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拯救大唐MM > 分节阅读 619

分节阅读 6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我还活着,那么世间就不会有任何人可以欺负你”那个威武如霸皇般的寇仲双手扶上徐子陵的双肩,热泪盈眶,激动无比地道:“就像当日我在言老大地拳脚交加之下用身躯保护你一样,子陵,我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的绝不会”

“你还记得言老大,你还记得他欺负我们的事”徐子陵连声音也颤了。

“子陵,他的身份还不明,你不要太激动”阴显鹤一看不对劲,马上出声提醒道:“他不一定就是真的寇仲,这需要弄清楚。子陵,你冷静点”

“可是他知道言老大。”徐子陵摇摇头,喃喃地道:“他是寇仲,他是寇仲”

“我不但记得言老大,还记得竹花帮的桂锡良,还有石龙大师的徒弟桂幸容,是他们俩,常常给些杂活我们干,让我们艰难渡日。桂幸容那小子,还曾冒着被着责罚的危险,偷偷传过两招推山手给我们,可是惜我们都没有学会”威武如霸皇般的寇仲轻轻的搂住徐子陵的肩头,动情地道:“还记得吗我们常常一起到天仙楼偷看玉玲姑娘,只因为幼时年少的好奇有一次,还让人拿住,狠揍了一顿”

“这些事,在徐小子还没有成名时,自然不会有人知道。”跋锋寒冷笑道:“但是现在,于洛阳之中,随便点一个人,就能把徐小子以前的闻名之事说出三天三夜,还不用重复。”

“小仲,你是怎么活过来的”徐子陵声音变得激动无比,浑身轻颤问。

第八百四十六章 真假寇仲

“寇仲当年身体已死,但得天僧圣祖慈悲,感念寇仲一番苦心,于是天僧圣祖以六道轮回神功逆命将寇仲重活于世。”威武如霸皇般的寇仲真诚地看着徐子陵,缓缓地道:“今日寇仲,仍是当年为你阻挡言老大拳脚的寇仲,子陵,我们仍是兄弟,我仍然是你大哥”

“原来是天僧将你救活的。”徐子陵忽然带点黯然地道:“那你是天僧的徒弟你是听天僧的”

“圣祖佛法无边,能知过去未来,我仅仅学得微薄之技,对于高明佛法,则一丝不通。”威武如霸皇般的寇仲重重地点头道:“子陵,我们两兄弟一起快意江湖,纵横天下。你在南,我在北,两兄弟一起将这个天下所有的势力归于一统,推动天象,成就一统为远胜大隋的霸业,如何”

“这”徐子陵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恭喜徐公子与佛子兄弟重逢。”颉利的身边的黑袍老人忽然道:“我们东突厥诚愿与两位交好,不动刀兵,商易互通。颉利大汗有王子数人,徐公子可将几位妹妹任一,嫁来与颉利大汗的王子,结为秦晋之好。大汗还有女儿十数人,寇仲公子可以任意娶其中一位公主,三家结成团结联盟,永世交好,此举如何”

“天下一统之后,谁人为帝”跋锋寒大笑道:“如果颉利大汉和那位自称寇仲的你,你们两位甘愿奉子陵为帝,那么此举甚妙。”

“颉利大汗诚意愿结亲家,自立国于塞外,不参与中原之事。”毕玄轻哼道:“我们并非怕了徐公子,只是有感于天僧与梵斋主慈悲救世之心,愿化干戈为玉帛。”

“如果徐公子同意。”颉利哈哈大笑道:“那么颉利将每年赠送马牛羊各千,以示两家和睦。”

“不知这位自称的寇仲,你有什么城池领地,敢言自己在北而统”阴显鹤奇道:“北地有李氏大唐,也有窦氏大夏,有奴族鹰扬狼将之类的刘武周和梁师都,还有燕王高开道,真是抱歉,我还不曾听你的大号。”

“李氏大唐皇帝对三儿仇恨相争,手足相残深感悲痛,他已经决意暗地传位于寇仲。”威武如霸皇般的寇仲声音清朗地笑道:“虽然寇仲为李唐皇帝义子之名,以义乱亲为后人谄病,但却为天下众生安宁,又身为李唐护国军神,自当暂接重任,不负李唐皇帝所托。日后李唐三王之后若果贤能,寇仲必退位以让,转辅助于朝堂之上,不据高而贪恋帝位。”

“竟有此事,佩服”跋锋寒拍手大笑,道:“那么为了天下众生安宁,你也必义不容辞,力劝徐小子放弃争斗,退让不再称帝,而自风流快活于西苑之内,做人间逍遥王了。”

“子陵性静而柔,心善而谦和,是飘逸出尘之人,乃世间散仙。勉强以帝皇俗事套牢于他,你们以为这就是对他真正的好吗”威武如霸皇般的寇仲迫视跋锋寒,缓缓道:“作为子陵的大哥,我不愿看他受此俗事牵累,自然挺身而护。再则圣祖看到天象更替,子陵非未来之主,否则我必全力支持。”

“我最敬畏的人,是李唐秦王李世民。”徐子陵忽然微微叹息道:“我简直就连去看他的勇气都没有,我想跟他说,与他绝交,好好与他打一场,一决胜负。但是,我不敢去见他,因为我怕自己不能说服他,反倒让他掉过来说服我。难道秦王李世民,才是日后的天下之主”

“秦王李世民,是世间之俊杰,异日天象转变,或许佛子接任李唐帝位,可以转于他手。”梵清惠淡淡自如地道:“徐公子,你可听贫尼一言”

“梵斋主又什么指教”徐子陵看了一眼盘坐而逝的常善,语音转冷问。

“有力无心,事不能成,有心无力,亦不可为。此乃常人之理,在佛家之中,或者道家,世人尚有天命之数。”梵清惠缓缓道:“有人大材无志,事不能成,有人材志俱全,但是命数没有,事也不能成。看昔日赢政和杨坚,均是把四分五裂的国土重归一统的帝皇。无独有偶,也均是历两代而终,可见他们虽有统一中土的天下之志”却或欠天下之材”又或欠天下之命,。”

“明白了。”徐子陵听了,冷冷一笑道:“你是指我不是做皇帝的材料。”

“徐公子得道家瑰宝“长生诀”真传,又是佛家密宗承法之身,天资卓绝,飘逸灵动,世间数出与徐公子相较之男子,廖若晨星。”梵清惠合十道:“但帝皇一业,非武功或者品德上佳即能成就,虽然两者也不可缺省,但天下之主,须得有天命之数。徐公子非天命之人,故贫尼不予支持。”

“古有三皇五帝,皆以品德为先,禅让之举,天下称颂。”傅采林摇头轻笑道:“为何时此今日,品德已经再非择帝之首”

“三皇五帝,是天命之人,品德上佳,两者相合,所以千古传颂。”梵清惠不动声色,缓缓道:“如今天象颠倒,世人迷失,人心不再古朝盛世那般,贪嗔痴于世间大扬,所以纯以品德治世,已经不足,帝皇一业须有皇命、帝身、王霸之气,数种兼备,才能成为千秋明君。”

“子陵受传国玉玺和氏璧,又杨广于扬州临江宫托负,亦有皇命。”阴显鹤冷笑道:“至于帝身,子陵功通天地,是“长生诀”真传之子,又是密宗承法之身,如何不是帝身至于王霸之气,子陵不必拥有这份惺惺作态之举,他挥手之间,即有万军为他效命,弹指之间,即有千颗人头落地,梵斋主,子陵德身命数俱全,有何不能成为千秋明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