎恶狠狠的说道,他岂能不知道几个徒弟心中的想法。“好了,你们四个可以回去了。正东,你留下来,我有些话对你讲。”

四个小徒弟心中大呼侥幸的迅速离开,王小虎看着李连杰,好一阵子后才说道:“今天的事情别放在心上,你应该知道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认可的道理,以后用心观察,这几天除了训练之外,你还要适应这边的环境,争取早日和他们流畅的沟通。”

王小虎的话很轻,很柔和,让李连杰听起来很受用,使劲点点头嗯了一声,他说道:“师父,以后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呵呵。今天和星仔打了一架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了吧”

李连杰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我的拳头没多少力度,打在他身上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这很容易解释,因为你以前只是为了动作而练,武术和功夫最大的区别就是劲的控制”王小虎笑着解释说:“一个壮汉如果不经过对发劲的特殊训练,他只能被称之为力,而学会如何发劲才是我们练武之人的追求,劲又分明劲和暗劲两种”

王小虎开始启迪着李连杰,这些东西都是他这两年来学习形意拳后的心得,可以说多年的咏春训练和形意拳的基础,加上截拳道哲学的融会贯通,他对功夫的含义了解的更加清晰起来,这些都是为了教授新七小福们而准备的,即便是不为教授徒弟,他本身的武道修行也需要弄明白这些。

王小虎并没有指望李连杰能够一天掌握这些东西,现在李连杰已经在自己身边,他有大把的时间让李连杰对武学的观念进行转变,同时他也不希望李连杰转变的过于突然,因为他还需要借用李连杰目前的身体优势,将洪熙官之新少林五祖拍摄出来。

严格来讲,新少林五祖更应该称之为洪熙官,讲述的是广东武术名家洪熙官被官府赶尽杀绝,只好带著独子洪文定浪迹天涯,被马大善人富翁收留为护院师父。另一方面,老千母女也想要将马大善人的财富偷个精光,于是跟洪熙官父子展开了一段化敌为友的关系。

而少林五祖中五人胡德帝、蔡德忠、马超兴、李式开、方大洪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也曾联袂登场,分别出任天地会中内五堂香主之职,不过在片中基本上都是走过场的小配角,由此感觉影片新少林五祖的名字还不如另一个片名洪熙官来的贴切。

这是王小虎在决定进入大陆时早就想好的事情,借着唐山大地震带来的好处,他顺理成章的将李连杰带到香港,立刻着手安排洪熙官以后不叫新少林五祖了的拍摄计划。

这几天来除了陪儿子玩耍,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剧本,剧本进行了很多的改进,毕竟原版的导演王晶参与使得影片绝对不会那么正式和虔诚,特别是台湾著名艺人猪哥亮饰演的蜡人张出场,使后面的剧情变的四不像,充分展示了王晶的不靠谱现象。

这些东西虽然并不能影响影片的观赏性,却让前面流畅的剧情产生了一点点的瑕疵,而且这些瑕疵在以后的很多年中被观众们所诟病,王小虎就是其中一个。

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演员阵容方面,让12岁的李连杰主演洪熙官已经不可能了,洪熙官的角色由王小虎来饰演,那种冷酷到骨子里又带点冷幽默的洪熙官对王小虎来说也是挑战。

而洪文定自然是由李连杰来担当,这个角色很适合李连杰,起码王小虎是这样考虑的,让李连杰出演,并且让他在香港观众面前露个脸,被香港观众所接受,这多多少少能缓解一下王小虎对他的愧疚,毕竟这是人家小李当年的成名作嘛。

少林五祖人选就好说了,演员都是现成的,周星驰、刘德华、黄日华,再找两个小孩子加入,基本上算是凑起来五人组,毕竟他们五个在片中也是跑跑龙套。

作为该片最抢眼的马大善人,陈松勇这时候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不可能出现在片中,所以王小虎选择了另外一个更适合的人选吴孟达

王小虎感觉吴孟达再适合不过,阿郎的故事只能算是让吴孟达找找做配角的感觉,感受一下配角的定位,放眼当下的演员圈,还真就难找比吴孟达更适合马大善人这个角色的人选呢。想到吴孟达也要通过本片走俏,王小虎嘴角就翘了起来,嘿,黄金配角就要起飞喽

第一集 与龙共舞 477 红豆在哪里

477 红豆在哪里

邵逸夫这下可是爽透了,通过比市场低两成的价位将协和公司在台湾的院线全部收购过来,然后改头换面冠以邵氏的名字,全面力挺张彻自组的长弓电影公司。

当年王小虎在台湾开疆扩土收购院线,邵逸夫也依样葫芦学了去,正好张彻的合同到期,别人都到将相不和,谁料的邵逸夫会暗中资助张彻在台湾成立长弓电影公司,开始收割台湾的市场。

长弓电影在台湾经营的并不是很景气,这主要是因为协和公司的功夫片对整个东南亚地区辐射面太广,大家都习惯了协和的风格,对老一辈的大导演张彻电影渐渐失去了兴趣。

写小说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贸然改变风格,就会失去固定的读者群,相应的道理,做导演也如此,张彻的功夫片风格是阳刚、暴力美学,惜英雄重英雄,强调兄弟之间的情谊。

而王小虎的风格是凛然大气又不失观赏性,每一部他主演的影片其女主演绝对不是花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影片增色不少,在文戏、武戏的搭配上令同辈人望尘莫及,所以这也宣告着王小虎电影的不可复制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部是什么风格。

张彻在台湾这两年来算是“卧薪尝胆”,旗下五个徒弟全部被他塞进电影院去观看王小虎主演的电影,从义侠到叶问又到阿虎,期间还有精武门、勇士的旅程,五部电影愣是让张家班看了不下数十遍,同时渐渐找到了一些在武打设计方面的特点。

于是王小虎在电影院中看到这部少林五祖时很是惊讶

“不错动作设计大有突破呢,这部电影有区别于大导演张彻一贯的风格”即便是王小虎如此挑剔的人,此时也对张彻佩服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