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186

分节阅读 1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邓浩楠加入阉党,那么阉党们今天是不是要庆祝一番啊魏忠贤有没有什么表示”

小六子弱弱的不说话。

“说吧”张皇后叹口气,道:“哀家已经习惯了不会生气”

小六子犹豫了一下,最后说道:“魏忠贤赏赐邓大人国色一名,宫女十名”

说道最后,小六子几乎自己都听不见了。

无奈张皇后的耳朵好使,听了个明白,顿时怒道:“这个该死的贼人竟然这样嚣张简直无法无天了”

在大明一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语专业考级那样,四六八级逐级过关,一直考过“八级”,才有资格母仪天下。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罢了。但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却是十分规范,其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

第一级是“海选”。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这五千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选美“准考证”。皇家则支付若干银币作为聘金与路费,令被选少女父母按规定时限送女儿京城应选。

第二级叫初选。这初选得选择一个大场子,由太监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后,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这初选便会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极叫复选。一般于初选的第二天,这些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用十分挑剔的标准,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即令“靠边站”。然后就是让大家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以考察音色、仪态,淘汰掉嗓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欠雅者。如此又筛掉二千人。

第四级是精选。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再让她们走上几十步“台步”,看看步姿与风韵。于是,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终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考级”。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号。

第五级是留宫。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其体检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选“航天员”。通过体检,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入选留宫的宫女。

第六级是晋嫔。这三百名留宫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专员详细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

第七级是“选三”。所谓“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选后为例,当年由太妃刘氏亲召五十人,“与之款语,试以书算诗画诸艺”后选定三人,即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

第八级是钦定。刘太妃先把张嫣等三人的美态转告皇帝,熹宗再亲自召见三人,直接进行面试。熹宗见着三个姝艳绝伦的美人,真有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便让赵选侍决断。赵建议定张嫣,于是钦定张嫣为中宫皇后,王氏封为良妃,段氏封为纯妃。是年,张嫣年方十五。

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如明光宗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大姑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大姑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据载,这位刘大姑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老处女。

而国色就是第七级选拔剩下的五十名美女的称呼。包括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三人,都属于国色。国色未入选的四十七名美女赐金币回家,也允许留在宫中,张皇后一批国色美女中,留下的都算作皇帝的女人,等到皇后或者贵妃犯事或者降级,亦或者死亡时,这些国色便有机会得到皇帝宠幸,进位贵妃甚至皇后。

明初大多数女子都会选择等待,等到野鸡便凤凰。可是随着明朝皇室的腐败,宫中女子被待致死堆积成山,民间女子不再愿意自己女儿留下。

张皇后是以国色入选,如今魏忠贤赏赐邓浩楠国色一名,无疑是在打张皇后的脸,进一步损坏皇权的形象。

张皇后气的浑身发抖,小六子急忙上前劝说。

过了好一会儿,张皇后突然道:“被选的国色是谁”

小六子想了想说道:“是储秀宫十七号晋嫔苏翠娥”

张皇后突然笑了笑,道:“这回哀家有办法了,看你邓浩楠还死不死”

小六子担心的道:“皇后,请您不要为难邓大人”

张皇后冷笑道:“当个功臣不好吗他只要乖乖的听话,哀家自然不会为难他”

入夜,催呈秀亲自到靖海侯府请邓浩楠赴宴,地点就在催呈秀的府邸。离着靖海侯府不远,拐个弯就到了,难怪催呈秀亲自过来。

催呈秀不过是个兵部尚书,没有爵位,府邸挨着邓浩楠的府邸这样近,只能说明他作为阉党成员的势力庞大。

来到催呈秀府邸,府门前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侯爷请”

“大人不必客气,请”

邓浩楠跟催呈秀相互客套一番,然后一起进去。

催府着实气派,比邓浩楠的侯府还大更豪华。酒席从大厅内,一直摆到院落走廊,不下几百席位。

这些都是阉党成员

邓浩楠跟催呈秀联袂走进去,顿时成为了关注对象。一干大小官员们纷纷上前客套,问这问那,亲热度好像几十年的好朋友一般。

邓浩楠尽量记着他的样子和名字,将来好对号入座,亦或者防备着他们。毕竟阉党即将下台,残余还不少。留个印象自然有备无患。

外面坐的都是小喽啰,正厅内做的才是核心人物。而当中最大的一张酒席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经过催呈秀一一介绍,邓浩楠一一跟他们打招呼。关键的头目,邓浩楠都会跟对方说两句,以便加强印象。

其中内监有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等三十余人。外廷有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等主谋议的号称“五虎”,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等主杀戮的号“五彪”。

更有十狗之首周应秋,此人善烹饪,魏忠贤的侄子、肃宁伯魏良卿最喜欢吃他烧的猪蹄。他升至左都御史有赖于此,被人称作“煨蹄总宪”。十孩儿四十孙更是人品繁杂,在京城的只有李蕃、李鲁生等御史、给事中等。

出人意料的是,黄立吉等人也到场了。邓浩楠心中暗叹,别看他们在朝堂上对立,私底下却是不影响交流感情。或许这就是他们的政治厚黑学吧,总之一个个的都是笑里藏刀。

最为有意思的是,顾秉谦等人竟然也对邓浩楠低声下气了起来,看催呈秀的架势,好像还有给邓浩楠跟他们调解的意思。

大厅中央是一块宽大的空地,上面铺满了厚厚的地毯,不知道作何用处。

催呈秀带着邓浩楠坐到中央的主席位置,邓浩楠小声问道:“为何不见九千岁”

催呈秀笑道:“九千岁从不跟任何人单独吃酒,更不喜欢这种场合况且今日是给侯爷您接风洗尘,九千岁来了的话,岂不是喧宾夺主了吗”

邓浩楠哑然。

催呈秀拍了拍手,一干官员们纷纷停止喧闹。众人坐定后,催呈秀起身。

“诸位臣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