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277

分节阅读 2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是唐镜百般劝说天启皇帝勿要动怒,但是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不生气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唐镜真的后悔唤醒他。

“皇上勿要动怒,当心龙体”

天启皇帝在唐镜的搀扶下,起身靠在床头。

“朕问你,你说实话,那几个贱人的肚子里是谁的”

“自然是皇上的”

“朕怎么不记得”

唐镜于是将事情经过说了一番,天启皇帝顿时气得剧咳起来。

“几个贱人联合起来想要朕的命吗”

唐镜道:“皇上息怒,那个时候她们那么做也是为了皇室着想”

“暂且绕她们一命”天启皇帝话锋一转,道:“待她们生产之后再收拾她们”

“皇上这一清醒,内外廷也都安分了。再过一个多月,几位娘娘们诞下皇子,皇上只要立下储君,内外廷也就不用再争权夺利了”

天启皇帝点点头,突然问道:“叛军打到哪了”

“山海关总兵郭光怀阵亡,遵化、蓟州镇陷落,按照清兵的行军速度,三日后便可直抵京师城下先下京师已经戒严,内阁已经开始商讨对策”

满清在大明皇室的口中一直是叛军,因为他们本是大明的臣民,因此属于造反。如今皇太极称帝,建国号大清,跟大明对着干,这令天启皇帝很生气。

不过,这已经不是重点了。此时皇太极挥军入关,已经攻克京畿重镇遵化,眼瞅着打到北京城下了,天启皇帝已经不想皇太极称帝的事情了,甚至准备对付邓浩楠的心思都没有了。

“内阁议论出来结果了没有”

唐镜摇摇头,道:“还没有兵部尚书王洽力陈调辽国公邓浩楠回京坐镇,但是黄立极他们反对”

“现如今京师还有多少军队”

“十万禁军”

“何人可担当重任”

“目前三边总督杨鹤之子杨嗣昌在京,兵部左侍郎袁崇焕留京闲置”

“他们二人如何”

唐镜回答道:“内阁看好杨嗣昌,但杨嗣昌统领十万大军南下剿匪,新败于江西大孤山,不利于统领禁军。而袁崇焕虽然镇守辽西有功,但袁崇焕治兵容不下他人指手画脚,宁远兵变之事已经人尽皆知,也不利于统领禁军。”

天启皇帝想了想,说道:“让袁崇焕总督蓟辽,调关宁铁骑入关御敌应该更好一些”

唐镜摇摇头,道:“皇上有所不知,袁崇焕离开辽西后,辽西已经并入辽东都督府。邓浩楠不但给辽西十几万军队补齐了拖欠三年的军饷,而且大肆提拔辽西本土人当将领,更是派出心腹接管要害部门,现在的关宁铁骑只听命于邓浩楠了。”

天启皇帝强忍着怒意,道:“这么说,邓浩楠已经是辽东的王了”

唐镜点点头,道:“经过辽沈大战,大半个辽地落入邓浩楠手里,被他经营的跟铁桶一般,说他是割据藩王也不为过”

天启皇帝不语了好久,不知道是他因为病痛的缘故,还是在思考问题。

唐镜小心的说道:“微臣的意思是现在皇上您还得忍,调邓浩楠回京坐镇是最稳妥的方法。先把皇太极赶出长城,然后再思考下一步对策”

“附近还有什么军队可以过来勤王”

“勤王令已经发出去了”唐镜回答道:“大同和宣府的援兵来的最快,三日后可抵达但也只有两万人马,远水救不了近火”

天启皇帝问道:“勤王令已经发了那辽东军岂不是要入关了”

“并没有给辽东都督府发勤王令”唐镜说道:“黄立极他们是绝对不允许辽东军进入京畿的,他的理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天启皇帝心中暗道:这个死老头倒也有点儿远见

不管黄立极他们如何内讧,如何的党争,对于黄立极他们打压邓浩楠的事情,天启皇帝是持支持态度的。

不过眼下在天启皇帝的眼中,邓浩楠的军事割据和黄立极等人的内阁党争都不被他接纳,他早晚都要修理一干人等,只是要分轻重缓急。

很快,天启皇帝召见内阁五位阁臣商议对策。内阁中只有兵部尚书王洽依然力挺邓浩楠回京坐镇,其他四人还是老样子,任你风吹雨打,就是不松口。

王洽除了和邓浩楠一伙之外,作为兵部尚书,他深知眼下的局势危及,非邓浩楠的辽东军解围不可。不过五个阁臣四个反对,他孤掌难鸣,最终败下阵来。

六月七日,内阁在启用杨嗣昌和袁崇焕二人的任命上面终于达成妥协,天启皇帝宁可任用败北的杨嗣昌,也不用制造兵变的袁崇焕。

杨嗣昌总督蓟辽,但是只能调动山海关内的军队,关外辽东都督府听宣不听调。如果要强调辽东军,那么请先支付这些年欠下的军饷和军费开支。

山海关总兵阵亡,杨嗣昌任命洪承畴为山海关总兵。这洪承畴倒是有几分智谋和狠劲,他给杨嗣昌出了个主意,将山海关至熊窝头长城上的十二万明军尽数调入关内,进京勤王。

杨嗣昌惊恐的看着洪承畴,道:“这不是等于放弃了蓟州长城天险了吗那皇太极大军不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洪承畴冷笑道:“大人勿要担心,自然有人会替我们擦屁股”

“你的意思是”

洪承畴道:“眼下皇太极从洪山口北长城破关,已经占领了遵化,这山海关蓟州境内的长城已经形同虚设。上面的明军如今不是帮京师镇守了,而是帮着辽东军守大后方。我们只要把这十二万明军尽数撤了,着急的肯定是辽东都督府。如果没有山海关殿后,辽西十几万辽东军将会三面受敌。”

杨嗣昌听懂了洪承畴的计策,顿时大喜道:“既如此,这京师安全可保矣”

洪承畴摇摇头,道:“十二万明军都是步军,守长城可以,但是却无法跟满蒙联军正面交战。他们撤回来顶多守住京师,不让皇太极破城,但却无法退敌”

“能守住京城就是一大功”

杨嗣昌来回走了两步,道:“就这么办将山海关至熊窝头一段的长城放弃,调十二万明军进京勤王。把山海关让给皇太极,让皇太极跟邓浩楠斗去吧”

洪承畴摇头道:“辽东军在山海关耳目众多,我们前脚撤兵,辽东军后脚就会接管山海关至熊窝头一线,倒是不会给皇太极占了便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