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383

分节阅读 3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地河流全部被充公,直接隶属中华帝国皇家内务府。

戈尔康达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竟然能够让中华帝国的皇家内务府直接管辖

原来,这里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勒尔矿山所在地。

詹增勇进贡给帝国皇帝的那些大块钻石,全部都是从这里开采出来的。

科勒尔山是钻石矿是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全球最大的钻石矿,南非的金伯利矿在这之前也只能占据老2的地位。

皇家内务府接管了这座巨大的矿山,并投入巨资,用于扩大矿山的开采量。此时开采矿山,全部都靠人力,为此内务府不得不抓捕大批的印度青壮来矿山劳动。

每天,在矿山上劳作的印度工人超过一万人。他们的身份从此变成了奴隶,没有自由,除了吃饭干活之外,甚至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障。疾病是他们的天敌,每天都有奴隶死亡,第二天便来了新伙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皇家内务府虽然抓免费劳工,但是并没有在吃饭上面虐待他们,毕竟是给皇家干活,待遇还是要好一些的。

然而,其他地方便不同了。

随着莫卧儿成为的中华帝国的殖民地,原来的印度人则沦为了下等民,甚至变成了奴隶。

奴隶一词率先被引入中华帝国,因为随着中华帝国殖民战争的扩大,帝国综合国力强劲增长下,帝国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占有的土地、工厂等生活、成产资料快速膨胀,劳动力开始急剧缺乏。

帝国国民人人生活富足,导致帝国国内的公司、工厂、农场、庄园、矿山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帝国国民都想着自己单干,不愿意给其他人当雇工,使得帝国各行各业的劳动力严重缺乏。

这样一来,帝国政府为了维持帝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因此不得不大规模的引入劳动力资源。

此时,欧洲美洲流行黑人奴隶贸易。帝国政府因为距离非洲较远,引入黑人奴隶不划算,因此将目标放在了各个殖民地上。

不花钱的奴隶自然是最受欢迎的,为此帝国政府趁着南亚战争之机,开始大规模的掠夺印度人作为奴隶运回国内,然后拍卖给帝国国民使用。

于是,即欧洲人贩卖黑人奴隶贸易之后,中华帝国开始了贩卖殖民地人口的奴隶贸易。

但是,中华帝国的殖民地人口的人种大多数都属于黄种人,对此帝国的国民不是很喜欢。有的奴隶逃跑后,地方警察很难在人群中认出来,抓捕造成很大困难,也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于是乎,一种新的奴隶贸易模式开始了。英国、法国、荷兰等国从非洲抓捕来的黑人奴隶十分受到帝国国民的欢迎,但是万里迢迢的运来,价格很高。于是,帝国政府同欧洲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关于奴隶贸易的秘密协定,中华帝国从欧洲人手中进口黑人奴隶,作为回报欧洲国家也从中华帝国手中进口殖民地奴隶,这样的贸易互换使得双方都有生意做,皆大欢喜。

从此,中华帝国的国民成分当中,多了黑人奴隶一个阶层。而帝国为了控制殖民地,将殖民地内的大批土著、下等人卖往欧洲,削弱殖民地人口力量,巩固了统治。

紫禁城皇宫中,神武大帝邓浩楠手里把玩着詹增勇等人敬献的“光明之海”大钻石,偷着乐了好几天。

无疑,“光明之海”等一系列钻石作为全世界最顶尖的钻石,在后世被亿万人羡慕。尤其是这颗“光明之海”,作为全球最大的红色钻石,永远捍卫着第一的宝座。如今落到邓浩楠手中,其中高兴自然不言语表。

此时的“光明之海”还没有进行第二次加工,使其总重量达到了三百克拉,邓浩楠知道,这个时代的钻石切割技术太差,如此大钻石一旦加工起来,将会损失一大半重量,这绝对是全世界人民的损失。因此得知詹增勇带回这颗钻石的消息后,邓浩楠立刻下旨命其不得加工,直接送入皇宫。

“皇上”大内总管李小六来到邓浩楠身边,轻声问道:“奴婢已经找到了二十多个能工巧匠,按照皇上的吩咐,将钻石打磨后镶嵌到龙冠上”

邓浩楠摇摇头,道:“现在这个玫瑰形状很好,不用打磨了这东西磨不好就可惜了”

邓浩楠知道,中国的翡翠、玉石打磨能力虽然世界顶尖,但是在钻石打磨工艺上,能力太差。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很少有钻石,就连皇宫大内的一大半极品宝石都是从越南、东吁王朝、暹罗王朝、澜沧等东南亚附属国的朝贡得来,中国在全球前三大宝石的产地上没有任何优势。中华帝国此时只有山东地区有几处宝石矿山,但是出产的宝石质地太差,数量也太少。

这些都导致中华帝国的工匠们,在打磨精品宝石上面的工艺太差,因此邓浩楠信不过他们,不想把这颗世界第一的红钻石给糟蹋了。

小六子接过邓浩楠手中的红钻石,带去给工匠们安装在龙冠上。

这时,内阁首辅钱谦益觐见。

“启禀皇上,内阁认为,既然帝国现在国库储备充盈,是不是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邓浩楠点点头,道:“帝国现在钱多的都没地儿花了,当然可以”

钱谦益道:“内阁拟定延长休养生息政策到神武二十年,然后再视情况而定”

“准了”

“皇上圣明”

钱谦益继续说道:“启禀皇上,廉政公署已经连续三年未发现有帝国官员贪赃枉法事件发生了。帝国检察院今年接到的国民对官员们的投诉案件数量降低到了三百零三一起,比去年少了三十八起,主要集中在办事效率和待民态度上。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帝国官员们尽忠守法,帝国吏治清明。”

邓浩楠点点头,微笑道:“这正是朕所期待的只要帝国政治清明,军力强大,国民富足,放眼全世界,谁敢藐视帝国”

钱谦益点头称是,接着话锋一转,说道:“只是,最近很多官员都递交申请书,希望到印度殖民地和其他海外殖民地任职。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冲着海外殖民地发财去的。微臣担心天长日久,势必会影响国内官员们的心态。”

邓浩楠问道:“爱卿有何高见不妨说与朕听”

钱谦益回答道:“微臣以为,海外殖民地油水太多。为了公平起见,微臣建议海外殖民地官职实行轮换制度,总督每隔五年更换一届,殖民地各州府官员每隔三年更换一届。同时,帝国国内的官员应该增加俸禄,平衡他们的嫉妒心理,这样他们有了盼头,也好奉公守法的做事”

邓浩楠笑了笑,说道:“爱卿所言极是,这样好了,你回去召集其他官员们,拟个条陈,然后朕便给朝廷上下官员们加薪”

“微臣遵旨”钱谦益问道:“微臣以为在现有俸禄基础上,增加倍,皇上意下如何”

增加一倍,就等于每年增加九千多万银元用于官员薪俸开支。此时国朝每年财政收入平均在三亿银元左右,财政支出一亿九千万银元,盈余一亿一千万银元,完全可以支撑提升官员薪俸。同时,帝国财政收入每年以三千万银元的速度增加,总体上帝国财政不受加薪影响,依然有相当一大笔财政盈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