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拯救大唐MM > 分节阅读 412

分节阅读 4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窦建德也心足无憾”

“夏王客气,刘将军属下,无一不是热血的汉子,真正的士兵,战力惊人,夏王莫要太谦。”沈落雁白衣如雪,端坐,从容自若,缓缓而言。而一旁的商秀询全身披挂,银甲生辉,极是英武。她陪于沈落雁的身边一言不发,静坐如定,安之若素。

窦建德却暗暗多看几眼,倍加注意。

虽然商秀询名气不及沈落雁于群雄中那般大,可是,在窦建德的心中,这一个飞马牧场的女场主,却丝毫也不会逊色于那个名震天下的女军师沈落雁。华夏军近半的士兵,几乎全部的战马,还有大量的金钱,都是出自于这一个飞马牧场女场主之手。

她在华夏军中战功无数,攻城掠地,但默默无名,不为人知。

虽然沈落雁是对外的主事人,是华夏军的军师,这个商秀询没有任何对外宣称的高官要职,但是,她一直都伴在沈落雁的身边。不知内情的人会以为她是沈落雁的护卫,只有最清楚内情的人才会知道,她是华夏军的决策人之一,就算是华夏军师沈落雁,也无时不与她共同决策军中大小事务。

“沈军师,窦建德此来,除了与徐公子一会之外,另有一事。”窦建德开口见山,不玩弯子,直道来意。

洛阳外,一处名胜古刹。

“好小子,真是有趣。”道信哈哈大笑,拍拍徐子陵的肩膀,道:“不过像你这般的人,何必于世间几尘俗世自寻烦恼何不逍遥自在。与美同游于世,岂不快活”

“这样的生活小子自然向往,不过独乐不如众乐,有名为范仲淹之人,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小子虽然做不到那么伟大,但心中也赞同此举。何不等大家都生活安定,再行逍遥自在”徐子陵微微一笑。道:“智慧大师之言,迟早也是一样。小子纵迟,但想必日后再行,亦会无差。”

“治世之举。对外人自然是崇高理想,但对于老和尚,却是虚幻一场,道信大笑,道:“小子你既然悟到,为何苦苦困扰自已之心”

“小子放不开,老和尚何尝能尽抛世事”徐子陵淡然笑道:“人行于世,自然便可,想笑就笑,想说便说,想做便做。纵小子抛下世事,不闻不问。也有别人来做此等之事。我虽独安于世,逍遥自在,但是对我有期望的一些人,他们尽不得安宁,小子如何逍遥到底”

“世人迷,纵你千般为他,他也不解,或不喜,岂不像白费气力空忙碌”智慧忽然问。

“不求他人喜,也不他人解,小子行为,随心便可。”徐子陵微微一笑,道:“小子非是大善之人,这些不喜不解之人,若为属下,便力压、威吓、震慑、订律法规定约束其行为,所以,他们不喜不解又有何妨纵再多人不喜不解,也一笑而过。”

“徐公子若尽把胸中之学授予他人,相信世间也能大安,此举又如何”智慧句句都是重点,一针见血。

“此举短期佳,而长期死。”徐子陵摇摇头,道:“明主,只在一世,或者十数年贤明,待久居皇位,定会渐渐变质。子孙后代,能守成者更少,若是国家兴盛富足,便会骄奢淫逸,一代不如一代,王朝崩溃,几乎是铁定之事。”

“徐公子若是为帝,又会如何”智慧再合十为礼,问。

“不为。”徐子陵呵呵笑道:“假如真有如此一天,那么小子尽量少管事,让天下人自己去管自己。他们管得好,是他们的本事,他们管不好,是他们自已不够努力。小子嘛,自然也是管自己,自己逍遥自在去,如果不是最大最难或者外族之事,自然撒手不管。”

“清淡无为而治,两晋之所为,但证明此举亡国,徐公子此举可有不同”智慧再问。

“两晋是百官讲清淡,他们身居官职,却不做事,误国误民也”徐子陵呵呵一笑,道:“若是换为小子之举,除却小子一人撒手不管之外,百官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自然不会有任何误国误民之举,与两晋的清淡有天渊之别。”

“如若此种治世不可为,徐公子又待如何”智慧听后点头,微沉吟一下,又问。

“大师观小子治下,可有不妥”徐子陵微笑,反问道:“百姓自已管自已,自然不会有完美之举,但他们自已会积累经验,慢慢摸索,也是一种过程,等到不知多少年月,他们会渐渐管好自已。相比起一开始就由君主规定天下大事,不多其它,只是自由。”

“愿再听其祥。”智慧合十,倾听。

“打个比方,像一匹马,安上缰绳,便能成为坐骑,但如果非它所愿,便是失却自由。”徐子陵点头,缓缓而道:“但也许有一种情况,如果是它们愿意为人策骑,与人生活,无论安不安缰绳,那心情愿,便不算失却自由。治下之民也是一样,强行而令,自然容易激发民变,民乱,若是任他们而管自已,他们岂有造反自已之理”

“又及,大师当认为修佛是最好之举,但大师岂能强行威胁天下之人,强令他们修佛若是自由,任意他们进沙门,率其真心而为而修,想必才是大师之愿。此举比起治世,如何”徐子陵淡淡而问。

“此举恰当,自由可贵。”智慧合十顿首,道:“智慧疑问已止。”

第五百六十二章 自创武功

“智慧老秃难得让人说得哑口无言,小子真是厉害。”道信呵呵大笑道:“小子你又想怎么来说服我这个老和尚呢”

“心中有理,自然不说也服,若是无理,再说也难以服人。”徐子陵反问,道:“大师想我怎么说”

“哈哈哈,好好好。”道信摇头大笑,道:“虽然不知道帝心和嘉祥那两个老秃是怎么看,但是老和尚及智慧两个,却无意再与你辩。算了,谁输谁赢,俱是虚幻,不如不辩,一笑而过。”

“徐公子。”智慧合十向徐子陵致礼,缓声平和,道:“智慧与道信厚颜,愿长留此地,以观徐公子日后所为。虽然不敢说会为徐公子日后以力荡魔,助佑前行,但是绝不会对论而阻。徐公子,之前请恕智慧和道信两个老和尚修行浅薄,为世俗之事所左右。”

“两位大师愿长留,小子求之不得。”徐子陵一听,心中大喜。

有了道信和智慧两个中立,那么四大圣僧剩下两个,他就更有信心去应对了。虽然他们要留在此地观察自已的政绩,可是如果自已干得还不坏,相信他们多半不会再以什么籍口来阻挠自已。智慧这一个决定,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

难怪他和道信两个早早来到此地等他,原来还有这一种深意。

徐子陵心中极是感动,觉得自已一番的想法,还是有人能赞同的,虽然他们是敌方之人,但是却也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最少在目前。都一直不偏不体,平心而言。

“回去吧”道信哈哈大笑。道:“以佛理和治世,你小子尚可勉强过关。但若是武关和霸业,你这个小子却还没有资格去见帝心和嘉祥两个老秃。你回去吧,不论是一月后,或者一年后,或者更长的时日,请你真正准备好了,再来去见那两个老秃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