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316

分节阅读 3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皇帝雇用声名显赫的波希米亚贵族华伦斯坦的雇佣军,华伦斯坦不负其所望,于去年4月击败曼斯菲尔德,其后再击败丹麦,并控制了萨克森。丹麦被迫于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定吕贝克和约,并保证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务。

这样一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势力伸延到波罗的海沿岸。

此时,英国和法国都在建造一等战列舰,这刺激了欧洲各个海军强国。西班牙、瑞典、挪威、荷兰、神圣罗马帝国都开始立项建造一等战列舰。

来自大明的蝴蝶效应不知不觉中开始影响了欧洲,欧洲各个主要海上强国都开始建造一等战列舰。而神圣罗马帝国获胜后,华伦斯坦便开始在波罗的海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瑞典国王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舰队订单数据,得知神圣罗马帝国准备建造十艘一等战列舰,二十艘二等战列舰,未来五年内建成拥有百艘战列舰的强大舰队。

瑞典国王害怕从此神圣罗马帝国会超越瑞典,取得在波罗的海的优势地位。因此瑞典开工建造一等战列舰的同时,也和法国秘密商议对策。

法国本是天主教国家,一开始不好帮着新教国家对付罗马帝国,但是如今看到罗马帝国节节胜利之后,法国国王有些忍不住了。法国国王准备直接出兵对抗神圣罗马帝国。但是首相兹塞留反对,因为一个月前,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在泽西岛附近海域发生交火,双方海军都互不相让,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降半旗以示尊敬。

这样一来,使得英法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此时,英王查理一世第二次解散议会,导致议会部分成员秘密指示苏格兰的老百姓叛乱,对抗查理一世。

英国有爆发内战的危机,法国首相看的很清楚,因此他说服法国国王,要趁着英国内战的机会。查理一世削减海军经费,正是法国海军超过英国海军的时机。

因此,法国人认为,如果能够超过英国海军,那样法国海军便可以称霸欧洲,掌握大西洋的贸易航线了。

法国国王杯首相说服了,因此决定决定出钱,让瑞典出兵对抗神圣罗马帝国。同时,法国打造大型舰队的计划被提上日程。

于是,在法国的资金援助下,瑞典于六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亚登陆,攻击神圣罗马帝国军队。

瑞典军队由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领,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联合,于布赖滕费尔德会战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占领了波美拉尼亚。

神圣罗马帝国军的统帅蒂利伯爵在列赫河战败身亡,瑞典军占领美因茨,在今年四月再攻陷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再度起用原被贬斥的华伦斯坦为统帅,在五月与瑞典军进行吕岑会战,可是瑞典再度获胜,但同时瑞典军的主帅古斯塔夫二世国王亦阵亡,从此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借此机会联合西班牙盟军,准备彻底打垮瑞典陆军。西班牙军队参战需要借道法国部分领土,法国人不同意,于是罗马教皇向法国国王施压。结果适得其反,法国国王严词拒绝,结果导致法国和西班牙关系紧张,战事一触即发。

此时的西班牙是欧洲第一大国,在中欧和北欧、东欧都有领土。其中在荷兰附近的军队有三万余人,此时正在对荷兰发动第十二次围剿,企图消灭荷兰。

正在西班牙和法国僵持不下,火药味十足的时候,荷兰陆军意外的打退了西班牙的第十二次围剿,导致西班牙陆军惨败。

于是,西班牙放弃了围剿荷兰,转而帮助神圣罗马帝国进攻瑞典军队。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西班牙陆军没能在荷兰人身上占便宜,却将瑞典军队打败了,一直将瑞典军队赶回了本国,从新占据了波罗的海北部。

法国终是没有阻止住神圣罗马帝国的扩张,于是法国准备亲自出兵,阻挡神圣罗马帝国的扩张,欧洲战争迅速进入混战时代。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15章 欧洲的大门

第315章 欧洲的大门

今日第二更

邓浩楠不想过早的去刺激欧洲,因此国土扩张到西面的哈萨克吉利吉斯哈萨克斯坦汗部便停止了西扩。

哈萨克吉利吉斯再往西就是咸海了,那里是古代西域诸国的传统控制范围。有布哈拉、月基别大月国、基瓦、呼罗珊等国,往南是莫卧儿帝国,往西北是俄罗斯帝国,再往东便是波斯帝国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此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是一等一的军事强国。它不但自己实力强大,而且还有一个强大的联盟,使得邓浩楠不敢轻易去碰触中亚,以免惹毛了这个强大的联盟。

法国为了对抗神圣罗马帝国,依然抛弃天主教国家之间的信仰联合,反而掉过头来联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伊斯兰教国家。

法国及奥斯曼帝国都有共同的强敌就是西班牙,双方不但在海上冲突,而且在陆地上同样冲突严重。

这样,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因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及南欧的敌对而联合起来,成为当时最强大联盟。

这是一个军事及经济联盟,奥斯曼帝国允许法国可在帝国内贸易而免收徵税。事实上,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是欧洲相当重要及受接纳的政体,奥斯曼帝国与法国、英格兰王国及荷兰共和国缔结军事同盟,对抗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意大利及奥地利公国。

这两大军事集团不亚于一战和二战的军事联盟,甚至远超过后两次,因为他们不但在军事上联盟,在经济上也联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面联盟关系。

随着十六世纪的发展,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力量受到冒起的西欧势力挑战,特别是在波斯湾、印度洋及摩鹿加群岛一带受到西班牙、葡萄牙的威胁。由于奥斯曼帝国封锁了向南及向东的海路,欧洲各国只得另觅路径。因此,法国、荷兰和英国才会跟奥斯曼帝国结盟,进而打通航道。而西班牙帝国只能绕原路了,这就造成了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不断的跟奥斯曼帝国结仇的原因。当然,宗教的对抗也是其中之一。在陆上,奥斯曼帝国一直在扩张。但是进展并不太顺利。陆军被奥地利公国的战争及波斯帝国沿岸之战这两条战线困扰,维持战争所需的资源、后勤补给及通讯因距离过远而变得困难,使陆军经费激增变得难以维持。

随着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逐渐放缓。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发展,以及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海路及新大陆都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变异。

1571年焚烧莫斯科后,奥斯曼帝国支持的克里米亚可汗代乌莱特一世契莱计划征服俄国。但最后失败了,俄罗斯人一直让世人知道,征伐俄罗斯最终都会失败。俄罗斯帝国缓过气来,于是大举反扑,越过高加索,直接和奥斯曼帝国交战,使得奥斯曼帝国东西南北四面作战,不断的消耗国力。

虽然奥斯曼帝国面对着这些困难,但邓浩楠心中明白,这个帝国仍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著奥斯曼帝国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

欧洲各国开始著手应付奥斯曼帝国对陆路贸易通道的控制。西欧国家绕过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垄断,建立他们的海路通往亚洲。从新大陆大量涌入的白银导致奥斯曼货币的贬值及通胀,这对奥斯曼社会的各阶层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塞利姆二世时期的大维齐尔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开始进行苏伊士及伏尔加航道的开发,以挽救经济,但这些计划在后来因为财政压力被取消。

邓浩楠手中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令西域各国不安。西域各国原本就被奥斯曼帝国压迫,这时大明帝国的从新崛起令他们更加紧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