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309

分节阅读 3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撤,偌大的国土面积上实行休养生息倒是国泰民安。只是,少了北方蒙古和满清的边患并没有完全让大明边疆安定。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还有不少隐患暴露出来。

挨着最近的便是西宁卫西北的鞑靼土默特部,肃州卫长城末端的吐鲁番部,以及在大漠内的葱岭叶儿羌部,这三部在大明立国的时候,曾经臣服大明。然而,当改变大明声威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后,这三部便开始叛乱。到了明万历五年,大明已经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边疆上,三部经常袭扰大明边疆肃州卫噩耗西宁卫,闹得边疆民不聊生。邓浩楠监国后,解决了最大的北方威胁后,西北威胁便提上日程。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军户和匠户的世代罔替制度被打破,更多的人开始回家种田当农民。

这样一来,老百姓对于生活有了盼头,秋收来临时便可以大丰收了。这是邓浩楠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然而这几个部落同样看到了秋天时的巨大油水,抢劫一番就足够过冬了。

西北刚刚平定几个月,最后一茬秋小麦是西北老百姓的命根子,如果给这些叛军抢了去,那么西北民乱毫无疑问将会再起。

邓浩楠绝对不允许民乱再起,因此已经调集军队向西安集结,准备征服这几个部落,御敌于国门之外。

除了这三个部落外,还有羌族控制的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斯藏宣慰司两个大部落。

这两个部落盘踞在四川上面,控制着整个西藏,背后是莫卧儿帝国。由于他们所在位置居高临下,对大明帝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地势关系,明军很难直接从四川、云南北上消灭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斯藏宣慰司的叛乱,因此邓浩楠准备先扫平鞑靼土默特部、吐鲁番部、葱岭叶儿羌部,然后从叶儿羌部进入西藏高原,从背后平定西藏。

这一切将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参谋部在兵棋推演上做了初步的军费预算,需要耗费两千万两银子,立时两年才能平定西北。如果想要彻底结束西北乱局,需要在西藏驻军,但补给十分困难。假定在西藏驻军两万人,那么每年军费开支就高达四百万两。

这令邓浩楠很是苦恼,换做以前,他不会在乎这点儿钱的。如今他已经把大明当做他自己的天下了,这钱就不能乱花。银子赚来需要用在民生上,这样才能让国家越来越富,如果都砸到了军费上,那将会严重拖累国家强大的步伐的。

当然,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军费高了,劳民伤财,军费低了,国家不安全。其中,军费是一门大学问,邓浩楠作为统治者需要谨慎行事。

苦水吐出,邓浩楠松快了不少,但是张溥却是惊诧了。

在他的眼中,老百姓交上了的赋税当然是养活皇帝和文武百官,以及军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将赋税反过来用于民生的道理。

当然,张溥非迂腐之人,他听出了邓浩楠的意思。

“王爷忧国忧民,实乃明君也,这下子百姓有福了”

邓浩楠是监国摄政王,就是半个君,因此当得起张溥称他明君。

不过,这种事情双方心中都清楚,张溥更是明白邓浩楠用不了多久就会问鼎神器,这明君二字当得起。反过来讲,如果邓浩楠不打算问鼎神器,那么张溥根本就不会过来帮他。

“将武汉的五万马步军调往西北,但是他们并没有战斗力,去了也是无用白白浪费军饷”

张溥笑道:“王爷平定西北只需要出动十万蒙古铁骑即可这五万马步军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维持西北地方治安的。”

维持治安邓浩楠可以理解,可是为何只出动蒙古骑兵呢张溥给出了解释。

“蒙古人刚刚投靠王爷,但不足以完全信任,因此王爷的军队不能动,防止蒙古人反复反过来说,王爷手中握着几十万蒙古骑兵,这是一把双刃剑,为了不伤到自己,就不能让他们闲着,需要调离蒙古大漠”

邓浩楠问道:“先生的意思是用蒙古人攻击羌人”

“那只是一方面”

张溥回答道:“蒙古人和羌人都是游牧民族,帝国强大时,他们便称臣纳贡,一旦帝国积弱时,他们便落井下石刀兵相见。因此对待他们时,应该把他们当做刀使,让他们为帝国征战,到处树敌,这样他们以后就只能依靠朝廷,彻底依附朝廷,达到教化的目的”

邓浩楠点点头,暗道这老头看问题果然犀利,一针见血。这计策有些狠,邓浩楠作为后来人,自然不希望种族残杀。但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一个和平主义者,任何大儒思想家都会跳出来呼吁汉族正统,消灭其他种族。

他们的思想被时代束缚,邓浩楠更无法改变他们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不过,眼下张溥的计策却是非常好的办法。

因为邓浩楠忽然间想起了俄罗斯帝国类似的策略。当年俄罗斯帝国在对付游牧民族哥萨克时,采取了怀柔利用政策。那就是俄罗斯政府在法律上是哥萨克的统治者,但是跟哥萨克人之间却是雇佣关系。哥萨克出人,俄罗斯政府出钱,然后东扩。

哥萨克便是俄罗斯对外扩张的利剑,这样哥萨克满世界树敌,最终完全归附俄罗斯帝国,同时又帮着俄罗斯帝国打下了广大的西伯利亚领土。

这是管理游牧民族的成功典范,邓浩楠予以借鉴。

然而,张溥却是还有更好的办法。

“王爷只需要命令蒙古骑兵用武力镇压羌族各部,绝对不能手软。羌族人从古至今,归顺天朝和反叛天朝的次数如同家常便饭,对付他们必须狠狠的屠杀一次。”

邓浩楠有些不忍,问道:“可是,本王准备将那里永远变成大明的国土啊如果太过残忍,恐日后无法安抚那里的百姓”

张溥笑道:“黑锅要蒙古人去背,战后王爷迅速派出汉军管理,同时进行赈济。这样,羌族人狠蒙古人,却要感激王爷,则西北定矣。假以时日,王爷多洒恩惠给他们,引导他们定居下来,则青藏才能真正纳入帝国版图。”

邓浩楠明白,这就是张溥要教给邓浩楠的帝王心术。左手当坏人,右手当好人,问题不过像个球,从左手抛到右手,指使者没变,但在观众面前,效果却是截然相反。

“本王得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邓浩楠一番发自肺腑的感慨,张溥手锊胡须微微点头,又道:“只是,王爷如今对西北用兵,需要双管齐下。左手武力,犹如大棒当头,给敌人震慑。右手怀柔,辅以名利诱导各部首领和要员,恩威并施可收奇效”

好吧这就是大明版的大棒加胡萝卜

邓浩楠顿时明白了张溥的用意,暗道这老头着实厉害。如果当年福王重用于他,甚至表露出野心的话,想必现在天下就是福王的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