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纨绔公子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长孙凛和他的部下赶紧连忙叩谢,口中也是连称什么一切都是皇帝的功劳,微臣只是尽绵薄之力之类的话语。

李世民却是当堂颁诏加授薛仁贵为昭武校尉,王大牛为昭武副尉,而马富兄弟也被成为了怀化司阶,各自的军衔都升了一两品不等。而每人再赐绢五百匹,连同之前已经被赏赐过的长孙凛也是见者有份。

而长孙凛却是上前跪辞说道:“陛下,微臣适回京之际,已得陛下赏赐,本来就心有不安。此次西征突厥,并非是臣一个人或者一小群将士地功劳,这一切都属于整个西征突厥的士兵们。长孙营前往突厥时的士兵有五千余人,而班师回朝的原班人马只剩下了三千余人,也就是说有两千多名士兵已是深深埋骨于异乡之土。所以陛下的赏赐,在别人看来也许只有无限的荣耀,微臣却是看到士兵们一个个的鲜活的生命和赤子之心。微臣恳求陛下将赏赐微臣之物用以重赏活着的士兵与体恤烈士的家属。如此一来,即可让士兵们能安心从军,也可让天下闻名陛下地盛誉。”

“微臣也恳求陛下转赐”

薛仁贵闻言也是跟着附和道,而王大牛等人见状也都纷纷同意。

长孙凛不禁干瞪眼,要知道他自己出身于富贵家庭,几百匹绢对于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然后薛仁贵他们可是实打实从草根一直打拼出来地,怎能也这么高风亮节呢

李世民却是哈哈大笑,然后转过头来对身边的李公公说道:“传朕旨意,凡此次西征之军士皆可领一份赏,尤其是要厚赏烈士之家属。”然后对着长孙凛这几人说道:“这下诸位爱卿可就放心领赏了吧朕所赠之物绝不会收回,你们还是接受嘉赏”

这回可没有人再反对了,大家都行叩谢之礼,万岁之语响彻太极殿内。

觐见礼毕后,李世民接下来就是命令朝臣各舒己见,如何处置突厥和高昌这片广阔地领土和子民们。殿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许多官员都纷纷启奏,中书侍郎颜师古手捧象板,端肃仪容出班奏道:“陛下,自古以来突厥和高昌因为距我大唐万里,就难以臣服,陛下既然使他们降服称臣,就把他们安置在河套以北,让酋长们分别统领各自的部落,则永无后患。”

而太子右庶子,门下省侍郎孔颖达则见解不同:“陛下,北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祸患,即便是当日称臣伏拜却是时常出尔反尔。幸而今天败亡,臣认为应该拆散他们的部落,分别遣送到各州县,教他们耕种织布,由放牧转化从事农业,使得塞北永远空旷无人。”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张,李世民端坐在御塌上,侧耳倾听,不插言,不表态。他想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加以比较、判断,做出正确而实在可行的决策。礼部侍郎李百药的意见与颜师古接近,但请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以便统一监督管理。

而夏州都督窦静从班部丛中走了出来,举着牙笏,声音响亮地启奏道:“戎狄留恋故土,习性不容易改变,将他们迁移故土,只会造成伤害,不会有半点裨益。一旦发生变故,势必对我国构成威胁。臣以为不如借着他们残破败亡之际,分割他们的徒弟,拆散他们的部落,使其势力分化削弱,易于钳制,永为藩臣,长保边塞安宁。”

“最好是仿效汉光武帝安顿匈奴于塞下,保存其部落,顺应其风俗,用来开垦人烟稀少的土地,作为我大唐的屏障,才算善策。”中书令温彦博则提出了借鉴汉朝的做法。

李世民微眯着细长的眼睛,时不时地掠一掠那翘成八字形的唇髭,聚精会神地听着,边听边思索,内心开始思考着光武帝的安边之策,又在思考着长孙凛曾经提过的那套方案,他便抬眼远眺了站在后面发呆的长孙凛,然后开口问道:“长孙爱卿,你是离突厥人最近,最有发言权的,对此可有何想法”

大唐万象 194青楼开张

194青楼开张

长孙凛倒也在听这些大臣们的发言,但是听到有些大臣过于儒家的思想让他心里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要知道在后世哪里还分什么大唐和突厥,在现代你若是自称是突厥人那就整个一个恐怖分子被公安抓起来。既然士兵们那么辛苦打下来,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控制军权,和平演变。

听到皇帝召唤后,他赶紧应声出班,说道:“陛下,臣认为还是留他们在自己本地生活比较好。而且是将唐人和胡人都一视同仁,该收赋税的还是要收,而朝廷该做的军事和治安也得涉及到西域,总之就是将突厥融入大唐当中”

魏征闻言便亮着他那秃额头下显得凹陷的眼睛,音调铿锵地奏道:“戎狄衰弱时会屈服,强大后便叛乱,这是其常性。现在投降的人口达数十万人,数年后子孙繁衍,成倍增加,必然为心腹之疾。”

长孙凛则反驳道:“君主与万民的关系,就好像天覆地载,毫无遗漏。孔子说有教无类。对于教育对象不应该区分亲疏贵贱。把胡人从愚昧中拉出来,传授他们生产技能,教导礼仪,数年后,都将成为大唐子民。他们畏威怀德,哪里会有后患”他说完后便把自己所谓关于辽阔西域的想法给一一详尽叙述一遍,

“只要掌握了军队和制造武器的资源,只要胡人的子民能够安居乐业,微臣认为不需要多少年。夷人必然只知有大唐不知有突厥”

长孙凛的一番言论得到了李世民地赞赏,众人也都不再言语了。李世民便采用了长孙凛这个架空武装,一国两治的做法,跟以往朝代大不一样。这种做法比起一味的残酷镇压,掳掠男女做奴婢,甚至无情追杀等传统的民族压迫方式,显然开明许多。不但解除了北方戎狄的威胁,而且加快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李世民下诏将高昌所在地改置西州。改可汗浮图城为庭州,一切按照长孙凛的计划去进行。又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留屯兵马镇守。地域东到大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越南归仁县,北抵瀚海沙漠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