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396

分节阅读 3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的初衷是不允许神圣罗马帝国再在天主教国家内部进行指手画脚,此时已经从神圣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领土目的已经达到,同时法国经济消耗严重,欠了中华帝国一屁股债务,已经打不起战争了,再加上考虑到新教徒和尼德兰对法国的影响,因此最终和西班牙达成妥协,放过了在土伦海边的十几万西班牙残军,给西班牙帝国留下了点儿香火。

而西班牙帝国最为憋屈,为了神圣罗马帝国出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二十七年战争消耗大半国力,偏偏西班牙帝国赖以生存的海外殖民地遭到中华帝国的疯狂抢掠,导致西班牙帝国国库一贫如洗,粮库饿死耗子,世界第一强国的威风一去不返,不论海陆军都沦为二流国家地位,因此历史上本该还能坚持几年战争的西班牙帝国提前趴下了。

四月三日,法国和西班牙签署了巴塞罗那合约,法国从西班牙帝国获得了三十万西班牙本洋的赔偿,以及土伦和地中海上的部分岛屿,并允许法国海军进驻地中海。

在西亚和中亚地区,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陷入了僵持阶段,双方已经打了十几年,不论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拼的差不多了。原本俄罗斯帝国军队装备了不少来自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战场上的战斗力大涨,但是残酷的自然黑死病再次在俄罗斯军队中爆发,使得俄罗斯帝国军士兵非战斗减员严重。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已经严重消耗了俄罗斯青壮,这点即使中华帝国再给他们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因此俄罗斯帝国筋疲力尽。

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停止了欧洲、北非和西亚的扩张后,将余出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投入到了俄土战争当中,此时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加上此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政极度不稳,后宫垂帘听政和外戚把权导致前线指挥官数次换将换帅,没有进攻能力,只能归宿在星型要塞当中死守。

双方同样打的筋疲力尽,当欧洲战场上渐渐熄火后,俄罗斯帝国和土耳其帝国都担心欧洲列强趁机西扩占便宜,急忙从前线调兵回去防御,这个举动令两国不自觉的放弃了战争,进行谈判。

神武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俄土两国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土耳其承认左岸乌克兰与俄国的重新合并。

在谈判期间,俄罗斯帝国、波兰公国签订了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俄国攫取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包括基辅。土耳其帝国不同意,进攻波属乌克兰夺取了波多利耶。结果,土耳其利用多罗申科进攻俄属乌克兰的战斗中,土耳其军队失利战败。不得不恢复谈判,并与九月正式批准俄土巴赫奇萨赖和约,最终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

在南亚,中华帝国大规模向印度殖民地移民,由于印度次大陆沿海地区大多数在其他封建领主的控制下,北方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因此移民速度很慢,造成中华帝国南亚派遣军司令部不得不放弃和周边国家交战的念头,全力巩固现有殖民地统治。

因此,借助中华帝国海军国际观舰式机会,南亚诸国特使纷纷齐集北京,商讨瓜分印度次大陆土地的谈判。

神武十二年七月,中华帝国同英国、法国、荷兰、波斯、阿富汗、尼泊尔、拉杰普特邦、古吉拉特邦、马拉特封建领、奥里萨封建领、科罗曼德、马拉特和锡兰签署了北京条约,承认各国在印度次大陆上的实际占领区。

由于南亚次大陆上最强的南联盟集团在瓜分利益上偏袒南联盟成员国古吉拉特邦,将独立的拉杰普特邦领地南部大片领土划给了古吉拉特邦,造成了两个邦的领土严重纠纷。波斯和阿富汗是支持拉杰普特邦的,但是以中华帝国为首的南联盟集团势力庞大,他们支持古吉拉特邦,使得波斯和阿富汗暂时屈服,接受了北京条约,但他们并不服,因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南亚战争爆发埋下了隐患。

这也是中华帝国政府故意为之,就是不想南亚太平,给他们留下纠纷,就可以在准备充分后再次挑起战火,进而扩大帝国殖民地利益。

在美洲,中华帝国占领了整个墨西哥全境,以及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区。除了东部被英、法、荷兰、瑞典等国开辟了一些小块殖民地之外,北美洲还有约三分之一土地是无主之地。

这些土地所有国家都明白,需要靠移民来完成占领,但显然欧洲国家在移民速度和规模上面,远远不如中华帝国的速度和效率。

由于北美洲还有大部分土地没有被开发和占领,因此各国在北美洲的领土争议几乎没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各国都会保持和睦。

西班牙帝国已经完全没有了谈判筹码,但是还是希望跟中华帝国达成和解条约。

神武十三年元月,中华帝国政府认为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此时全世界各地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为了帝国长远大计,需要照顾欧洲列强们的情绪,防止他们结成全面反华同盟。为此,中华帝国接受了西班牙帝国的求和请求。

一月七日,中华帝国同西班牙帝国签署了中西北京合约,根据规定,西班牙帝国放弃菲律宾、墨西哥和秘鲁殖民地,承认中华帝国对上述殖民地的统治。

随着中西北京条约的签署,中华帝国同西班牙帝国正式实现停火,从而美洲战争结束,宣告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立时二十七年,波及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伤亡几千万人,造成上万亿银元损失。一战后,中华帝国、法国、俄罗斯和瑞典等国崛起,荷兰、瑞士等国独立,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德意志分裂。西班牙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落,莫卧儿帝国、日本等国灭亡。

世界重新大洗牌之后,隐藏着各种危机和矛盾,各国纷纷休养生息,但大多数都在厉兵秣马,由中华帝国掀起的新一轮世界性军备竞赛悄然展开。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84章 全球战略

第384章 全球战略

中华帝国同西班牙帝国签署北京条约后,为了先巩固既得殖民地,防止其他国家趁西班牙衰弱时趁火打劫,侵吞西班牙其他海外殖民地,中华帝国放弃了继续侵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军事行动,转而走温水煮蛤蟆,步步蚕食西班牙殖民地的政策。

这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军队无法在短时间内占领西班牙帝国在整个美洲的所有殖民地,此时一战结束,欧洲各国都从战争泥潭中腾出手来,如果这时候中华帝国依然狠揍西班牙的话,将会导致欧洲各国疯狂抢夺西班牙的殖民地,这严重不符合中华帝国政府的战略目的。

随着欧洲混战结束,荷兰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的嘴中肉,而中华帝国还有在近距离的东南亚荷属东印度群岛没有到手,因此帝国政府当前的战略目的锁定了荷兰共和国。

中华帝国虽然正在发生温和的资产阶级,渐渐朝着资本主义道路上发展,但是却不希望看到荷兰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同中华帝国进行竞争。

正如中华帝国暗中帮助英国查理一世打内战,同样也是出于害怕英国完成资产阶级,成为中华帝国的巨大竞争对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