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293

分节阅读 29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设六部,称南六部,另有一套职官,但又不全置,其职权远不如北京六部,一般是安置地位崇高之退闲大臣之所。

邓浩楠允许南直隶的存在,但不放心那些退休、贬庶的官员,因此南直隶兵部和守备全部由邓浩楠的嫡系人马掌控,枪杆子邓浩楠永远不会放松,否则就会出问题。

钱谦益改革六部,邓浩楠也没闲着,强化了督察院、大理寺职能。

原本都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使、左右佥都御使等官。又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遍布全国。

但邓浩楠的治下多了辽东府、朝鲜都护府、台湾府、琉球都护府,甚至前段时间又多了夏威夷都护府。

这些地方实行的是检察院、警察厅、法院,以及立法、刑法、司法等现代化制度,需要跟中央完成融合。

但邓浩楠跟钱谦益商议过后,认为不可以一触而就,当缓行甚行。毕竟国内的官僚体制根深蒂固,一下子改变恐适得其反。

邓浩楠想通了其中关节,于是决定打造一个过渡期,一点点将现代化的三权分立制度慢慢渗透进去。

好在明朝末期已经出现了三权分立的雏形,民族、民众开放性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思想,使得他们对邓浩楠的改革方案能够慢慢接受,逐步改变。

但这也需要时间

都御使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十三道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巡按称为“代天子巡狩”。官虽不高正七品,出外巡查时权力却很大。设通政使司,有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等官,掌管“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设大理寺,有卿、左右少卿、左右寺丞等官,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与刑部、督察院合称“三法司”,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关于翰林院,邓浩楠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翰林院的名字依然保留,有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五经博士等官。但职能在现有的掌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基础上,把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等专业人员的培养纳入翰林院。

用邓浩楠的想法,翰林院从此将成为科学院,培养帝国科技人才,专研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全速追赶西方科技水平。

教育是立国之本,邓浩楠最关心的机关之一。

古代教育由国子监掌控。有祭酒一人、司业一人,五经博士、助教、学正等官。下设五厅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

邓浩楠命国子监主管,成立帝国大学,引入荷兰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的全部学科,以及高新聘请这两座大学的教授、导师和助教到帝国大学授课,并配齐全世界最齐全的教学器材和实验室。其中实验室跟翰林院共享,学员从辽东大学和国子监选拔入学。

邓浩楠任帝国大学名誉校长,原钦天监汤若望任帝国大学首任校长,金尼阁、邓玉函、罗雅谷、傅泛际、龙华民nongobardi等任副校长和教授等职务。

邓浩楠准备用二十年时间,将帝国大学打造成全世界规模最大、教育水平最高的国际化超级大学。

为此,邓浩楠对帝国大学不惜下血本,先期投资一千万两白银,后期分别从国子监财政预算中每年增加,同时国家财政也会给适当的财政倾斜照顾。

帝国军校同时成立,由于之前有了亚东海陆军军官学校的基础,帝国军校很容易建立起来。帝国军校同样囊括了亚东海陆军全部科目,未毕业的亚东军校学员一律转入帝国军校。邓浩楠依然担任荣誉校长,掌控着军官团,紧紧握住兵权。

当然,亚东军官学校并没有裁撤,而是继续招收学员,跟帝国军校形成竞争和攀比,提高军官对抗拼搏素质。

由于邓浩楠走精兵之路,因此军队中很多军官都得到机会到军校进修改造,使得帝国军校和亚东军校的生源不断。而帝国军校的成立,使得原本极少的名额一下子多了起来,更多的军官、优秀士兵得以有机会学习进步。

军校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预见军队的战斗力和军校培养的人才成正比增长。这不但是邓浩楠称霸的筹码,也是军人自我提升价值的必由之路。

邓浩楠掌控了中央之后,第二步就是要掌控地方了。

地方势力表面上比中央好控制,但事实上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亘古不变。邓浩楠两面同时下手,一面以朝廷名义直接明令地方官员执行中央命令,一面动用安全局力量对各个行省官员威逼利诱,使得他们不敢拧成一股绳跟邓浩楠作对。同时,邓浩楠改编了各省勤王大军之后,大多数军队都在裁撤范围内。老弱病残发放抚恤金回家当农民,青壮依然不少,很多人不懂生活之道,不愿意离开军队。

为此,邓浩楠将这些青壮军队改编成国民警卫队和地方警察部队,和军队一样同属帝国战斗序列。只不过军队是对外战争的,国民警卫队是对内镇压暴的,而警察部队是抓捕犯人,维护地方治安的。

这些人不管什么军队、国民警卫队还是警察的,他们只关心是不是国家的公务员,能不能拿到朝廷俸禄。

得到这两条保证后,所有人都愿意干,毫无怨言。

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邓浩楠将他们整编后,派自己人统领他们返回各自行省。

这样一来,邓浩楠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局面改变,直接用当地人对付管理当地人,使得各省官员只能垂头丧气,乖乖的服从朝廷的指挥,执行邓浩楠下达的每一道命令。

地方官制邓浩楠决定暂缓改革,饭得一口一口吃,急不得。

眼下中央控制了,地方行省基本上制服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收缴杨鹤手里的二十万大军,以及平定陕西叛乱。还有,皇室成员的力量不容小觑,洛阳的福王和武汉的楚王都有些不安分,邓浩楠不除掉他们总是感觉寝食难安。

“明车暗马偷吃炮,这个来形容你的确很恰当”

皇宫御花园内,张嫣听完邓浩楠的描述后,立即下了结论。

对此,邓浩楠无言以对,这个钱谦益的确有才华,一句话就给邓浩楠之前的战略部署给了诠释,不由得邓浩楠不佩服。

细细想来,这几个字的确就是邓浩楠之前的战略战术,倒也形容的贴切。

“看起来他对我研究了很久了,这让我有些担心”

张嫣不赞同邓浩楠的观点,解释道:“他在最后一局中让你赢了,加上他的话,足够说明他还算识时务,知道他自己无法跟天斗。虽然他还没有向你表忠心,但至少他现在以国事民生为重,不会跟你对着干的”

邓浩楠点点头,道:“昨天温体仁几个联名弹劾钱谦益在浙江督考时贪墨、收受贿赂,我已经把奏折留中不发,并派人做了善后。但还是担心温体仁他们不会善罢甘休,还会找借口向他发难”

“当官本来就是这样”张嫣说道:“不相互斗还怎么做官、升官啊现在钱谦益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对你可是大有好处”

邓浩楠点点头,不置可否。

“杨鹤那边回你了吗”

邓浩楠摇摇头,道:“杨鹤推托剿匪不能半途而废,推迟还朝面君”

“他当然不敢回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