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银色诱惑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形成了内外勾结、上下联手的趋势,共同制造着“扫黄、打非”的复杂态势,也才有了南风同志所言的“扫黄、打非”要同“反渗透、反黑社会、反走私、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的著名论断。

这次姐姐及其同事们借助每年一度的国际书展风尘仆仆从中国大陆飞来,使她这个两头的代理终于看到金钱闪烁出的眩目之光。她暂时还无能力觊觎老赫伯丰厚的财产,且留在他名下的家财也确实有限,他的不动产大部分都通过法院归到了他的前夫人和两名子女的名下。婷婷看中的是未来,老赫伯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还丰厚,那就是知识产业。比如他手中的百多本畅销小说的手稿及版权,以及和赫伯子女之问的光盘生产线的生意所带来的佣金等等,转化成金钱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她甘愿充当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情人兼姘妇,这在西方司空见惯,并不丢人。

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高贵的日耳曼人,其祖先是威廉皇帝的麾下,他本人又参加过帝国元首的童子军。虽然帝国已臭名昭著,连正直的德国人都羞于提起,作为著名作家的他当然也是有良知的。在全民族对二战的反省中,他不可能没有自愧。但传统习惯却是深入血脉的基因,这基因导致了日耳曼人不自觉地流露优越感,这优越感常常体现在他客厅里骄傲地展示的当年父亲从中国首都宫殿内掠夺来的精美瓷器上。那都是景德镇官窑一一郎窑和唐窑的产品。还有那稀有的鼻烟壶。他时不时地以轻蔑的口吻谈起中国的落后,有时看上去是赞美而实质却是一种轻辱,如同他赞美大清朝男人的发辫、女人的小脚那样,是一种故意把浓血当成桃花来欣赏的病态。这病态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怪。而他对第三帝国时期的德意志全民总动员投入战争的场面却发自肺腑地予以夸耀。比如那建立在海德堡山头上的万人体育馆,就是为了展示第三帝国雄风而为元首建造的,动用了多少人力财力,海德堡人自己也说不清。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个未建成的山顶奇迹也失去r吸引力。但是每到两德统一的国庆日,每年的10月3日,这里却要举行大型音乐演奏会。今天离国庆日还有4天,在万人体育场保存完好的废墟上,将再现德意志民族的风采,举行音乐会的彩排。老赫伯希望中国客人去看看那令人激动的场面。而中国客人也希望在这种场合推销一点自己夹带进来的产品世界音乐家德国音乐家专辑的cdro电脑光盘。这与音乐会的主题肯定是相吻合的。主人和客人的意图就是这样出人意表地惊人暗合,这岂不是天意李一帆和赫伯先生都意味深长地对视了一眼,最终目光共同落在了一帆先生的大旅行箱上面。那是装着中国的垃圾和德国之精华的所在。中国的垃圾是为了满足类似赫伯这类德意志人的好奇和对中国政权的敌意,德国的精华是为了取悦于德国人而获得他们金钱的恩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某种卑劣的欲望。尽管这种欲望有时遮遮掩掩,有时又冠冕堂皇。而这种心照不宣的惊人默契,骨子里仍然是希特勒“民族优秀”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崇洋媚外的洋奴和汉奸”情结在内涵上的一脉相承,前者是为了占有,后者是为了出卖,其焊接点都是为了金钱和财富。

68

赫伯先生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他引导着客人穿过意大利式的宽敞走廊,走廊上铺着绿色的化纤地毯。罗可可式的室内廊沿下,悬挂着一簇绿色的吊兰。征得主人同意,任铭书先生一声不吭地开着小摄影机,他仿佛对这室内的装饰和摆设更感兴趣。老赫伯的房间内笼罩着秋天爽朗的阳光。

