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拯救大唐MM > 分节阅读 678

分节阅读 6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文臣几乎统统反对此际出兵,他们宁愿通知华夏军,自己一方废弃盟约,正式宣战,相约某时某日,两军对垒,那么还不会落到胜亦大败之局。武将们却相反,他们觉得这实在是一个最好的良机。洛阳一方,大军远征在外,徐子陵千里逃命于北,性命难保之际,南攻洛阳,实在是天赐良机。

纵有骂名,只要一统天下,谁敢用悠悠之口来议论帝君

一统天下之后,慢慢再施仁政,收买人心也不迟。但是这种天赐良机一旦坐失,那么时不再来,机不再现以尉迟敬德为首的武将们,马上领命,挥兵南下,马不停蹄,赶赴潼关。如果此次无阻敌,那么将大军将长驱直入,整个洛阳也将成为囊中之物。

“皇上,臣妾做了些小菜,想与皇上共饮一杯。”头戴凤冠的长孙皇后带着贴身女婢带来,在李世民的龙案之前摆放下几碟精致菜式,又亲伸玉手,持壶给李世民轻倒了一杯酒。李世民看着这个温柔似水体贴入微心心相印的女人,不禁微笑一下,就算天下人不明白自己,还有她。

“皇后今天好兴致,那么朕就抛开国事,与无垢你饮个痛快”李世民给哈大笑,先是起来,探过身子在长孙皇后的光洁额头上轻吻一口,又牵起她的玉手,让她在自己的面前坐下。

“已经是一国之君,却还像个小孩子似的,莫让人看见了。”长孙皇后玉脸飞红,轻嗔一眼,素手却起象牙筷给李世民挟了一箸,又端起精致瓷杯,礼敬李世民。李世民连饮三杯,也举筷给长孙皇后挟了一箸,长孙皇后欲以小碗来接,他却要送入长孙皇后的擅口之中,让长孙皇后微羞而嗔,不过却乖乖依他。李世民给给大笑道:“如果洛阳徐子陵给他的皇后或者皇妃挟菜,相信别说躲在御书房,就是在街上,也没有人敢笑他除子陵可以,李世民有何不能”

“皇上行事素来稳重,与风流潇洒的徐公子不同,落入旁人之眼,自然看法不一。”长孙皇后柔声回道。

“无垢,你们只剩下几天,你让朕,不,你让我好好陪你如果说这辈子有一个人是我李世民不舍得的,那就是你,无垢;如果这辈子有一个人是我觉得歉疚的,那就是你,我的皇后,不,我的妻子。”李世民探起身,把泪流满脸的长孙皇后抱起来,让她坐到自己怀中。

“为何不准臣妾随你而去”长孙皇后痛苦地闭上眼泪,颤声道:“皇上好狠心,抛下无垢一个人走。”

“下辈子,我一定做一个平凡人,做一个儒士书生,或者匠人,或者富商,或者目不识丁的农民,总之绝对不做王侯和皇帝了。那时,我还娶你,我们两夫妻天天在一起,我耕女织,养儿育女”李世民深情地凝视着长孙皇后道:“在生命最后几天,我才明白,为什么徐子陵会对他的妻子那么好。因为,在世间上,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皇位,不是大权,不是霸业,而是一个爱自己的人,一个随时温暖自己心胸的妻子”

“有皇上这句话,无垢死亦无憾呜呜”长孙皇后重重地点头,泪如泉涌道:“臣妾下辈子,还等你来娶,还嫁给你”

“不要哭,让我在最后几天,天天看见你的笑颜,我要把它记得牢牢的,那么下辈子才能认出来原来是你啊”李世民一边大笑,一边温柔地给长孙皇后拭去泪水。长孙皇后极力想做出笑脸,可是眼泪却禁不住哗哗地流,李世民一遍又一遍地替她擦拭着,又轻轻地在她的樱唇上轻吻。

“臣妾不哭,皇上请请您一定,要要认得臣妾呜呜”长孙皇后泪眼婆娑地看着李世民,似乎也深深地把他的样子烙印在心魂,中。

“无垢,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些,你都记住了吗”李世民问道,待长孙皇后点头,大喜,把筷子塞到她的小手中,自己却伸出手,拿起一个点心,欢呼道:“今天我们先把这些美味扫光,再去御花园游玩,要不,我们今晚洗一个徐公子常常和妻子洗的鸳鸯浴别叫皇上,无垢,把这些都扔掉吧在只有你们两人,我们就是夫妻,不是什么皇上皇后”

第九百二十九章 水军逞威

洛阳。

天色蒙蒙亮,可是人们早就起来了。

近万名志愿者,带着挖掘土地的农具,在华夏军小股士兵的带领下,前进城外可能路过的道路上,挖掘战壕,以抵挡南下大军的迅速推移。更多的志愿者,正分开一小群一小群的,络绎不绝地帮助离开的富户们收拾东西,装船送车。

一些坐看动静的人,看见了华夏军真要弃放洛阳撤离的决心。

大儒王通的诸位弟子们,被视为新科状元热门人选的程雨睛和杨晚照,带着新科儒生们,组织一些具有战功伤残老弱的军人家属离开。持别是一些英雄的母亲,更是有华夏军派出士兵直接护送,登车南下。

数千悠悠学子,也在队列之中。

大批的志愿妇人,人手拉着两名小孩子,在洛阳街头成行成列的通过,与英雄母亲们一起,最早地撤离洛阳。到处人声鼎沸,到处都车水马龙。忙乱之中,还可以看见礼仪骑兵、步兵和治安军,城门军同时在上街巡视治安,所有的商铺都有士兵督检,引发骚乱者重罪,乘机打劫放火者统统斩杀。

看见任何一个士兵,他都会安慰询问者,一直坚守到所有人撤离为止,除非不愿意离开。

不愿意离开的人有许多,他们购入大量的米粮,早早地关门闭户。少量的富商还有护院守卫,江湖人士和帮派几乎让他们聘雇一空,那怕是仅会几手庄稼把式的九流人物。

洛阳中心的大广场,集聚着近十万撤离的人群。

他们大包小包,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形成一小簇一小簇的组成。任何人手或者家庭,都有一份战争损失赔偿单据,这是华夏军给他们日后赔偿的估量金额,只要华夏军大胜,重新打回洛阳,那么这份他们就能获得赔偿。正因为这样,很多富户极愿意离开,徐公子永远不会让他们吃亏,跟着徐公子永远不会错。

战争,没有人能够保持家产,也没有人会把这些损失赔偿,那怕是百分之一。但是在华夏,徐公子会这样做。

近乎九成的人,把赔偿的金额尽量减少,把赔偿的期限尽量延长,以免减轻徐公子的负担,只为自己留下一纸的希望,那么就足够了。

农民和工匠们,在协助富户撤离,照样能够得到工钱,而且是先给工钱再干活。

他们只要有饭吃,那么就是随徐公子到天脚底,都毫无怨言。

世间不会有任何地方,会比华夏境内更加尊重他们;天下不会有任何君主,会比徐公子更加关心他们。

所以,当国难临头,他们很自豪地挺身而出。作为华夏的百姓,作为华夏的子民,他们虽然无法为战事出战,但是在后勤工作方面,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众志成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