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银色诱惑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抓管理的仲厅长讲。而管理也是生产力,已为一般现代领导者所普遍认同,作为全省出版的管理机关首长,不讲管理怎么行。我认为“八五”期间,最大的失误就是管理不善,因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比如那座被喻为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的36层大楼头期投资5200万被开发公司挪到海南去炒房地产,至今血本无归,工程拖了3年之久,造成的损失无法计算,目前完工遥遥无期,资金缺口有如无底洞,必然延缓本省出版业的发展,每平方米目前的造价要超出市场价好几倍。仲厅长提出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讨回公道,谭厅长不置可否,耐人寻味。近期施工又因混凝土架倒塌而砸死民工5人。有人想借此树立自己的丰碑,我看是墓碑。这么巨额的资金不投入出版业的发展,而去盖什么三星级的宾馆,当今市里那么多宾馆,国家又在压缩楼、堂、馆、所的建设,是不是能够产生效益,我持怀疑态度。因此,我说的墓碑并不仅仅是指死人的事,而最重要的是葬送了a省出版业的前途。”

听了郑东这一席话,会场的气氛由轻松转入严肃,由活泼转入紧张。人们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屏住气以惊疑的神态听着郑东振振有词、而又多少带点耸人听闻的演说。担任记录的外办荣主任这会儿瞪大眼睛看着郑东,思维阻隔,手足无措。

但听郑东大喝一声:“老荣,你怎么不记了,晚上碰头会谭,盯长听汇报,你要如实反映。”老荣这才仿佛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开始记录。

郑东旁若无人地自顾自说下去:“至于谭厅长的人才战略,虽然洋洋大观,然卑职绝不敢苟同。几年来,我们确实引进了不少人才,如信息研究室魏主任,新华书店崔总经理。按照谭厅长的说法是家花不如野花香,但是有些引进的野花确也野得不上路子了,

为了不影响安定团结我这里就不点名了。有的人玩女人在大陆还不够,竟也玩到了台湾;有的人买卖书号近乎疯狂;有的人挪用公款,炒房地产。我们在用人问题上还有一个近亲繁殖的问题,有的公子哥儿简直就是衙内,拉大旗作虎皮,没有不敢干的事。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些人国也出了,房子也分了,职务、职称都有了,问题也出来r,又能把他们怎么样呢当今社会新旧体制交替,腐败蔓延,而最大的腐败就是组织路线的腐败,也即吏治的腐败。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只要是铁哥儿们犯事,都能化腐朽为神奇,高官任做,骏马任骑。面对如此荒唐的现实,还在侈谈人才战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当今之世,在客观公正评价人才标准尚未确立之前,在科学和民主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尚未确立之前,只能流于某些领导人说人才就人才,不人才也人才的荒唐。于是变相或明目张胆地将国家资产和职称官位私相授受。”

郑东接着说:“当然,像我这样的人,被作为团结对象已是谭厅长的宽容,本来就不梦想出国,况且我等穷人穷马出国也花不起钱,形同要饭,不如省点钱,买些字画、砚台之类藏品。当然我也希望被谭厅长挂起来,没准挂成了一个书法家、博士之类的。诸如古籍美术社张副总因为不同意总编辑好大喜功的出书战略,不是一直挂到了退休吗结果挂成了省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扬子社冼总编不是也挂起来了吗最终挂成了博士。这使我想起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结尾那个镜头,那位旧上海滩黑社会的光头老大,不是把水生倒挂在船的桅杆上,称着调教、调教也即调教成龙头老大需要的人才。这是解放前青红帮就有过的事,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呢”

这番话,当然是不合时宜的牢骚,带点自我调侃的味道,也带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情结,但那都是实话。在一个人人都知道应该说实话的场合,人人都慑于权势却无勇气说出实话,而第一个有勇气说实话的人,就会被人目为狂妄或者是傻瓜。在一个“众士诺诺,一士谔谔”的圈子内,一士肯定是不受欢迎的。说完这一席话,郑东在众人怪异的目光注视下慨然落座。会场鸦雀无声,陷入一片耐人寻味的沉寂中。

