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纨绔公子 > 分节阅读 5

分节阅读 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孙二听闻要找酒家吃饭,便手脚麻利地准备好车马,还不时招呼老大快些,长孙凛也在两人伺候下坐车离开了。

若是原来的长孙凛本人,也许会发现那后山竟然还有一位熟人。一位让他着迷疯狂,不惜冒犯天颜去做惹人不耻之事的美丽少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方善婷自那日窦氏到家里定亲之后,心情一直是恍惚不定。如若不是为了爷爷和母亲,在受辱当日她早就自行了断,这些日来,泪水不断,那贼子狰狞的影子多次让她自噩梦中惊醒。定亲之后,接受传统教育的她也就有了嫁鸡随鸡的思想,毕竟身子已被此人所侮。且窦氏还告诉了一些贼子童年之事,让她对此人的排斥憎恨有所缓和。然长孙凛的所作所为,并非几句话,就能让女孩打开心结。毕竟因为他的不耻之行,给这个年代的少女带来的几乎相当于灭顶之灾。

心情复杂的少女在焦躁不安之下,决定自事发之后第一次走出家门,到灵感寺求菩萨保佑。谁知心神不定地走入后山之后,她一眼便看到那恶梦中无数次梦到的贼人,让她全身禁不住颤抖。也许是想到以后始终要与此人终身相守,本欲转身离去的她竟然呆呆地站着,即使身边的小丫鬟轻扯了她的衣角。

对方似乎心情不太好,没有发现少女的存在。不知是因为心态的转变,女孩才发现这即将成为自己丈夫的贼子竟然有一身好皮囊。青山连绵,绿树青青,桃花烂漫下,一位翩翩佳公子,颀长的身影,一袭淡蓝色的儒杉,带着些许忧郁,很难让人与数月前的混世魔王联系起来。关键是长孙凛最后还念出此等佳句,题都城南庄按理应出自百年之后。

此等情景,此等男子,此等佳句,若非两人先前的过节,完全可以成为传说中的一见钟情。

“桃花依旧笑春风”,爱好诗书的方善婷本身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而此时的她却是六神无主,长孙凛前后的变化太大,让她无法适应过来。难道,他真的如窦夫人所说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风暖暖融融,漂浮在云雾戏弄着晴空,碧绿的池塘满是盎然。此刻黄昏时际,远远地又看见城里燃起灯烛传送薪火,飞散的轻烟在武侯权贵的宅院出没。青青的春草遮盖了回城的小路,市桥的远处,柳荫下一户人家,孤零零地守在城郊的角落。

长孙凛平静地坐在车上,呆呆地望着静悄悄的郊野连着城郭,漫长的道路在后方不断延伸。偶尔路过的奔驰的车马荡起尘埃弥漫昏浊。他暗暗的叹了口气,似乎在感叹人生。夕阳斜晖映山而落,残余的晚霞在渐渐收敛,还依恋地挂在高耸的城角栏杆之上。

“孙大,那边那些人在干什么“长孙凛指着远方一群忙碌的人们疑惑地问道。只见前方一座建筑物正中矗立一巨大影壁,青砖灰瓦,气势恢弘,前面数十人正忙碌地摆弄着东西,穿着似乎与他平日所见的普通人不太相同,有十来人身着道士服装,周围还点着些奇怪的灯火,伴随着道士口中念叨的靡靡之音,让人不寒而栗。

“哦,少爷,那边是为明日皇家的祭祀在做准备。那照壁后便是长安的孔庙,明日是寒食节,皇上会到国子学亲临释奠。”孙大比孙二更接近正常人,在京城呆久了,也对本地的一些风俗仪式有所了解。

这尊祭孔圣人的仪式起始于汉代。到了贞观时期,太宗采纳了房玄龄的建议,罢周公祠,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祭。

“寒食节”长孙凛才想起前日母亲也曾在他耳边嘀咕过这一节日,在后世,许多传统节日都已经销声匿迹。身为现代人的他,虽然也曾看过相关的介绍,但却对此不是很重视。然而在古代而言,寒食节的意义远大于清明。若比做母子,寒食为母,清明为子。清明尤在,而寒食早已不存。也可以说,寒食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的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没有寒食,几无可能。

“难怪你们哥俩那么急着要回去吃东西,原来明天大家都只能吃冷食啦”长孙凛逗趣的说道。孙大挠了挠光溜溜的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孙二则无所谓,在一旁也跟着憨憨的笑着。

长孙凛倒是对此类古代的祭祀有所好奇,想过去看看。然孙二却一脸着急的说道:“少爷,夫人早上已经说过了,我们要早些回到家中,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虽然孙大孙二两兄弟的武功不弱,但是窦氏担心再会冒出个慕容无双之类的刺客,所以每次长孙凛外出,她都规定好回家的时间。

“行了,咱们在前边的酒家停下来先吃点东西吧。”长孙凛乜斜的看了一眼孙二郎,这家伙还知道用老妈的话来掩饰,不过他这孙大之饿心路人皆知啊。

到了酒家长孙凛点了满满一桌子的菜,菜还没上到,那两兄弟就已经开始咽口水了,甚至还能听到肚子打鼓的声音。长孙凛则借口上茅厕,便只身溜除了酒家。

他的武功已经到了一种境界,所以几个奔走,很快便走到了之前的孔庙。这一带本来是学术教习之地,唐太宗在建立祠庙时就把附近的人家都迁移至别的地方,所以这片地区平常除了学子和路人之外,倒是没有什么人。平常相当静谧,远远就能听到那道士的鬼迷之音。

长孙凛在前世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美利坚的新新人类,他虽对于这些玄幻宗教有所兴趣,但却不甚迷信。然而自己经历了这般离奇的遭遇之后,他更是对此类东西更感兴趣。他所学的武功的秘籍上,所用之语言与道德经的玄妙晦涩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自己也是在修炼之中来到这个时代的。道教在唐朝有着较深的影响,史书记载在唐代就有五位皇帝是因为吃丹药而丧命的。

当然大学本科曾修过化学的长孙凛之所以要溜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讨丹药,他一方面是对出于对古文化的好奇,初来乍到的他对任何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这次祭祀是皇家参与主持的,因此估计那群念叨靡靡知音的道士中估计会高人存在,即使没有,也应该对这个时代的道教文化有所了解。他希望能从古人的观点中能够开辟一些新的思维,关于自己修炼的这本秘籍的新的思考。

初到大唐 8冲突

从长安南城墙的勿幕门到文昌门这一段顺城巷路途,虽深处红尘,却有世外桃源般的静谧。长孙凛好奇地四处张望,不知不觉来到孔庙正门。眼前的大槐掩映下的一堵高高的磨砖对缝灰砖墙。墙中央赫然两个大字“孔庙”。

除却一眼就能看出的身着法衣正闭幕念经的道士之外,其余的主要还有身着黄衣类似官服,身缠腰带的,长孙凛根据他们的动作,行走的姿态还有说话的强调,猜出这些人应该是皇宫的宦官。眼前这些人都在按照传统规矩摆设着明天祭祀所需的的祭品。主要有猪牛羊三牲,白色的绸缎,还有各种盛物所需的器皿。

四周的人都在忙碌,虽然有几个正用奇怪的眼神看了看长孙凛这位冒失的陌生人,但也没说什么话,只是继续自己手中的活。长孙凛也不管,他本来就是不怕生的主,便这边摸摸那边看看,啧啧,这些放到现代,可是一等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