穿过走廊是宽大的客厅。客厅内橡木拼嵌的地板上铺着松软的长毛绒地毯。正面的墙两边立着的组合玻璃橱,犹如两根立柱。透过隔成菱型的玻璃门可以看到:第一层是晶莹剔透的法国玻璃酒具;二层是卢森堡水晶雕件:一只山鹰停息在地球上;三层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各种质地的中国鼻烟壶,任铭书从质地款式和工艺制作上看就知道这些小玩艺来自中国宫廷;四层是一排中国宋代官窑的蓝花磁瓶,这些中国的文物无疑是当年老赫伯的父亲随八国联军从中国皇家宫廷掠夺来的战利品;底层则是一套景泰蓝嵌金丝的精美茶具。总之,左侧的装饰橱充满着中西合璧式的珠光宝气。右边的装饰橱是欧洲各国产的名酒,琳琅满目地摆满了一橱,显示了屋子主人不俗的追求。正对客厅的是一台30英寸的大屏幕飞利浦彩电。摆放彩电的柚木质感的tv橱置放着一套组合式音响和播放设备。天花板装嵌着豪华的水晶吊灯,四周装着一溜射灯。厅的左侧是一个类似小酒吧的吧台。吧台上方悬挂着高脚酒杯。左侧一面墙沿门框全是书橱。书架上摆放着烫金的羊皮封面精装本豪华书,那都是一些外表制作精美的假书,主要是装饰用的。真正的书房在右侧门内的一间屋子里。

正对彩电对面的三人沙发,全是粟壳色真皮沙发。正中的地毯上是漆着亮闪闪腊克的茶几。茶几的左右两侧各放着一只单人沙发。所有沙发的靠背、扶手都精工雕刻着西式的花纹。三人沙发的墙上悬挂着一把大型的中国折扇,扇子上精工绘制着中国的山水画。整个客厅豪华、典雅,显示着主人的富有和文化素养的深厚。

赫伯先生请大家入座,艾婷婷用精细的中国景德镇茶具为大家沏上了一杯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台湾高山云雾茶。

品着茶水,主客谈话渐渐切入正题。谈话由婷婷小姐当翻译。

赫伯先生说:“首先欢迎各位来到美丽的德意志作客。我们花园式的国家相信会给各位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的父亲去过中国,我是中国的女婿,我对中国有特殊感情,我的大姨今天也来到妹妹家作客,我们是一家人。”说完对艾莉莉调皮地眨了眨蓝眼睛,又充满深情地看了看他的爱妾。他还用戴着戒指的手拍了拍坐在她身边的艾婷婷的手背。婷婷将他的欢迎词翻译成中文后,大家都被他幽默的谈吐逗乐。客厅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艾莉莉脸色通红,她似乎还不太习惯赫伯这种西方式的幽默,她虽然观念开放,但从感情上还很难接受这个年龄比自己大出近一倍的所谓“妹夫”。出于礼貌,她脸上含着不置可否的微笑。

赫伯先生十分在行地呷了一口中国式的茶水继续说:“我将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最好是你们中国春暖花开的季节去看看我中国的爸爸、妈妈。”老头子幽默地笑了,指了指身旁的艾婷婷。

待她一翻译完,大家一起跟着笑了起来,婷婷的脸上浮起了红云。看来,她心中还是高兴的。唯艾莉莉脸上浮出笑容,心中却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苦涩。她自那晚离家出走后就未回过那个小院,其间偷偷地跑回溪城几趟,也是胆颤心惊的,生怕警方发现,只在宾馆里和妈妈偷偷见上几面,爸爸已很久未看到了。至今回想起来,老人当时的话虽不能说全对,但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想到这儿,她暗自叹息。

赫伯先生继续说:“我们的合作是愉快的,尤其是得到我的大姨子这位和我爱人一样美丽的艾莉莉小姐以及性格豪爽的李一帆先生的鼎力相助。不知一帆先生是不是能够成为我们将来的姨夫”此言一出,在座的李一帆与艾莉莉均闹了一个大红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