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181

分节阅读 1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掠夺,同样抢劫没有武装防护的荷兰船队,这给荷兰西印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英法出兵占领了加勒比海内的岛屿,而且还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挨着墨西哥建立殖民地。而荷兰开辟的新阿姆斯特丹就在他们附近,矛盾日益激烈,基本上处于战争边缘了。

与此同时,巴西开始反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占领,使得东印度公司兵力紧缩。而在远东,查理一世颁布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特许状,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拥有了军队和舰队,最近英国人开始进入马六甲,在新加坡开辟了殖民据点,这样一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巴达维亚总部就处于英国军队和舰队的威胁之下。

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后的底线不是赎回邓浩楠抓的俘虏,而是不能够跟邓浩楠全面开战。

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不过邓浩楠跟希福萨姆二人谁都没有猜出来对方的底线。

于是明荷金州条约就是在这种相互算计的情况下缔结了。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邓浩楠跟荷兰东印度公司停止战争,恢复平等民主的友情。荷兰方面用五百万两白银赎回荷兰战俘,辽东都督府方面守约释放战俘。附件大明太平洋贸易公司与荷兰东印度公司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开辟互惠互利的平等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治下的城市、港口允许辽东都督府旗下太平洋贸易公司进行守法贸易。辽东都督府治下城市、港口允许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守法贸易。双方表示一旦发生领事纠纷、贸易摩擦,双方都尽量保持克制,定期举行高层会晤,以解决矛盾争端。

条约很简单,但是却很实惠。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有特许状的,相当于国家政权,而辽东都督府显然在这个条约当中超出了权限,因为邓浩楠从来没有得到过大明政府的特许状。

一场紧张的局势,经过邓浩楠跟希福萨姆的会晤后,竟然奇迹般的达成了协议。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之后,荷兰东印度舰队立刻撤离了大明沿海。邓浩楠看到了希福萨姆的诚意,知道双方短时期内不会爆发战争,因此也没有必要再为难对方,故意拖延时间了。

一个月后,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阿娜姆少将跟邓浩楠的正式签字,双方交换了合约和附件,于是合约正式生效。

五月三日,阿娜姆总督将德维特总督以及两千多荷兰俘虏带走,与此同时,邓浩楠也收到了五十万两黄金的赎金。

辽东都督府府库里多了五十万两黄金,虽然比起三个月可能损失一千万白银来说,也算是小小的补偿了,毕竟战争大多数都是损人不利己的,能够这样解决,邓浩楠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邓浩楠没高兴两天,朝廷便过来了旨意。

由于朝廷得知了邓浩楠跟荷兰结束了战争,因此要求邓浩楠进京述职的公文也就迫不及待的发了过来。

原因很简单,朱由校突然表彰邓浩楠对荷兰取得了胜利,挽回了大明的面子,因此在北京为邓浩楠修了一座靖海侯府,以示奖励。

外人看不出来什么名堂,邓浩楠知道张皇后的密旨,因此他知道这又是朱由校的计策,目的就是拖邓浩楠下水。

进京述职,邓浩楠已经没有任何借口推脱了。文官不回去述职还差一些,武官如果不去,那就给了朝廷口实,等同于造反。

于是乎,邓浩楠不得不安排和准备一下。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两百零一章 京城风云一

第两百零一章 京城风云一

今日第一更

关于进京述职问题。邓浩楠思考了很久。

凭邓浩楠的感觉,他知道一旦看见朱由校和魏忠贤,以他们二人的头脑,定然能够猜出来邓浩楠肯定就是李小七。当然,只要邓浩楠死不承认,他们也拿他没有办法。

身份问题已经不再重要,邓浩楠担心的是朱由校这样大张旗鼓的诏令邓浩楠进京,大加封赏,肯定尤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内。

目的是什么邓浩楠心中很清楚,朱由校故意造成拉拢邓浩楠,将邓浩楠当作他的人,这样就会给魏忠贤一个错觉,令魏忠贤忌惮邓浩楠。一旦事情复杂了,即使邓浩楠不想招惹魏忠贤,那么魏忠贤也会主动招惹邓浩楠的。

如果邓浩楠跟魏忠贤死磕,那么朱由校的目的就达成了。

进京述职已经拖了快一年,邓浩楠知道已经脱不下去了,于是召集部将们商议对策。

结果大家伙知道邓浩楠反正必须要进京述职了,于是当初进京勤王的计划重新被提上日程。理由很简单,最近辽东都督府实力暴涨,因此大家伙信心十足。在他们的眼里。魏忠贤即便掌控二十万禁军,也不是辽东大军的对手。

黄祖培说道:“朝廷还没有重新任命三边总督,因此侯爷现在还是名义上的三边总督,带兵过去无可厚非”

邓浩楠点点头,他是必须要带兵进京的,因为他不能肯定魏忠贤那变态会不会突然对自己下手,防人之心不可无。

林风问道:“带多少军队合适呢太多的话,我想朝廷会弹劾大都督图谋不轨的”

邓浩楠说道:“也不需要多,勤王之事要到最后才能使用,能不动兵戈最好毕竟一旦在京城动手,影响都不好北京禁军二十万,能震慑住他们就可以了”

王兆阳于是说道:“二十万禁军,马步军八万,驻扎在京郊南面的丰台大营和东面的神武中卫附近,京城防御为神机营,兵力为六万,全部使用火器。其余六万左右的禁军分布在顺天府营州各卫所,主要是拱卫长城内边。”

林风说道:“看起来二十万禁军只是听着吓人,实际上分布比较分散,只有十四万人能够驰援京城。”

黄祖培笑道:“如果算上吃空饷和缺额情况在内,十四万人顶多只有七万人在编,说不定更少”

邓浩楠点点头,转向刘虎,后者于是道:“我认为三万人马足够一万黑甲精骑,一万陆战师,一万骑炮兵,进可攻退可守。侯爷借着西进剿匪的名义。大军屯于城外,侯爷只需要带着警卫加强营进京即可。”

林风道:“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侯爷的警卫营可以凭借侯府坚守,只需要坚守几个小时,城外大军即可破城援救。”

“那是最后万不得已时才用”邓浩楠说道:“跟魏忠贤死磕,总是得不偿失,最好可以保持跟他的平衡,头疼的事情还是让皇帝自己去解决吧”

黄祖培笑笑,他已经明白了邓浩楠的底线。只要魏忠贤不主动去招惹邓浩楠的话,邓浩楠是不会跟他撕破脸死磕的。

于是笑道:“平衡最好,每个皇帝都喜欢玩平衡。不过当今圣上没玩好,没有掌握好魏忠贤跟东林党之间的平衡才导致今天阉党的坐大。如果侯爷可以代替东林党,从新跟魏忠贤形成微妙的平衡的话,那么这个死扣也就解开了。”

邓浩楠很是欣赏的朝着黄祖培点点头,笑道:“那样最好了我们不用得罪皇帝,也不用跟魏忠贤翻脸,述职之后咱们就溜走,让他们自己死磕去好了”

损人就要利己,否则那就是傻子。邓浩楠深信这一点儿,从来不做折本的事情。

由于邓浩楠知道朱由校还有几个月的活头了,因此他不想这个时候帮助朱由校这个将死之人而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同时。跟魏忠贤死磕,损失的是自己,不划算。但是邓浩楠的手下们可是不知道朱由校快挂了,因此对此事津津乐道。邓浩楠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出真相,那就太耸人听闻了,会吓着他们的。

事情敲定,邓浩楠择吉日启程。

出发前,邓浩楠上书朝廷,通知朝廷他要进京述职,同时率辽东军三万赴任三边总督,行剿匪平定职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