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349

分节阅读 3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神武四年,海麻雀级快速通讯舰正式下水,并经过了严格的海试,于当年底正式加入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特勤舰队服役。

作为帝国真正投入实用阶段的舰船,首舰海麻雀号的测试效果相当的好,最大速度飙升到了二十二节,巡航速度也比设计时多了两节,达到了十九节,而且钢壳船体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性,遇上敌人也很难被击沉。海军工程师们完全没有想到海麻雀号的性能竟然如此出色,飞剪船的超然地位顿时被高度重视起来。

皇家海军特勤舰队司令部成立,从神武四年底,帝国政府迫于情报传递的紧迫性,由海军部直接向帝国皇帝神武大帝提交申请,绕过了繁杂漫长的审批程序,由神武大帝直接下旨追加三千万银元用于打造特勤舰队。

特勤舰队虽然隶属皇家海军战斗序列,为帝国海军服务,但帝国军情局受命打造海外情报监听站,迫切需要特勤舰队的服务,为此帝国皇帝邓浩楠将特勤舰队的最终指挥权交由帝国军情局控制。

特勤舰队司令部得到追加拨款后,首批建造二十艘海麻雀级快速通讯舰。但帝国的钢铁产量这时却跟不上了,全年炼钢总量不过五万多吨,而二十艘海麻雀级通讯舰就要消耗四万吨优质钢铁,一年建造二十艘的计划无法完成。同时,帝国用钢消耗极大,陆军部对外殖民战争需要庞大的钢铁用来支撑武器制造。

而帝国其他行业也呈现出对钢铁的需求,虽然个体需求额度不高,但帝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行各业用钢的数量积少成多,汇聚到一起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而,帝国炼钢企业实际上无法满足帝国的钢铁需求。而帝国出于对武器级钢铁的技术保密,使得民间无法炼出武器级精钢,只能冶炼生铁和熟铁,少数铁匠个体能够手工冶炼少量的精钢。

精钢无法满足帝国需求,为此特勤舰队司令部只能每年完成五艘快速通讯舰,分作四年全部完成二十艘通讯舰的建造。

至神武六年,首批五艘海麻雀级快速通讯舰完工,并交由特勤舰队服役,加上原来的海麻雀号,总共五艘,分别被编为海麻雀1号至6号。

虽然只有六艘快速通讯舰,但是特勤舰队将其派遣到全球主要大洋进行情报收集,效果还是不错。海麻雀级通讯舰从亚洲天津卫出发到欧洲英国伦敦,只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时间,这个时间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帝国的情报传递了。其他国家想要了解东方的中华帝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消息要滞后一年多时间,但中华帝国却可以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知道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

这个时间差对于中华帝国进行战略部署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占据了先机。

从海麻雀一号抵达欧洲的那一天开始,中华帝国的这款快速通讯舰便在欧洲人的眼中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起中华帝国在东方的神秘性,比起中华帝国海军巡航舰舰队在全球海洋上出现,之前的都不如这款快速通讯舰给欧洲人的震撼强烈。

从伦敦到北京从以前的一年以上,到现在只需要一百天时间,这种震撼是难以语表的。同时,东方特有的飞剪式舰首,高干舷、长线条钢壳船体给欧洲人的视觉冲击和舰船理论更是强烈的。

在这之前,欧洲人根本不相信用钢铁造出来的舰船能够浮在水上。当看到海麻雀号时,给他们的思想打击就好比伽利略抨击哥白尼一样,在欧洲航海界掀起惊天波澜。

欧洲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都在第一时间对海麻雀级快速通讯舰产生了兴趣。

然而,海麻雀号是隶属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不是哪个国家的人都能上前瞻仰的。除了跟中华帝国关系好的国家外,向西班牙、荷兰等国只能远观。

英格兰王国国王查理一世似乎对他当年跟中华帝国结盟而感到庆幸,此时变成了兴奋。他从来不指望中华帝国的影响力能够到达欧洲,因此他以前看看待中英关系之停留在“噱头”的层次上。也就是说,英王查理一世拿中华帝国当做借口,以此来作为他解散议会,强化王权的“噱头”。

如今,查理一世从海麻雀号快速通讯舰上面感觉到了中华帝国的影响力,同时更是看到了新的政治筹码。

中华帝国对于海麻雀级通讯舰的一些数据参数并没有隐瞒,当英国和法国两国政府向中华帝国政府提出想要更多的了解海麻雀级通讯舰的一些参数时,帝国政府毫不保留的告诉了他们。

这在英法两国政府看来,中华帝国无疑是慷慨的,而英国政府更是认为中华帝国这个盟友十分厚道和可靠。然而,事实上却是。当英法两国的船舶工程人员登舰体会一番之后,才知道,这种新式的舰只在他们本国根本无法建造。

当然,这时帝国政府便将如何建造海麻雀号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夸张了好几倍,造价成本一百三十万的海麻雀号,夸张了十倍,单价一千三百万银元。

两国政府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大吃一惊,这时才知道建造这种船只是多么的奢侈,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感触到中华帝国的强大。

提高中华帝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这就是海麻雀号对英法两国开放的主要原因。作为在未来二三十年内的两个主要海上强国,中华帝国需要从一开始就在他们的心中打造一种无法战胜中华帝国的潜意识概念。

英国人的海上贸易发达,但是仅限于纺织手工业,英国的钢铁工业还十分薄弱,使用火炮还是青铜铸造,铁质武器还没有普及,更谈不上钢。一艘海麻雀号需要两百多吨的钢材,这相当于英国两年的精铁产量,而质量更是达不到精钢的标准。

反过来,法国的冶铁工业发达,在欧洲位居第一位。此时,法国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铁质工业品了。但法国的铁产量高,达到中华帝国的三分之二水平,但钢却不多,无法用来建造钢壳船只。同时,法国人没有用来锻造钢材的水压机和提供动力的蒸汽机,因此即使他们的钢材达到标准,也造不出来像海麻雀号这样的战舰。

中华帝国发布了海麻雀号的建造费用,高达一千三百万银元的造价让英法两国海军望尘莫及,原本打算向中华帝国订造几艘改型战舰的念头也被打消。

中华帝国本来就不打算将海麻雀级通讯舰出售给欧洲国家,价格抬得老高就是不希望欧洲国家跟风。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就可以在通讯方面对欧洲保持领先的地位。

果然,欧洲各国旁敲侧击都知道了海麻雀号的天价建造费用,即使最有钱的西班牙和荷兰两国都摇头皱眉。荷兰议会放弃了寻求这种快速通讯舰的念头,但却在试图用木质船壳进行模仿。西班牙帝国有的是钱,贵族们特别希望搞到几艘这种快速船只,作为身份和地位的炫耀。然而,西班牙帝国和中华帝国之间的战火还未停止,中华帝国政府不会同意向西班牙出口该型战舰的。

同时,英王查理一世在欧洲大肆宣扬英格兰和中华帝国的盟友关系,阻挠中华帝国和西班牙帝国和解的同时,也让英格兰王国不再显得孤单。

首艘海麻雀号抵达欧洲的目的除了炫耀中华帝国的实力之外,也是作为探听欧洲最新消息的载体。海麻雀号停泊英国,并获得了英王查理一世的特许,允许海麻雀号航行泰晤士河,停泊伦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