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456

分节阅读 4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华帝国兜售善意,取得中华帝国外交上的支持,给首相黎塞留和他的内阁施压,迫使内阁对国王负责,从而将法国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把持法国大权的路易十四,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权至上,推崇“朕即国家”,并且用“君权神授”来为王权至上制造理论依据。路易十四对贵族实行高压政策,取消巴黎高等法院对国王敕令的指摘权,拒绝召开王国三极会议,对敢于反叛的外省贵族无情镇压。同时建造凡尔赛宫,把各地大贵族宣召进宫,侍奉王室。路易十四还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整顿军备扩充兵源,引进新式武器和先进技术,并把各省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在思想上, 要求全体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在经济上,路易十四将经济问题交给了科尔伯,推行重商主义。

按照中华帝国的战略目的,路易十四和他的政府应该是亲华的。虽然表面上法国政府上下奉行对华亲善政策,可是随着路易十四的一系列动作后,让神武大帝邓浩楠和他的帝国政府感到了疑惑。

凡尔赛宫的修建是中华帝国给法国的低息贷款促成的,邓浩楠的目的就是让路易十四过惯了奢侈生活后腐化整个法国。不过,看路易十四并没有被奢侈生活困住。

中华帝国支持法国的军事建设,希望法国走陆军强国而不是海军。但是路易十四十分向往中华帝国的强大海陆空军事力量,他的军事政策竟然是同时发展海陆空三军。海军力量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不断加强。

路易十四想让法国海军填补英荷两国海军削弱后的欧洲海军空白,称霸欧洲海上,但是这个政策显然不符合中华帝国的欧洲战略。

在陆上,中华帝国希望路易十四强大陆军后跟西班牙交恶,两大欧洲陆军强国火拼才符合中华帝国的利益。但结果路易十四却跟西班牙帝国打成一片,反而开始蚕食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向北欧扩张。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神圣罗马帝国是同土耳其作战的主要力量之一。法国蚕食罗马帝国的诸侯国势必影响战局,俄罗斯帝国和中华帝国的战略目标都是彻底打垮奥斯曼帝国,法国的动作让两国为难。

虽然路易十四一再强调和中华帝国的亲善关系,但是他却迟迟不退出欧盟,回到同盟国的框架里。

种种迹象都表明路易十四十分的狡猾,对中华帝国实际上有阳奉阴违的迹象。

紫禁城勤政殿,神武大帝邓浩楠召集群臣商议欧洲策略时问及法国的情况。

“我们的目的是把路易十四培养成一条忠实的狗而不是随时会咬人的狼”

“皇上不必多虑”新任内阁首辅大臣李继国出列回道:“根据帝国驻法国领事馆传回的消息,路易十四掌权后,每每照会我住法大使,谈及中法亲善友谊世代和平长存。法国内阁的很多施政刚要他都询问我住法顾问,从其学习了十五年的中华文明来看,路易十四虽然披着白人的皮,实际上和华人无异”

邓浩楠点点头,他对于历史上的路易十四知道的并不多。加上如今历史已经改变,对于路易十四的判断只能从其他人口中获得。

如果可以,邓浩楠希望能够亲眼看看路易十四,那样才会让邓浩楠安心。

不过,在这个时代里显然很困难。

兵部尚书林风出列道:“启禀皇上,路易十四并不简单。二十岁掌控法国大权,虽然其中我们帝国发挥了关键作用,可路易十四并非表面上那样甘心被帝国控制就拿他的军事方针来看,他始终不放弃海军建设,那样将同帝国皇家海军构成潜在威胁。”

李继国笑道:“法国欠了一屁股债,路易十四这样穷兵黩武下去不出十年法国便会被拖垮。这不正好符合帝国的战略目的吗法国是欧洲最后一个潜在威胁,就算拖布跨他,以法国区区实力根本不会实质性的威胁到帝国”

邓浩楠想了想,说道:“两位卿家都有道理内阁继续关注路易十四的态度,军方则密切监视法国的军事计划,做到有备无患”

二人急忙施礼称是。

第三卷 怒海争锋 巡洋舰新书广告

巡洋舰新书广告

巡洋舰新书超自然科技强国今日正式上传,书号2054552

简介:

龍啸卿,来自共和国的优秀特种兵。在一次意外任务中,无意中被抓到了外星人的科学考察船上。在获悉外星人的y谋后,他与之奋力斗争,并成功驾驶一艘超时空采矿车逃走。不料发生意外,竟然穿越了回到了1910年的旧中国。

时中国遭列强欺凌,龍啸卿利用手中的超时空采矿车,用资源换金钱,用资源换设备,用资源换武器,用资源换技术,用资源换盟友,用资源换取中华民族喘息的时间,带领中华逐渐走向强大,走向辉煌。

由于超时空采矿车带来的先进科技让当时的地球人无法理解,因此称其为超自然科技,所以中国强大后也因此得到了另一个称呼超自然科技强国。

面对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龍啸卿毅然扛起振兴国家之大业,坚船利炮,钢铁洪流,金戈铁马,斗志男儿,用跨时代科技来打造超自然科技强国。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450章大中华共荣圈终章

第450章大中华共荣圈

神武二十九年,持续十几年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战争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欧洲方面,神圣罗马帝国下属普鲁士公国、奥地利公国联军从西北方向的休斯克山绕路进入奥斯曼帝国坚固要塞休尔要塞后方的阿拉德地区,出其不意的切断了奥斯曼帝国的补给路线。

补给线路被切断,在休尔要塞的六万余奥斯曼帝国军队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尽管休尔要塞是奥斯曼帝国在欧洲最大的星型要塞,上百年来从未被欧洲人攻克过,但是一旦补给被切断,这座要塞失守是迟早的事情。

奥斯曼帝国生死存亡就在休尔要塞能否坚守得住了,然而奥斯曼帝国组织多次反击但均告失败,除了奥斯曼帝国军方指挥失当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斗。

自诺克三世去世后,奥斯曼帝国政权落入后宫外戚之手。年幼的皇帝无法掌权,上一代重臣不甘心大权被外戚夺走,隧爆发长达十几年的残酷内斗。

中华帝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内斗中摇摆不定,今天支持外戚政府,明天支持奥斯曼重臣集团,结果导致双方力量一直没能消灭对方,令这场残酷的政权争夺持续了十几年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