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拯救大唐MM > 分节阅读 392

分节阅读 3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制造方法,不再像以前的中国大楼船那般。

钢铁为虎骨,包裹住整一个大船。船面也镶有铁板,既镇风浪,又增加防御力。

船长三十五丈。船甲板高五丈五,入水两丈,不起高大船楼,内置船舱。五桅,一桅三帆,主帆为四方帆,顺风时航行最利,中帆上帆虽同为四方帆,但主要用于助力,或者缓慢改变航向。每船每边皆有三角斜帆十二帆。逆风航行最利。

小帆与船首帆船尾帆随时可拉加上,顺风时加上,平时不用。

船上两侧有伸缩摇桨各一百五十长桨,由人力统一划水前进,于无风或者逆风时便用。

有巨大水轮于两侧及船后,两侧内镶水轮旋起的水力将带动后轮转动,由徐子陵参考后世经验设计。由天下第一巧手鲁妙子与徒弟陈老谋制造,虽然两侧水轮在人力运行之下更快,但无人可逆水自转。后轮则在水力的推动下。极速旋转,推动整舰前进。

如果海上顺风。而又以人力转动两侧水轮,整船航速最高可达十五节。

平时,也会在十节在右。

相比起大隋的无敌战舰五牙大船,新制造出来的东溟大船更长更大,更坚更快。东溟大船上拥有龙头喷火器,可以在近战时烫烧一切靠近船只的船帆,拥有床驽,巨驽和火驽作为远程攻击的利器,比起还需用弓箭手抛射攻击敌人的五牙大船,东溟大船与他们就像蛟龙与海蛇之别。

命名蚊龙一号到十号的一艘东溟大船,身边还有船名为小龙的快船作为护卫。

这种快船更快,但防御和船体远不及东溟大船,一般只作偷袭或者骚扰之用,也用于运兵或者护卫,斥候探察之类,由东溟派制造,移交给宋家最精熟的水军子弟兵们使用。

当然,宋家还有一种巨大的楼船,也可以远洋,但航速很慢。因为第一批的航行时间太赶,无法慢慢等候这种巨大楼船的慢航,于是只能改成第二批运送宋家子弟兵和补给,甚至用作派遣向非洲大陆淘金之用。东溟派不会再制造楼船,只管制造战船。

但是宋家的船只却可以越造越大,来回往返运送更多的物资。

因为洛阳的血河队已经先行,宋师道带领的水军越快越早赶到黑海之沿等候越好,他的出发已经不容许翻查什么黄道吉日,只需要天色大好,睛朗有风,那么,就可以出发。

徐子陵也不搞拜祭天地那一套,但是宋智等人还是偷偷搞了祭祀求祖先护佑。徐子陵却是在出发当日搞了一个誓师出行,他亲自驾着飞翼,于大海的船只上飞巡,一艘船一艘船的激励大家的士气。万名水军端起酒碗,喝下了徐子陵为大家准备的送行酒。

没有长篇大论的训话,也没有虚情假情,一碗白酒代表了男子汉们的心声,一干而尽。

“身死魂在,再为汉人。”

这是水军们唯一的想法,没有人敢保证自己还能活着返回中原,但是,他们没有后悔,他们义无反顾自告奋勇地踏上了这一条道路。汉族需要一些人的奉献,才能成长,才能强大,而他们,则无怨无悔地踏上了这一条奉献之路。

徐子陵长啸,飞巡在众舰之间。

他一舰一舰地喝过去,一碗一碗地喝过去,虽然不能记得每一个人,但是他愿意让自己记住更多人的面孔。他想记住他们,把他们的壮举传颂于后世。他们之中,肯定会有不少人,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可是他们所得做,会给汉族整一个后世,都有意义重大的影响。

人人,怀中都有一小包泥土,这里他们死后骨灰相混同葬的泥土他们就是死,也愿意死在故土之内。

身体就算化灰,他们也愿意化作汉魂。

宋师道第一次会身披甲,站于船首之上,率全军三叩首拜别故土。又挥臂,与岸上的宋智宋鲁宋爽他们告别,然后拔出长剑,剑指西方喝令出发。

所有的希望村水军,与宋家子弟,挥臂敬礼,又军人身份告别故土,不少男儿洒泪,但更添情义。

宋玉致哭得泪人儿似的,但是纵使心中不舍,也只有挥手让宋师道安心出发。徐子陵飞回,带上她,一直驾着飞翼相送,直到十数海里之外,才费力地慢慢逆风而返。

徐子陵的水军,第一次,正式向世界的征服的漫长之途,踏出了第一步。

华夏军征服世界之举,于此一刻,终于宣告开始。

华夏汉族鼎立于世界之林,也于此刻,宣告开始。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刀发威

返回宋家山城,天刀宋缺要诸人立即来见。

当人人接过飞鸽传书而来的纸条,看完无不动容色变。原因很简单,有三个消息,第一个,李唐军的秦王李世民,消灭了西秦霸王薛举薛果父子的大军,手下大将李靖更将薛氏父子斩杀,献首级于李唐之主李渊的阶下。第二个消息更加震撼,在半个月前,慈航静斋就已经宣示天下,选定关中的李唐之国主为平定乱世之明主,为中原之皇。

第三个消息,慈航静斋的传人师妃暄,已经成功说服巴蜀独尊堡的解晖与以及其他势力,归附李唐。独尊堡的解晖让李唐受封蜀王,上柱国,川帮范卓封为西川侯,巴蜀的奉振也被封为巴侯。

难怪天刀齐召众人,这三个消息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尤其是第三个消息,巴蜀一直都保持中立,而且与岭南宋家相互守望,天刀宋缺与武林判官解晖更是结拜兄弟,但一下之间,岂然变节投入李唐,连徐子陵也觉得意外。

天刀宋缺却淡淡然,不表示什么,只是抛了个小竹管给徐子陵,这是徐子陵私人的信件,由襄阳传来。

徐子陵打开一看,又惊讶不止。

“到底怎么啦”宋玉致一看徐子陵神色不对,关切的问。

“先是慈航静斋来了一个新的女子向郑淑明劝降,让她归附李唐。”徐子陵轻摇摇头,哼道:“然后是指她与阴癸派来往密切,而且妇人执政,于理不合,想让别人接替她的城主之位。再就是又有另一个人会见杜伏威,让他归附李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