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巧杨松在场,见有机可乘,便点头哈腰的跑过来拱火:“主公要小心张辽,他能背叛曹操就能背叛您。都说他是天下名将,可是自从统兵一来,不是战败,就是胆小畏缩,不敢出战,我看八成是收了袁熙的贿赂,想要投敌了。”

张鲁最信任杨松了,连连点头:“这可怎么办,张辽要是反了,南郑就保不住了。”杨松道:“我有一计,让张辽不能造反。”张鲁急道:“别拐弯抹角了,快说。”杨松眼珠一转,说出一条妙计:“张辽虽然不忠心,但他手下的兵马却是汉中兵,和他并非是一条心。主公可以让人传令给张辽,责骂他有反心。张辽知道主公怀疑他必然不敢轻举妄动,军中的校尉士兵们知道了,也一定会替主公监视其一举一动。”

张鲁也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本来白痴,居然赞成:“妙计,妙计,快,派人去传令”

使者在军营中宣读了张鲁的旨意,把张辽弄得满面羞惭,气的七窍生烟,胸口仿佛要炸裂开来。这仗没法打了,张鲁的旨意一下,全营的士兵军官都用看待反贼的眼神藐视张辽。这些汉中的本地军官本来就不服气张辽带兵,这下子更没人听他的了。有几个校尉,组织了自己的亲兵,私自出营去和袁军作战,都不通知他一声,把他当成透明的。结果被袁将文丑的黑龙骑杀的大败而回。张辽把几个人叫来,想批评几句,你猜人家说什么:“这事不怪我们,主要是没有援兵,其实我们都要打赢了,可是后续部队没有跟上来,如果跟上来,袁兵必然溃败。哼,我看是有人故意贻误军机。”

张辽气极了,要杀他。人家立即上来七八个武将,拔出刀剑,气势汹汹绑成把向他怒目而视:“姓张的,你敢动手,就是谋反,我等有权诛杀。”

你说,张辽这主帅还怎么干。他急忙举起手投降:“行啦,哥几个,我错了,是我的不对,你们高抬贵手,放过本帅吧。”

“这还差不多”几名武将气愤的把刀剑回鞘。

张辽心说,操,老子不干了行吧。这叫什么部队。在呆下去,不被袁兵杀死,肯定也因为受虐待被气死了。

告辞了一天夜里,趁着四下无人,张辽偷偷的摸出军营,向西川投奔刘璋去了。

早上,士兵发现没了主帅,军营乱成一锅粥,据推测,肯定是投敌去了。几个武将立即写了奏表给张鲁,把张鲁称赞了一番,说主公料事如神,张辽果真投敌去了。

张鲁又把杨松称赞了一番,激动地握着张鲁的手:“幸亏你发现得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杨松热泪盈眶,表示:“松对主公忠心不二。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分内的。”的确,像这样的分内事,杨松这些年也做了不少了。

我这里得到张辽失踪的消息,立即派出张郃、文丑、张绣、张燕四面攻打挡住去路的大寨。又派高览、杨秋、尹礼殿后接应。

汉中军营正乱作一团,商量着,谁代理元帅呢。张鲁的军令还没到,几个校尉偏将,谁也不服谁,各自展示自己的武功,晾出身上的伤疤,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说出一套套纸上谈兵的战略。都说能够带领大军击溃袁军,收复失地。仿佛是民主竞选的电视演说。营寨内的士兵就是选民。大家扛着刀,拄着枪,饶有兴趣,指指点点的观看。有的支持这个,有的支持那个。就像个闯进狐狸的鸡笼乱成一团。

一阵号角声响,潜伏过来的袁军从四面发动排山倒海的攻势。汉中军更乱了,仿佛一碗凉水泼入滚油中,顿时沸腾,炸开了锅。“袁兵来了,快跑。”那位方才还嚷着击败袁兵收复失地,不在话下的偏将,首先吓破胆,跑开了。

埋伏在暗处的寨珊,也出现了同样的情景,大家也是松松散散的,无心作战。探子来报说大营被偷袭,要不要出兵几个校尉一听,都不吭声了。半天,才决定去看看。兵马一出岔路,赶上他们点子背,正好碰上高览。高览一看,原来还有伏兵,真是天意。挥军过去一顿砍杀。汉中兵贪生怕死,没打几下,跪在地上一大片:“投降,我们投降”

围攻大营的袁兵也是异常顺利,简直就像是在自家的地里收割甘蔗,汉中兵一片片的倒下去。有的死了,有的跪在地上哭爹喊娘的投降了。

不到一个上午,两座大营,全部被袁兵占领。文丑命令拆毁挡路的营寨,继续向前。挡在南郑门外的最后一座屏障消失了。大军向前推进,文丑等人遵循围而必缺的兵法,三面围城,留下南门给逃兵走。

杨松把这个可怕地爆炸性消息通报给张鲁,自然又把袁兵的声势夸大五六番,听的张鲁头大如斗,傻呼呼的问:“怎怎么办”杨松道:“不如投降。”阎圃道:“现在投降,肯定不会受到重用,在等等。”张鲁犹豫不决。杨松又劝张鲁弃城逃跑,这次张鲁倒是同意了。有武将建议张鲁把粮草辎重全部烧毁,让袁兵什么也得不到,张鲁也不同意。

是夜,张鲁引家小武将,从南门逃走。主动放弃了南郑,逃往巴中去了。

早在我意料之中,三国演义上写的清清楚楚。众将来报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惊讶,只是淡淡的命令入城。众将都在背后赞赏,主公真是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其实老子早就知道结果了。

三国演义上还写了,张鲁封闭府库,逃到巴中,后来投降,被曹操封为高官。这是必须的。因为南郑虽然被攻破,汉中还有一半的土地在张鲁的控制之下。巴山三郡,巴东、巴中、巴西是南郑以南的三巴大三角地带。此三郡即是通往荆州的水路要冲,又是蜀中成都外围的一片广阔的缓冲战场。失去三巴,就等于失去了益州的大门。

郭嘉说:“若取三巴,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招降张鲁是耽误之极。”张绣胡车儿等将叫嚣着要去攻打。郭嘉笑道:“不必攻打,张鲁既然封闭府库,就说明不打算顽抗。丞相只要派个能言善辩的谋士去劝降,胜过千军万马。”

派谁去我左思右想,决定派徐庶和陈琳去走一趟。

徐庶、陈琳见了张鲁非常客气。客气的让张鲁感到,两人是来投降的,而不是来招降的。徐庶一再的给张鲁剖析天下形势。陈琳在一边讲说忠君爱国,维护正统的道理。徐庶又说袁丞相如何如何的明白事理,纳谏如流,实在是明主。听的张鲁心里直打鼓,这是袁熙吗我怎么听着像孔圣人。

杨松又在一边附和,劝张鲁赶快投降,不要辜负了丞相的一片厚爱。阎圃也知道大势已去,他不反对投降,而是替张鲁把我投降的时机:“可以了,可以投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