人们心中当然清楚,玩女人从大陆玩到台湾,是指替谭厅长花1000元港币购置假发套的当今扬子图贸公司总经理邬历,“买卖书号”近乎疯狂的也是这位曾任扬子江出版社社长的邬历先生。当年邬历先生在担任古都市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期间,确曾搜罗了不少字画、典籍,以赠谭厅长。最博谭厅长爱不释手的是那张清末名家虚谷的画,那画上一枝青松斜角而下,松下一后脑勺留着卷发的印度和尚闭目合掌而坐,造形简练,形体夸张,色彩素雅。此画松石冷峭,生动超逸,是为达摩面壁图。那“衙内”自然是指谭厅长的公子,时任扬子出版社经理的谭伯平先生。公子挟厅座之虎威,借邬历之庇护炒卖挂历,以浮动之折扣大捞差价,获利不菲,另有以出版社名义加印党章、十四大文件汇编,私自发货等等劣迹,自然也是瞒不过主管书刊市场之郑东耳目的。如今谭公子正在操作一宗无本万利的买卖,竟承包了出版社的中外历史演义之类图书的出版发行,被厅内称作为“内部买卖书号”。类似这类雅俗共赏的典籍类图书,系可以几万年卖下去的长效书,邬历何以承包给个人发行其中大有奥妙。纸张、印刷费用皆由加印的图书折抵,无本万利。发行自然由崔总经理加以关照,也可获得大利。这类行径当然是随谭厅长的大面子才得以完成的。中国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情关系网以父父、子子为纲,撒向角角落落,组织部门的亲缘回避政策,在谭厅长的治下是不起作用的,乃至儿子、媳妇、侄子蜂拥而上,在这杆大旗下各有所获,惟有国家的利益在家族、血缘的鲸吞下不断流失而无人问津。

人们在品味着郑东的发言,沉默不语,若有所思。魏铭利主任甚至认真仔细地记下了每一句话,准备仔细琢磨后,再向谭厅长敬一言。

14

当晚,仲副厅长接到省委宣传部通知,全国“扫黄”办公室来电话,g省s市查获的一起制作、贩秽、盗版光盘案涉及a省古都市。对查处该案,省委书记、省长均有批示。郑东作为仲副厅长的助手,必须连夜赶回省城参加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召集的公安、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联席会议,安排由全国“扫黄”办牵头,由新闻出版署、公安部、文化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接待事宜。他们连夜匆匆离去,对于发言的反映也无从听取。

宣传部的会议一直开到当晚11时。郑东在查案的途中,接到了外办荣主任从易州打来的长途电话。

老荣哈哈一笑:“你小子火气不小嘛。当晚谭厅长就了解你会上有什么意见,我没敢如实汇报,我是为你好呀。老谭特地问我郑东对我的讲话,有什么反映,对你的意见挺敏感。我说郑东说谭厅长的报告讲得很好。老弟,我是为了保护你呀。是魏铭利这家伙拿出了小本子,如实汇报。”

那边郑东却说:“你胡说什么呀,我什么时候讲他的报告很好来着,老魏汇报,我巴不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那边老荣说:“郑东你何必呢我们说了也无用,还是少说为佳。”

这边郑东说:“就是白说也得说。”

那边老荣说:“人家谭厅长还是挺有肚量的嘛。听了你的意见后,就立即指示,明年安排你出访,而且还要是好国家。不是美国,就是德国,差一点的例如东南亚或香港之类的就不安排了,明年还有2月份的美国,5月份的加拿大,10月份的德国,我看还是去德国,我们一路。德国地处中欧,年年一次的国际书展的举办时间正值金秋,凉爽宜人,风景如画啊。去德国还可以去欧共体六国,那儿签证是互免的,你就别再提你那些玩字画、砚台的屁话了。”说完挂断了电话。

于是,郑东有了这次可以说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出访德国的美差。管他是骂来的也好,骗来的也好,反正我这回是出了国,而且还是欧洲的德国。他一个人躺在京城宾馆的席梦思床上,美美地吸着烟,美美地想着,不禁独自一人在暗中笑出了声。

15

正当他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时候,走廊上又响起了脚步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