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拯救大唐MM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迟迟不肯堕下江面时,徐子陵又等来了第二个帮手,一个白衣文士,他使着一把闪动金光的宝剑,剑声隐隐有禅音吟哦,剑声隐隐有佛光正气的他三剑迫退了同样受创不轻的杜伏威,救下了几近虚脱的徐子陵。

不过这一个援手之人并没有像那个刀剑狂人一般,他甚至不肯接受全体竟陵人的挽留,飘飘而去。

第六天,飞马牧场的援军终于到了竟陵的城外,不过他们没有能突破江淮军的阻拦,没有能突进来。他们的到来对竟陵丝毫无助,只是每一个竟陵人,都得到了极大的精神鼓舞。原来徐公子说的没错,飞马牧场的商场主并没有像江淮军所说的那样,并没有舍弃他们。

他们来了,终于来了。

与飞马牧场同样强大的江淮骑军分兵作战,持着人数和训练,将心急来救的飞马战士远远的驱出竟陵百姓的视线。在那一天,江淮军每隔一个时辰就在城下宣扬一次,说他们已经将飞马牧场所有援军杀掉或者俘虏的消息,甚至找了不少人假冒飞马牧场的商场主向徐子陵喊话。

可是,徐子陵立于城头,始终不为所动。

第七天,江淮军将所有逃出城外的富户和百姓绑到城前,命令竟陵投降,否则就将他们的亲人族人斩杀当场。这一次,竟陵百姓头一回代替徐子陵作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誓死不降。

上千竟陵富户和他们的下人全部斩杀于阵前,那人头堆起来简直就像小山一样,可是,这并没有吓倒竟陵中人,相反,更迫起他们的抵抗之心。

第八天,那个白衣文士又出现在两军阵前,他约见杜伏威,希望化解双方戾气,不过遭到江淮军大总管杜伏威的断然拒绝。那个白衣文士驻足于阵前,看了一眼城头之上的徐子陵,再次飘然而去,他还是没有留下助徐子陵守城。

不过这个人的不仗义更加激发了竟陵百姓的怒气,他们蜂拥而上,抢过了垂垂欲倒的守卫们的刀枪。妇人们把那些死也不肯下城头的士兵拖下了城墙,让她们的丈夫儿子,代替守在城头,站在那个一直伫立城头的徐公子他的身后,让他知道,他绝对不孤单。

就算天下人都不肯帮助他,那么还有竟陵的百姓,他们愿意做他的后盾。

竟陵的百姓,绝对不会让那个刀剑狂人,那个外族之人用那种嘲讽的眼光看着他们的。他们要让那个刀剑狂人知道,想必起这一个外族人的朋友,竟陵城人比他更有资格和更有诚意站在徐公子的身后。

与竟陵守卫相同的是,经过八天疯狂进攻的江淮军,也疲倦到无经复加的地步。

他们之中甚至出现了少量的逃兵。

这一切当然不是来自竟陵方面的压力,而是来自大江之上。在第八天上午,大江之上来了一支古怪的船队,他们将拦阻的江淮水军的船通通都砸翻,弄沉,或者放出大火,将它们通通烧毁。江淮军的水军虽然不及陆上步兵有名,可是在群雄之中也是有数的。可是却让那支古怪的船队打得落花流水,毫无还手之力。

看着江上那熊熊大火,江淮军第一次收拢了兵力,他们退回了岸上,但仍然围城不去。

与此同时,江岸的另一沿,飞马牧场的商场主业带着数千骑兵与江淮军对冲,她并没有像江淮军谣言那样被击败或者俘虏,她冲出了江淮军的包围和阻击。

商场主甚至还派出了最得力的部下,杀出血路,前往竟陵,说只要竟陵方面固守,永不放弃,飞马牧场已经全力支援,竟陵之围终有解围之日。

第九天,江淮军疯狂了。

他们一边分兵抵住飞马牧场的战士,一边立起来木寨设拒鹿马下尖桩防御着那支船队登陆,一边疯狂的进攻,想借最后之力,强攻下竟陵。竟陵方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防御的东西,所有的油都泼在城墙之上用来燃起大火,以阻止江淮军的进攻,所有能烧得的柴薪都用来烧开水,泼洒在江淮军的头上。

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固守,这也是敌人最后的进攻。如果守住了,那么竟陵得保,如果守不住,那么前功尽弃,徐公子一番心意,商场主和那个还不知道的舰队之主,他们的心血度付之东流。所以几乎能动的竟陵人都爬起来了。

他们密密麻麻的站在城头,用身体组成城墙,用身体来抵抗着江淮军的最后进攻。

血战一日,双方死伤累累,不计其数。

听到江淮军的金钟敲响,看着江淮军缓缓后撤,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动而泣,各个流泪不绝,无论男女。

这一仗太苦太苦,但是,他们终于还是咬牙关撑过去了。

现在回头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这偏偏是,事实。

十万江淮军,真的让竟陵人用双手,将之拒之门外。十万江淮军,他们曾经攻无不克,就连坚如历阳这种大城,也让他们一攻而下,可是,他们止步于小小的竟陵。

这一切,因为有一个人。

那个九天来一直站在大家最前面的人,那个血战最奋勇当先的人,那个与竟陵没有一点关系的人,那个与江淮军大总管据说还是朋友的人,那个断然拒绝任何条件拒绝任何谣言死守孤城的人,那个独力守在吊桥和城门之前对抗着上百江湖高手的人,那个在江淮军确定退却之后悄悄离开的人,那个甚至没有得到任何一个竟陵谢意就悄悄离开的人。

在江淮军整军撤离的时候,徐子陵也离开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女相伴

没有任何一个竟陵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大家只知道,他走了。

在没有守城的日子,他没有像江淮军所谣传的那样,只是想借机吞并竟陵这一个军事重地;他没有像江淮军所谣传的那样,只是想做这个富裕的竟陵城主;更没有像江淮军所谣传的那样,他来这里守城,只是为了扬名天下而不是真心义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