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妹控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既然众人都想要玩闹一番,整日处理政务都要淡的发疯的甄尧,如何会拒绝呢甄尧不往青州派了人,就连兖州、司隶都派了人,而会不会有人来,就得看曹操、袁绍卖不卖面子了。

而回家后得知自己三哥的动作后,甄宓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有些雀雀欲试。毕竟她也清楚,冀州那些家族子弟,恐怕没什么人能比得过自己和邴凌的。虽然如此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也显得太过无趣。

一直以来仅仅是在少数人面前展现过自己才学的甄宓,何尝不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才学之名传出毋极,就像家中二嫂蔡琰一样,年幼时就在士林成名。

“诗文会友还牵扯到了甄家小女娃,这个甄尧,当真是荒唐”北海剧县太守府内,孔融看完手中的名帖后,没好气的对甄尧所派亲卫千夫长说道:“你且下去,待老夫准备准备,三日后一同北上。”

第三卷 风起东都 第三百九十二章诗会居然考对子

第三百九十二章诗会居然考对子

“毋极诗会,文若,你且看看。”昌邑城内,曹操边说着边将手中的名帖递给心腹荀彧。后者接过名帖,打开仔细看了看,脸上却是浮现几丝笑意。

掂了掂手中的名帖,荀彧开口道:“据冀州的探哨来报,自从甄家长女及笄之后,便有无数大汉青年才俊趋之若鹜。此贴虽未明说,但彧肯定此事与甄尧那妹妹的婚嫁有关。或许这场诗会根本就是为了能够选出一名,能配得上甄宓的俊杰。”

“主公,如今甄尧势大,短时内不可图。若主公府内公子能迎娶甄宓,必然对主公有极大帮处。”荀彧到底是搞内政的,此刻他的视线已经不在诗会上,而是在想,这场诗会究竟能给曹操带来多大的利益。

作为汉末有数的军事、内政全才,曹操的眼界自然不会比荀彧低。若是此刻与甄尧结亲,至少短时间不用担心兖州后方问题。思索片刻,曹操沉声说道:“我若让昂儿前去,可他如何能在这诗会展露头角”

荀彧既然出了主意,就不会让曹操难办,当即开口道:“主公,不若让仲宣陪大公子同去毋极,有仲宣在,诗会当无难事。”

“仲宣”曹操听罢脑中回想到那位身体羸弱,面相并不算上佳的男子。这人正是新入曹操帐下,任府掾的王粲。“若是他,应当无碍”

曹操有与甄尧结亲的念头,洛阳城内袁绍何尝不想趁着这个机会与甄尧缓和下双方的关系。如今三辅、凉州局势动荡,袁绍却是想要将在这时与甄尧为敌了。同样传达命令,让自己的二儿子袁熙带着麾下智谋之士辛毗赶往毋极。

甄尧的请帖发书,越来越多的大汉年轻一辈的文士赶往毋极,而他们来了以后,悉数被请至天然居中入住。为此,天然居不得不暂停营业,将近年来扩建之房院空出,安顿批士林学子。不过即便如此,天然居三楼之所却也没人上去过。

天然居,作为一座金字塔形的酒店建筑,越往上自然空间越小。而三楼,已经是汉末时期能建造的最高层了,并且有且只有一间环形的屋子。此刻三楼内,甄宓几女均在其中,调皮的乔婉瞧瞧打开木窗,唧咋说道:“邴凌姐姐,你们来看嘛,下面聚齐了好多人呢。”

一向有些傲气的邴凌却是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开口道:“人多又有何用连一副小小的对联都对不工整,我看冀州九郡是没有什么厉害的学士了。”她却是忘记了,这类似于桃符,名曰对联的东西,她初入学府时,也是一点都摸不清楚的。

对联,自然是甄尧弄出来的,而其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只有冀州学府内才有这样稀奇古怪的教学内容,这种东西对饱读儒文的大汉学子来说,显然是极其不适应的。而此刻三幅对联悬挂在天然居一楼厅堂中,却是无一人有把握对出来。

“姐姐也不能小看了他们,哥哥说过,这些来的早的,大多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一旁甄宓却开口说道:“想必再有几日,就会有人对出这些联子了。”

“这法子真好,一下子又让十数名学子乖乖的卷铺盖回家了。”一直盯着下方动静的乔婉最终轻说着,同时伸出右手葱指不停的点算,没过一会便嬉笑道:“我们三姐妹太厉害了,不用露面就能让他们认输离开。”

邴凌好笑摇头:“哪有你什么事,你这几天就光顾着玩了,对联都是我与甄宓妹妹写的。”如此说着,却换来小乔的一个鬼脸,丁香小舌露出些许,模样煞是可爱。

“吴兄,你可看出这对联是何意”而在一楼大厅中,虽然陆陆续续都有人放弃,但还剩下一小部分,这些人自然是有任务在身的,不到最后一刻哪会乖乖离开。

被称之为吾兄的是一位面色俊朗、衣着鲜丽的公子哥,不过此刻这位士族公子哥可不怎么高兴。饱读诗书,一向自负的他居然被眼前短短几字给难住了,若是换做三日前,他肯定是嗤之以鼻的。

“这对联要求工整,还需字字相对,就是读音上也有要求,难啊”吴兄摇头轻叹一声,自从知道诗会就是用来挑选甄宓夫婿的过程后,他可是将家中珍藏的竹卷日夜带在身边往毋极赶。可没想到,到了地方,却发现这诗会居然考校起什么对联来了。

听到吴兄也这么说,之前开口的男子也点头道:“就是,这东西我从没见过,怎么能放在诗会中来。”不过抱怨归抱怨,但众人来到此处,就只能按规矩办事,不对出对子,就连与甄宓见一面的可能都没有。

此刻一楼厅中还有九人没走,这九人所代表的可都是冀州有数的大族。战乱的年代,家族想要得以保存,要不就像甄尧、袁绍这样自己拥有着地盘,成为一方诸侯,并且为将来努力;要不就只能在各路诸侯帐下听用,依附与他们,换得家族的延续。

对着脑袋上方的对联发愣半晌,九人中又有人发话了:“还有三日就是最后期限了,我等趁兴而来,总不能连面都见不上就离开吧。各位来此的目的想来与小弟一样,若是我等再不互助,恐怕没人能过得了这第一关,真正的诗也就看不上了。”

不错,这对联仅仅是甄宓三女弄出的一次诗会之前的筛选,远没有开始正题,毕竟孔融等人到现在也没出现在毋极城内。听了这话,其余几人都纷纷点头,开始小声交谈起来,你说你的想法,我说我的意见,几番互证下来,每人对对联的了解又加深不少。

“士农工商角徵羽,”口中默念着最左边的一块横木上的上联,九人中文学修养最好的吴达心中似乎有了点想法:“按照意思就得把它拆开了,拆开了也不好对啊。士农工商,宫商角徵羽,找什么与之相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