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妹控 > 分节阅读 246

分节阅读 2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歆倒不觉得这祢衡会有多少实干能力,只是曹丕开口了,也就附和道:“公子若觉此人有才,待会宴会结束,可上前攀谈。”

曹丕是真的有打算把祢衡引回昌邑,不过是有些担心:“谈何容易,那甄尧显然也颇为看好这祢衡,如今地处毋极,丕如何与之争夺”

甄尧的心思,孔融看出来了,化歆自然不会看不出来,当下失笑给曹丕解释,后者听得连连颔首,暗道甄尧若对此人没什么心思,他就有把握将祢衡劝服。

场面越发激烈,都快要有人沉不住气,开始真的骂人了,甄尧眉头一皱,对一旁侍卫使个眼色。后者立刻带着一干兵卒,迅速把祢衡与其余文士拉开,并压下这场辩论。

“尔等皆是大汉才俊,所学也是儒家孔孟,何故因此而大闹”甄尧不说话也就罢了,一开口,那上位者的气场压下来,声音虽不算响亮,但一字一句,就像是一面钟鼓,敲在百余文士大儒心底。

“方才之事,尧且当诸位酒醉,若有再犯者,立即驱逐出文宴”留下一句狠话,甄尧便笑着继续开始新一轮的游戏。依旧与鹦鹉有关,不过不是让众文士咏赞它,而是让所有人都分辨看看,这些鹦鹉都来自何方。

这无疑考校一个人的眼力与博见,在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鹦鹉,能认的出来就不错了,哪里知道这些小家伙究竟是从哪州哪郡送来的。

不过就是如此,其中一些清楚的,能从鹦鹉的肤色、羽毛与大小分辨出它们来历的人,就更为众人所追捧。人的心理便是如此,当自己不如人时,总会想到对方应该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才让他比自己更厉害,却很少想过自己的不足。

很快,那些见识广博的大儒,就被冠上了长辈、前辈的称号,下意识就是说,你们懂这些,只不过是比我们大,比我们虚长几岁罢了。我们现在也懂了,不是比你们还小嘛。

这种畸形心理,甄尧听着是无奈摇头,好在他没想过要从这些文士中选拔人才,否则真得会失望到极点。

一番游戏过去,时间也过了晌午,虽然周围侍从会不时的递上食物糕点,但这些终究不是正餐,该饿的还是要饿。甄尧想着炒作也差不多了,就起身开口示意文宴暂停,带众人去山顶填饱肚子先。

在山顶上,甄尧安排了烧烤、蒸煮等熟食,并一一摆开。这种自助餐式的宴会,大部分文士还是头一回见,都有些新奇的看着周围食物。

直到甄尧、陈琳诸人拿着碗碟开始挑吃的,众人才一一效仿,并谈笑起来。

独自一人拿着烤肉坐在山峦边上,甄尧肚子也饿了。不过还没等他吃上两口,旁边忽然出现一道身影,并且挨着他坐下:“甄尧大哥,贞儿方才都听到了。大哥真是太厉害了,这种炒作之法,小妹却是想也不敢想的。”

甄尧擦了擦嘴角,好笑的开口:“你这妮子,在上面偷听做什么,要听就下去正大光明的听。”

“不要了,贞儿就是有些好奇,现在不想听了,不好玩。”糜贞可不爱儒学,让她看着甄尧炒作或许没问题,但要叫她认真听这些文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她还不如回家继续盘算钱财。

“这才刚刚开始,好戏在后面。”甄尧嘴角上扬,对自己的这番动作也很得意。在他看来,这应该算是把大汉所有自认为脑子不错的人,都给耍了。虽然里面有他的部下,还有他的岳父。

“甄尧大哥坏死了,嘻嘻”糜贞忽然想到这些家伙若是知道,鹦鹉要借他们的名气拿出去贩卖,肯定都是一脸绿色的样子,就不禁抿嘴轻笑。

“我坏还不是给你想赚钱的法子”甄尧不满的瞪了瞪小妞,随即继续撕咬手中吃食。

第三卷 风起东都 第三百七十九章甄尧身世之秘闻

第三百七十九章甄尧身世之秘闻

甄尧坐在山顶与糜贞聊着,不远处孔融、蔡邕这些老家伙们也都围在一起,见众人都已果腹,孔融似有所指的开口道:“兄长,可觉州牧面相熟悉”

“然。”孔昱欣然颔首,本来以他花甲之龄,是不应该再行颠簸的,但这一次接到了蔡邕和自己弟弟孔融的书信,想了想还是来了:“伯高年岁渐长,愈发有恩师之仪容。”

“恩师”周围也有几个老人并不明白的,就如檀敷,当下疑惑问道:“世元恩师不是杜师怎会与甄尧有系不过,甄家三子倒真有那么点杜师风范。”

孔昱没有回答,反而看向了蔡邕:“伯喈,你可想清楚了要将此事公开”

蔡邕闻言苦笑:“非邕所愿,只是,唉其中也有不得不重提的因由。”

孔昱听罢,也就点头,随即环视身旁周围老友,爆出一个惊天的讯息:“甄尧本非甄家三子,乃是恩师老来得子,只因当年祸端,才有此变故。”

如此说着,孔昱就道出了当年的一些秘辛。所为杜师,就是党锢领袖之一的杜密,与当朝太学生之楷模李膺其名为李杜。灵帝期,党锢祸乱,诸多士子惨遭杀害,其中上有太尉,下有白身小民。

第一次党锢祸乱,杜密逃脱一劫,并在其后被天子启用,可没过多久,第二次党锢祸事随之而来,李膺死了,不少朝中士臣也都再次遭殃。杜密虽未被捕入狱,但也悲愤难当,悬梁于家中,上吊而亡。

只是这时候夫人张氏尚有身孕,之前已有死志的杜密便让自己夫人前去冀州,找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已经嫁入毋极甄家的小张氏。

人老了,回忆起往事总会有点滴感伤,孔昱也不例外,眯着眼睛望着甄尧的背影,开口道:“那日,是昱将师母送出了司隶,并让人一路护送师母前往毋极。师母顺利到甄府,并且产下一子,以尧为名,本就是恩师当年与我等学生,戏说之言。”

“之后的事还是由邕来说吧,”见孔昱颇为缅怀,蔡邕便接口道:“杜师之妻到达毋极时,已经十月怀胎,没过多久就生下了甄尧。而因为杜师之死,其妻将小儿子交托于妹妹,也就是现在甄府内的张氏后,也就跟着撒手人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