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 分节阅读 80

分节阅读 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万人。他这些天学了一点外语,能够简单的指挥这些乌桓人。这支队伍,每人携带了胡刀和弓箭一枚铁锹,绝对的轻骑兵,急行军。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张燕守军,掘开河道。一万人的力量有多大,你很快就能知道。

青牛角发现黑压压的人头杀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这些家伙,就像是一群蝗虫,飞过来对他的士兵一阵啃食。他连一个报信的士兵都来不及派出去,就全军覆没了。当然他自己也翘了。

张绣一看进展顺利,自己首先跳下马,带着乌桓兵挖河道。嘴里骨碌着外语;“快点,快点,把这里挖通,快。”

也是该着了张燕倒霉,正在张绣拼命掘土的时候,天空竟然降下一场暴雨。这一下可了不得了。太史河的河水,在黑暗中水位越长越高,已经快要超过河堤了。张绣只得命令一部分士兵把堤坝加高。可这样一来,水的压力越来越大,冲击的力道也就跟着暴雨的点数在增强。

喀拉空中金蛇狂舞,劈下一个响雷,张绣命令,把阻挡河水的最后一道堤坝挖开。

堤坝被贯通,河水顿时改道,本来平静的水流,在围堵之下,激起一丈的浪头,咆哮狂涌着从人工开凿的小运河里扑向张燕营寨。这个方向,正好对准张燕的战壕。河水在经过了半个时辰的奔波后,汇入深深的战壕,然后顺着战壕洗刷了张燕的营盘。

文丑在半个时辰前撤走。张燕刚松了口气,就遭了水灾。我军撤向五里外的高坡,而张燕的营寨,此刻已经是水深至膝盖了。他气得没法,只得命令士兵放弃营寨,向高阳方向撤军。想要撤回范阳去。范阳太守牵招,已经集结了三万人马以逸待劳在等他了。大雨,害了张燕,但救了他一命。由于大雨滂沱,我没有下令追击他的军队,任他带领三万残兵和三四万的百姓,向范阳方向逃窜。

众将领,一致主张追击,和牵招前后夹击,趁他疲惫的时候,一举全歼。我也知道这条计策很好,可是我担心冀州和官渡,没有心思和他闲扯。只得放弃这个千载良机了。

大雨午后才停,空气异常清新。昌谿和管承开始带人清理张燕拦路建起的寨珊,顺便的把壕沟填平,方便一会大军通过。我心急如焚的派了崔琰先赶到官渡去打探消息。心里一个劲的默念着千万不要出事。清理工作完成后,大家顾不得休息,立即全军通过这道阻碍了我军二十几天的要塞。

我骑不了马,便和蔡琰坐一辆马车前行。郝昭让人在车上蒙上帆布,遮挡强烈的太阳光,以免美人晒黑。

两天以后大军至固安,距离城池尚有十里。就见迎面一彪军杀来。为首的两人一个是袁尚的直系校尉,张顗。另一个赫然是崔琰。

崔琰惶恐不安大惊失色的下马跑过来。喘息道:“公子,大事不好了,主公主公在官渡被曹操烧了粮草劫了营寨,大败而回,部众星散,折损十之八九。张郃高览叛逃,沮授先生,下落不明主公此刻已回冀州了。”

我大惊失色,差点昏厥,厉声道;“怎么这么快”崔琰跺脚道;“二公子果然有先见之明,那许攸竟真的是曹操奸细,就在主公和曹操对持的难分难解之时,许攸趁机逃跑,把我军屯粮之地,说给曹操。于是曹操亲自率军去乌巢,一把火烧了粮草。主公派张郃高览去攻打曹操营寨,大败。审配逢纪,不发救兵,两人为了活命不得已投降曹操了。”

“俊义高览”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有气无力道;“居然负我”难道这真是天意不成。我叹了口气道;“曹军现在有何动静”崔琰道:“曹操大获全胜,收敛降卒十五六万,军威大声,重夺白马延津,但被荆州刘表牵制,暂时没有渡河的意图。”此时文丑和郭嘉贾诩都已经围拢过来,各个面如死灰。文丑厉声道;“此刻谁在黎阳北岸驻守”

崔琰没说话。他身边的张顗道;“是平南中郎将蒋义渠。”文丑面色更冷,默然无语。贾诩心中却在想,终究还是曹操赢了,此地不可久留,我要尽快开溜。

张顗说完了,又补充道;“公子身体不适,不必忧心烦扰,冀州城中有刘备刘皇叔和关羽张飞二将驻守,想来可报无虞。”我不敢置信问道;“你说谁在冀州城中。”张顗邀功一般道;“是,刘备,大汉皇叔,当世英雄”

不对呀,刘备不是应该跑到刘表那里去了吗怎么还在冀州,到底出了什么岔子。怎么历史发生了变化。我试探问道;“刘备和刘表同为大汉宗亲,父亲为何不派刘备去联络刘景升,前后夹击,共抗曹操。”张顗愕然道;“公子数月来统兵塞外,对当前形势知之甚少。主公在一月之前,已经和江东孙权结盟。孙权攻伐江夏黄祖,主公就命淮南荀彧将军和赵云将军,攻取南郡,以为声援。刘表不得已,就投降了曹操,想借汝南曹仁的兵力牵制赵子龙。两家已经打的如此热火朝天了,还怎么派人议和,共破曹操。”

我顿时就明白了,历史之所以出现偏差,原因就在于淮南。袁家占有了淮南之地,使整个江南江东的形式发生了惊天变化。黄河以南再不是孙权和刘表两家争雄,而是形成了袁、曹、孙、刘,四分势力。这种历史的均衡一旦被打破,必定会演变出一连串我以前不知道的事件。刘备,没有离开冀州,就是这些变数其中之一。

“南方此刻战事如何”我脑中一片混乱,不知该如何是好。张顗恭敬道;“公子,南方乱的很,依我看,孙权怕守不住他老子和大哥辛辛苦苦打回来的江山。”

文丑这些日子也成了瞎子聋子,对中原的战局缺乏了解,抢着问道;“发生什么事”张顗沉声道;“将军,江东全反了,几乎没人肯听孙权的调遣。首先他的叔叔庐陵太守孙辅,写书信给曹操,想要归降。再者,鄱阳、乐安、海昏、南平、汉兴将近十二个县爆发大规模民变,聚众将近七八万人造反。这还不算,豫章山越族叛乱,一日之内攻夺县城七八座。孙权损兵折将,险些被人长驱直入,进入吴郡。还好被他手下的别部司马黄盖、吕蒙平定。

不过,此时鄱阳等地的变民仍在闹事。孙权的征虏中郎将吕范。荡寇中郎将程普,建昌都尉太史慈平东校尉贺齐,虽然分别帅精兵讨伐,但是收获甚微,看来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胜利。何况他还要应付西面的强敌杀父仇人黄祖,末将觉的江东之地,不久将属他人,公子不如劝主公和孙权罢盟,联合刘表一起瓜分江东之地,才是上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